学术投稿

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关键词:心胸外科,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心理分析, 整体护理, 手术患者, 组织器官, 整体调节, 心理状况, 心理反应, 适应能力, 机能减退, 住院, 质量, 衰老, 机体, 对策
摘要: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46例粉碎性、斜型、螺旋型等不稳定胫骨骨折,采用单边外固定器外固定加简单内固定(螺钉、钢丝、克氏针、丝线或可吸收缝线).结果:经术后随访,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骨不连再手术2例,再移位3例.结论: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可以弥补单边外固定器固定不牢固的特点,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作者:凤晓翔;杨良军;聂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瓷修复体的发展和现状

    全瓷修复体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牙科修复体,它具有硬度高、热传导低、不导电、耐磨损、可配色而且色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王伦海;王道静;赵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GSS-Ⅱ复位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观察GSS-II复位固定系统、神经根管减压、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前按Meyerding分类,I度11例,II度14例,III度3例手术彻底解除卡压神经根的致病因素后采用GSS-II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间隙置入矩形碳塑充松质骨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28例平均随访14个月(8个月~24个月),滑脱复位率96%,椎间融合率100%,无滑脱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26例临床症状接近或完全缓解,2例人部分缓解.按LBOS标准评分,疗效优良率为93%,结论:用GSS-II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加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黄强;董华祥;雷勇;张海云;石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肌腱编织缝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临床观察

    目的:介绍三肌腱编织缝合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应用.方法:1995~2004年以胫后肌腓骨长肌腱胫骨前肌联合编织缝合26例,42只足,男16例,女10例,年龄3岁5个月~4岁10个月,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跟腱延长跖腱膜切断及软组织松解.结果:全部病例均茯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5个月,其中优良23例38只足,可3例4只足,优良率90.5%.结论:年龄3~5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畸形较柔韧,无固定挛缩畸形,应用三肌腱编织缝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胡元军;武玉睿;冯立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置管术探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所以在儿科应用广泛.

    作者:丹桂平;杨希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水平,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结果:除1例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外,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治疗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能够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温毯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2005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使用降温毯对15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躯体降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芳;刘明霞;郭满;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62例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2例中,仅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45%.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作者:梁晓芬;朱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细胞学检查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赵培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治疗药物、毒物中毒11例报告

    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经洗胃、导泻、利尿及应用特殊解毒剂等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以痊愈出院,但对于一些中毒剂量较大的患者,在药物、毒物排泄出机体之前已并发了一些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或药物毒物与蛋白结合率较高,机体清除较慢的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作者:王晓辉;李艳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9年~2005年9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共收治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姜喜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作者:付丽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68例临床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小肠所占腹部面积大,小肠损伤的发病率占空肠脏器伤的第一位,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伴小肠破裂68例,现就诊治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查找原因,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对1019份住院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病情记录不具体、重点不突出;病情记录缺乏连续性、前后不呼应;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医护记录不相符;记录简单、相关护理内容记录少;项目填写不全或有误.结论:通过培训、考核、评价和有效的改进措施,可较快地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是能够有效控制的.

    作者:柳秀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F钉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体会

    脊柱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受伤机制复杂,脊柱稳定性严重受损,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吉;李恩志;杨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 出血量在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丢失20%以上者.临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

    作者:王丽梅;逯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20例

    采用一期根治治疗肛周脓肿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89例,女31例,年龄20岁~60岁;病程3天~16天.肛门周围脓肿73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1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

    作者:曹洪军;高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45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万年宇;徐青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HA)Ⅰ期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行常规眼球摘除术后,做内容物剜除,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肌锥内.结果:自2000年至2005年收治11例,随访3月~36月均无发生义眼台排斥暴露、感染、移位,活动良好,眼眶饱满,无上睑凹陷.结论:自体巩膜包裹HA义眼台Ⅰ期肌锥内植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是眶美容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惠丽;陆伟萍;殷先第;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