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引起肾损害14例临床分析

张晓伟;孙建英

关键词:甘露醇, 肾损害, 低颅内压, 脑血管意外患者, 急性脑血管意外, 颅内压升高, 组织脱水, 急性期, 应用, 药用, 药物, 临床, 报告
摘要:急性脑血管意外可引导颅内压升高,甘露醇可使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是目前临床上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但药用不当,可引起肾损害.现将我院2年内近18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急性期应用甘露醇后出现肾损害14例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碘造影剂推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碘造影剂是泌尿系造影检查的必用药物,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因碘过敏试验的可靠性有限,部分患者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推注过程中也有发生迟发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在推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及时处理,以保证造影检查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在推注碘造影剂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预见性护理措施,撰文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曹绒霞;乔够梅;梁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1]是-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程度.

    作者:杜华;杜培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析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院对17例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股头坏死等明显并发症.功能评定:优14例、良3例.结论: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具有结构合理、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并发症少,可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林国兵;徐皓;郭文荣;李平生;黄银兴;洪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45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万年宇;徐青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水平,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结果:除1例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外,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治疗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能够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62例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2例中,仅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45%.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作者:梁晓芬;朱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患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提高生活质量.我院骨科自2002年~2005年实行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42例,术后患者功能佳,可自理生活,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梅;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Ⅰ°压疮预防的1例报告分析

    病例介绍冯某,男31岁.以颈5椎体滑脱合并四肢瘫两个月余7天入院.该患于2004年2月14日因交通事故致颈部受伤,当即昏迷.被急送至某医院行颈椎CT后诊断为颈5椎体滑脱,立即给予神经脱水药物治疗,九个小时后神志清醒.

    作者:王庆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80例小儿腹腔镜的手术配合

    小儿腹腔镜手术系在CO2气腹下将带摄像机的腹腔镜插入腹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共行小儿腹腔镜手术80例,现将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龚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度心力衰竭中镁的治疗价值

    近年来,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资料证明心力衰竭病人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镁显著降低.我院于1999年6月~2005年1月对100例重度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了血镁监测,并随机对其中50例进行硫酸镁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景峰;郭景源;贾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出血致偏瘫患者的护理

    如今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很多,脑出血就是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并常伴有偏瘫的发生.患者肢体与动发生障碍,同时护理工作也就更加复杂,相对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黄亦红;蒋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作者:付丽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病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急性病病人是指那些病危、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的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需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何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F钉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体会

    脊柱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受伤机制复杂,脊柱稳定性严重受损,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吉;李恩志;杨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温毯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2005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使用降温毯对15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躯体降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芳;刘明霞;郭满;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配备及护理体会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诊断或治疗危重新生儿的必要设备和技术力量,使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及妥善转运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项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 出血量在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丢失20%以上者.临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

    作者:王丽梅;逯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80例儿童鼾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结果:280例患者中疗效满意272例,总有效率97%.结论:儿童鼾症宜采用手术治疗,少数疗效不佳的儿童,可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丹;陈翔宇;刘鹏;李士新;甄莹;孙德义;冉德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疗法的护理体会

    介入疗法是一项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疗法,本院自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48例肝癌介入疗法的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介入疗法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充填拔牙创防止牙槽嵴吸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拔牙后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防止牙槽嵴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于术后1周、1月、3月、分别复诊,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牙槽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拔牙创均顺利愈合,未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羟基磷灰石微粒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同术前相比,46例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2例降低1mm.结论:拔牙后拔牙创内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可以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以后进行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提供了良好的基骨条件,而且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田河;刘继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