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陈翔宇;刘鹏;李士新;甄莹;孙德义;冉德军
1 病例介绍:男,67岁.因肝硬化病史7年,呕血3天入院.入院后经止血、对症治疗,出血已控制,15天未再有呕血及黑便,轻度乏力,一般状态可,进食基本正常,晨起大便时发现暗红色稀便,无明显腹痛.
作者:韩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2005年以来,取内固定物出现钢板螺丝钉、钢丝取出困难共20例,其中螺丝钉30枚,钢丝3道.现将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祝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症COPD患者血浆蛋白和肺功能变化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治疗作用.方法:32名老年COPD患者接受高营养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每日皮下注射生长激素4.5单位,疗程4周.结果:受试对象体重均降低,经过治疗体重,肱三头肌皮皱(TSF),上肢臂肌围(AMC)逐渐增加,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值均明显升高,肺功能:MMV,FEVl/FVC值较治疗前增加,之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肺功能,增加免疫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沈永容;陈学香;夏向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动作迟缓等原因,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手术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处理此类疾患106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陈又年;刘莉;陈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介入疗法是一项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疗法,本院自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48例肝癌介入疗法的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介入疗法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2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患者32例,实施全方位的综合防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红;赵素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加强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朝桂;张艳平;刘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分析桡神经在肱骨段的走行,桡神经各分支的发出点,确定桡神经在绕过肱骨时无分支发出的安全区段.术中将此安全区段分离、游离,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将桡神经移至肱骨内侧.有效防止首次手术后内固定物压迫或支撑桡神经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产生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果: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3例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人内固定治疗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将16例骨折愈合病人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入路安全有效地避开桡神经.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论:以钢板等固定物内固定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内移,可有效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作者:张勇;潘琦;于泉;崔明宇;张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xis内固定系统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中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92枚,其中准确置入有81枚,准确率为88%;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1枚疑有血管损伤,另有1枚术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余未发现有脊髓、神经及血管等损伤;有3枚螺钉在初次置钉后有松动感,虽经有效处理,但其中l枚在术后3个月出现退钉现象.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熟悉颈椎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作者:项良碧;祖启明;周大鹏;韩天宇;陈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 出血量在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丢失20%以上者.临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
作者:王丽梅;逯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小肠所占腹部面积大,小肠损伤的发病率占空肠脏器伤的第一位,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伴小肠破裂68例,现就诊治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结果:280例患者中疗效满意272例,总有效率97%.结论:儿童鼾症宜采用手术治疗,少数疗效不佳的儿童,可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丹;陈翔宇;刘鹏;李士新;甄莹;孙德义;冉德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使用降温毯对15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躯体降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芳;刘明霞;郭满;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麻醉不仅为于术病人消除疼痛,而且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条件,保障病人安全,并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然而,麻醉的实施并非总能恰如其分.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发生-些风险.
作者:黄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是应用较高生物相容性的钛合金钢板,通过复位、植骨融合、固定一次完成.因其有仰卧位利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感染低于后路手术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损伤.但也有术后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我院骨科于2003年~2005年共护理此术式治疗的12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龙利;赵晓艳;黄庆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7例,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EN组);B、57例,早期肠外营养(PN组).分别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gM)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同时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紊乱、院内感染发生率及GCS恢复情况.结果:A组在以上三个时间点的各项蛋白、免疫功能及GCS等指标明显优于B组,且A组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适量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重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汪朝阳;郑佳坤;谢家斌;高晓英;杨立业;林小聪;蔡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门静脉高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其中约有63%的病人,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目前内科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治疗与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外科疗法对消除脾功能亢进、治疗或预防食管与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虽有一定疗效,但除手术病死率较高外尚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肝性脑病、脑功能衰竭以及再出血等.
作者:胡志才;李文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4月-2005年2月应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45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几年来,我科共收治了15例晚期癌症病人,我们从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几个方面,对他们实施临终护理,使他们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后时期,家属对此很满意.
作者:遇红男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