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万年宇;徐青镭

关键词:中央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管狭窄, 效果满意, 手术治疗, 报告
摘要: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45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病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急性病病人是指那些病危、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的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需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何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是应用较高生物相容性的钛合金钢板,通过复位、植骨融合、固定一次完成.因其有仰卧位利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感染低于后路手术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损伤.但也有术后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我院骨科于2003年~2005年共护理此术式治疗的12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龙利;赵晓艳;黄庆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析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院对17例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股头坏死等明显并发症.功能评定:优14例、良3例.结论: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具有结构合理、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并发症少,可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林国兵;徐皓;郭文荣;李平生;黄银兴;洪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7例,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EN组);B、57例,早期肠外营养(PN组).分别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gM)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同时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紊乱、院内感染发生率及GCS恢复情况.结果:A组在以上三个时间点的各项蛋白、免疫功能及GCS等指标明显优于B组,且A组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适量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及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重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汪朝阳;郑佳坤;谢家斌;高晓英;杨立业;林小聪;蔡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出血致偏瘫患者的护理

    如今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很多,脑出血就是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并常伴有偏瘫的发生.患者肢体与动发生障碍,同时护理工作也就更加复杂,相对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黄亦红;蒋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80例儿童鼾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结果:280例患者中疗效满意272例,总有效率97%.结论:儿童鼾症宜采用手术治疗,少数疗效不佳的儿童,可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丹;陈翔宇;刘鹏;李士新;甄莹;孙德义;冉德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术后取出困难的处理

    我院自1995年~2005年以来,取内固定物出现钢板螺丝钉、钢丝取出困难共20例,其中螺丝钉30枚,钢丝3道.现将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祝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配备及护理体会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诊断或治疗危重新生儿的必要设备和技术力量,使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及妥善转运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项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瓷修复体的发展和现状

    全瓷修复体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牙科修复体,它具有硬度高、热传导低、不导电、耐磨损、可配色而且色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王伦海;王道静;赵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道阿米巴痢疾误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1例

    1 病例介绍:男,67岁.因肝硬化病史7年,呕血3天入院.入院后经止血、对症治疗,出血已控制,15天未再有呕血及黑便,轻度乏力,一般状态可,进食基本正常,晨起大便时发现暗红色稀便,无明显腹痛.

    作者:韩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izarov外固定器用于下肢畸形的并发症的观察及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Hizarov技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Hizarov技术治疗31例下肢畸形患儿.其中,2例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以往植骨内固定治疗失败;4例为骨髓炎后骨不连,植骨后短缩;11例为下肢短缩;8例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例为下肢骨折;1例为骨纤维发育异常;1例为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结果:31例均达到预期目的.结论:尽管手术方法的改进和固定架的不断革新,延长中及延长后的并发症仍然很高.其中,针道感染7例;肌肉关节挛缩6例;再骨折2例;轴向偏移8例;延迟愈合1例.现在将护理此类疾病中出现的常见和特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取得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作者:陈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疗法的护理体会

    介入疗法是一项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疗法,本院自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48例肝癌介入疗法的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介入疗法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全切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病人来说在躯体上是个创伤,在心理上是个重要的应激源.一般情况下,在术后病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反应,而子宫全切术后的病人的心理反应尤为突出,这些心理反应长期存在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身体康复,而且还会继发其他疾病.

    作者:王凤荣;马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进针角度的溶药研究

    目的:临床溶药想找到一种可减少橡胶塞微粒产生的操作方法.方法:我们通过变换针头斜面与瓶塞刺入角度进行了研究,分别为60°、90°、120°角.结果:针头斜面与瓶塞呈90°角进针时,液体中胶塞微粒少,效果佳,其次为针头斜面与瓶塞呈60°,针头斜面与瓶塞呈120°角差不宜应用.

    作者:梁艳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2003年4月-2005年2月应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45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礼仪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传统习俗沿袭下来而形成的被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礼节和仪式.护士的职业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礼仪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作用.

    作者:魏丽萍;彭绍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xis内固定系统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中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92枚,其中准确置入有81枚,准确率为88%;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1枚疑有血管损伤,另有1枚术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余未发现有脊髓、神经及血管等损伤;有3枚螺钉在初次置钉后有松动感,虽经有效处理,但其中l枚在术后3个月出现退钉现象.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熟悉颈椎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作者:项良碧;祖启明;周大鹏;韩天宇;陈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丙酚对颅脑外伤手术病人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度心力衰竭中镁的治疗价值

    近年来,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资料证明心力衰竭病人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镁显著降低.我院于1999年6月~2005年1月对100例重度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了血镁监测,并随机对其中50例进行硫酸镁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景峰;郭景源;贾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