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
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肱骨骨折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外伤性骨折,好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对该病不难诊断.根据肱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并发症来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愈后情况.本作者所经历的76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腹腔镜手术系在CO2气腹下将带摄像机的腹腔镜插入腹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共行小儿腹腔镜手术80例,现将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龚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用5项软组织美学指标,评价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2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片进行分析,对比前后软组织的5项美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肌激动器矫形治疗,患者大多数美学指标接近正常范围,但也有部分患者的软组织得改善不明显.结论:肌激动器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作者:徐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是应用较高生物相容性的钛合金钢板,通过复位、植骨融合、固定一次完成.因其有仰卧位利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感染低于后路手术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损伤.但也有术后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我院骨科于2003年~2005年共护理此术式治疗的12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龙利;赵晓艳;黄庆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动作迟缓等原因,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手术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处理此类疾患106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陈又年;刘莉;陈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7例,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EN组);B、57例,早期肠外营养(PN组).分别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gM)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同时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紊乱、院内感染发生率及GCS恢复情况.结果:A组在以上三个时间点的各项蛋白、免疫功能及GCS等指标明显优于B组,且A组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适量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重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汪朝阳;郑佳坤;谢家斌;高晓英;杨立业;林小聪;蔡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传统习俗沿袭下来而形成的被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礼节和仪式.护士的职业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礼仪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作用.
作者:魏丽萍;彭绍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饮酒后酒精过敏,导致全身皮肤荨麻疹, 患者情绪抑郁,经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不明显.
作者:邱燕;宋红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几年来,我科共收治了15例晚期癌症病人,我们从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几个方面,对他们实施临终护理,使他们安静地度过了人生的后时期,家属对此很满意.
作者:遇红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收治的2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对其诊治方法和并发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全组开放性伤17例,闭合性伤9例.1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行剖胸探查14例,剖腹探查8例,同时剖胸剖腹探查3例,胸腔镜检查修补1例.术后死亡l例,发生并发症6例(23.1%).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留峥;于杰;洪志鹏;王仕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分析桡神经在肱骨段的走行,桡神经各分支的发出点,确定桡神经在绕过肱骨时无分支发出的安全区段.术中将此安全区段分离、游离,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将桡神经移至肱骨内侧.有效防止首次手术后内固定物压迫或支撑桡神经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产生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果: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3例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人内固定治疗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将16例骨折愈合病人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入路安全有效地避开桡神经.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论:以钢板等固定物内固定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内移,可有效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作者:张勇;潘琦;于泉;崔明宇;张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微波以其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广泛应用于口腔粘膜病治疗中.我院口腔科自2002年起采用微波治疗复发性口疮,经1年~2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苏毅;苏红;王军利;鞠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院对17例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股头坏死等明显并发症.功能评定:优14例、良3例.结论: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具有结构合理、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并发症少,可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林国兵;徐皓;郭文荣;李平生;黄银兴;洪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GSS-II复位固定系统、神经根管减压、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前按Meyerding分类,I度11例,II度14例,III度3例手术彻底解除卡压神经根的致病因素后采用GSS-II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间隙置入矩形碳塑充松质骨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28例平均随访14个月(8个月~24个月),滑脱复位率96%,椎间融合率100%,无滑脱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26例临床症状接近或完全缓解,2例人部分缓解.按LBOS标准评分,疗效优良率为93%,结论:用GSS-II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加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黄强;董华祥;雷勇;张海云;石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复明工程中的87例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技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除6例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外,其余术后视力均达到0.5以上.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石润梅;何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针康组、针灸组和康复组,针灸组只进行康复手法治疗,康复组只进行针灸治疗,针康组同时进行以上两种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后,针康组与针灸组,针康组与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针灸组与康复组无差异.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手法对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晶;王艳;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4月-2005年2月应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45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门静脉高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其中约有63%的病人,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目前内科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治疗与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外科疗法对消除脾功能亢进、治疗或预防食管与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虽有一定疗效,但除手术病死率较高外尚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肝性脑病、脑功能衰竭以及再出血等.
作者:胡志才;李文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