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

凤晓翔;杨良军;聂勇

关键词:胫骨, 腓骨, 内固定, 外固定器, 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46例粉碎性、斜型、螺旋型等不稳定胫骨骨折,采用单边外固定器外固定加简单内固定(螺钉、钢丝、克氏针、丝线或可吸收缝线).结果:经术后随访,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骨不连再手术2例,再移位3例.结论:单边外固定器加简单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可以弥补单边外固定器固定不牢固的特点,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碘造影剂推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碘造影剂是泌尿系造影检查的必用药物,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因碘过敏试验的可靠性有限,部分患者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推注过程中也有发生迟发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在推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及时处理,以保证造影检查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在推注碘造影剂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预见性护理措施,撰文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曹绒霞;乔够梅;梁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股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伤后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采取早期的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婉霞;陈丽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救治583例小儿烧伤的经验

    我烧伤中心于1993年1月到1997年1月共收治小儿烧伤583例,取得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绍成;梁明;段体武;马克娴;陈从云;付晋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

    目的:用5项软组织美学指标,评价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2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片进行分析,对比前后软组织的5项美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肌激动器矫形治疗,患者大多数美学指标接近正常范围,但也有部分患者的软组织得改善不明显.结论:肌激动器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作者:徐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患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提高生活质量.我院骨科自2002年~2005年实行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42例,术后患者功能佳,可自理生活,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梅;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复发性口疮150例临床观察

    微波以其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广泛应用于口腔粘膜病治疗中.我院口腔科自2002年起采用微波治疗复发性口疮,经1年~2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苏毅;苏红;王军利;鞠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癌症晚期的心理护理

    几年来,我科共收治了15例晚期癌症病人,我们从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几个方面,对他们实施临终护理,使他们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后时期,家属对此很满意.

    作者:遇红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些药物对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病人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时临床上经常使用硝酸甘油,包括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但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如患者血压过低(收缩压《90mmHg),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硝酸甘油有可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影响冠脉供血,甚至造成梗死面积扩大.

    作者:孙建英;张晓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医生配合与麻醉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与防范

    麻醉不仅为于术病人消除疼痛,而且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条件,保障病人安全,并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然而,麻醉的实施并非总能恰如其分.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发生-些风险.

    作者:黄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伤性耳聋的ABR及40HzAERP临床应用

    听觉诱发电试者主观位是一种不受受试者主观意识和行为影响的客观测听法,其结果客观、可靠,在外伤性耳聋尤其是非器质性耳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立新;辛玉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肱骨骨折76例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肱骨骨折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外伤性骨折,好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对该病不难诊断.根据肱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并发症来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愈后情况.本作者所经历的76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肺部感染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及治疗.方法:选择30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肺部感染首发功能蓑竭的脏器多为肺部,累及功能衰竭的脏器越多、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结论:老年肺部感染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启动因素.

    作者:黄敏;夏向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2003年4月-2005年2月应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45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过敏患者1例心理护理体会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饮酒后酒精过敏,导致全身皮肤荨麻疹, 患者情绪抑郁,经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不明显.

    作者:邱燕;宋红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ondy lona acumcnata CA)是由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uoma virus, 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常与疾病同时存在.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9年~2005年9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共收治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姜喜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甘露醇引起肾损害14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可引导颅内压升高,甘露醇可使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是目前临床上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但药用不当,可引起肾损害.现将我院2年内近18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急性期应用甘露醇后出现肾损害1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伟;孙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7例,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EN组);B、57例,早期肠外营养(PN组).分别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gM)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同时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紊乱、院内感染发生率及GCS恢复情况.结果:A组在以上三个时间点的各项蛋白、免疫功能及GCS等指标明显优于B组,且A组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适量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重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汪朝阳;郑佳坤;谢家斌;高晓英;杨立业;林小聪;蔡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水平,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结果:除1例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外,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治疗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能够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