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与成人眼外伤临床分析

赵太宏;王林农

关键词:眼外伤, 因素分析, 预后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儿童、成人眼外伤的危险因素、受伤状况、愈后,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392例成人(18岁以上)和儿童(14岁以下)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外伤对眼球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致盲率高,入院时儿童致盲率61%,成人为64.1%,其中儿童严重眼外伤发生率高,治疗后儿童致盲率达47.6%明显高于成人(30.3%).结论: 儿童眼外伤损伤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后致盲率比成人高.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康复疗效的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的时机、方法和综合治疗对颅脑损伤后保守治疗或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105例颅脑损伤后行保守治疗和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HBO治疗,治疗时机为伤后或手术后8天~46天行首次HBO治疗,分8天~14天组和≥15天组;治疗方法分为每天一次和每天两次两组;配合其它治疗为中西医结合加康复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的治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8天~14天组、每天治疗二次组、配合中西医结合和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少.结论:颅脑损伤后康复期的患者应早行HBO治疗,且酌情每天治疗二次,同时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沈光宇;陆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输液剂混合后的微粒观察

    目的:观察过滤前后的灯盏细辛注射液加入不同输液中的微粒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经过滤、不过滤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后的微粒.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中含有大量微粒,各混合输液中微粒显著增长,且增长数目因输液种类及药液加入方法不同,差异较大.过滤后加入输液中的微粒数目较不过滤的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时,应将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滤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

    作者:刘世萍;曲婷;侯疏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中药熏眼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中药熏眼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03.5~2004.5住院就治的前葡萄膜炎患者,随即分为2组,对照组40人,50眼,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熏眼联合组38人,50眼,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熏眼,每日两次,每次10min~15min.治疗一周后两组临床表现、治疗起效时间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比较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中药熏眼联合治疗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中药熏眼治疗前葡萄膜炎能够缩短疗程,加快病人眼部损伤的恢复.

    作者:刘晶晶;崔浩;傅少颖;刘红玲;弥树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国产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带线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Ⅰ期植入在摘除眼球时,四条直肌预置缝线.Ⅱ期植入先分离寻找四条直肌,作预置缝线,再选用合适型号的国产带线HA义眼座,直接植入眶内,共实施48例并随访观察6月~24月.结果:植入的义眼座性能稳定可靠,术后眼睑饱满,义眼活动度良好,未发现球体脱出等现象.4眼术后出现结膜裂开,义眼座暴露;1例出现轻度上睑下垂,经相应处理恢复正常.结论:直接植入国产带线的HA义眼座,手术简单,安全可靠,无包裹材料排斥反应和溶解等并发症,且价格便宜,来源丰富,无毒无抗原性,是目前较理想的眼眶充填物.

    作者:周雄;周和政;金中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度眼球破裂伤的护理研究

    目的:了解积极的护理措施在治疗重度眼球破裂伤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2003年收治的12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四项,Zung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基本焦虑状态;及时有效的手术前后护理:观察药物使用中的反应和完整的出院指导.结果:12例患者均能坦然面对治疗的结果,积极配合治疗,部分患者完成了2次~3次手术,按时复查,无失访,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重度眼球破裂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云辉;吴建国;周和政;金中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儿童交通事故致伤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309例儿童交通事故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就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方式、损伤部位、伤情严重度、治疗及结果等逐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多于女,7岁~15岁占62.46%.每日8时左右、11时~12时、16时~18时为三个受伤高峰时间段.致伤方式以机动车撞击行人较多(60.84%),其次为自行车自身事故(14.89%),再次为机动车撞击自行车(10.03%).损伤部位常见的是四肢(51.53%),颅脑伤次之(27.81%).损伤类型以骨折多见,软组织挫裂伤亦占有较大比例.多发伤占20.06%,死亡率为3.24%.RISS评估显示,RISS≥16(重伤)占29.12%,其中机动车冲撞自行车重伤所占比率高(51.61%),机动车冲撞行人次之(29.79%),自行车自身事故居第三位(26.09%).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部位、伤情程度及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谭宗奎;刘曦明;徐峰;黄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蒸汽透皮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晚期往往因关节变形致残.RA属中医痹症范畴,在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采用温经除湿、祛风活络、逐瘀化痰、滋补肝肾的治疗原则,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本病.自1999年以来共治疗5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隋丽;赵晓刚;姚健;喜斌;胡晓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8例残胃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BillrothⅡ式术后残胃癌发生率为75%;肿瘤平均发生距胃切除时间为14.1年;1次性胃镜检查对残胃癌的检出率为87%;肿瘤发生在吻合口14例,胃底贲门部12例,全残胃2例;采取根治术预后好.结论 :残胃癌多在BillrothⅡ式术后发生,定期胃镜检查可以早发现,积极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王艳;许桦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技巧和术后低视力原因.方法:对85例(106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1者13眼占l2.3%;≥0.5者4 6眼占43.4%.矫正视力<0.1者,26~28mm组占5.4%,28~30mm组占12.9%,30~32mm组占16.0%,>32mm组占23.1%.并发症:后囊破裂l例,角膜水肿4例,后囊膜混浊3例,前囊收缩综合症l例.未见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要求比较高,如能熟练掌握其技术,术后可取得较好视力.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视力与眼轴长度有关,同时也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部位有关.

    作者:宫剑英;刘平;宋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创术救治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我科用微创术治疗的94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原来常规内科治疗的90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两组病人按病情分中、重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微创组对中型脑出血病人的近期疗效优于内科组(P<0.01), 微创组中重型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内科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重型脑出血病人中,两组比较,微创术能显著降低重型患者的死亡率(P<0.01).结论:微创术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阳世宇;吴学豪;孙海晨;钱晓明;唐文杰;王红;孙东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网膜移植提高Fowler-Stephens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效果

    临床上,对于高位的腹腔型隐睾往往会采用Fowter- Stephens手术,其基本思路是切断精索对睾丸的牵拉,从而保证睾丸无张力地能顺利下降到阴囊.一般认为,Fowter-Stephens手术的成功率在70%左右[1].精索血管切断以后睾丸的血液主要依靠并行的输精管血管供给,据报道此时的睾丸血流量将下降80%,而恢复正常需要近30天的时间[2].采用显微技术血管吻合的方法进行自体睾丸移植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报道说经短期随访,手术成功率在83%到100%[3~6].但手术时睾丸的平均缺血时间在1.6小时左右[6].缺血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睾丸的存活.研究表明,45分钟的缺血会导致睾丸的中度损伤,生殖上皮遭受可逆的破坏,缺血时间延长到120分钟,睾丸会受到广泛、严重,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损伤[10].

    作者:孙杰;施诚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pilon骨折31例

    胫骨pilon骨折波及负重关节面及干骺端,治疗难度较大,关节功能恢复困难.目前治疗方案很多,但没有统一认识.现将本院1996~2002年采用组全式外固定器治疗pilon骨折3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震荡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82眼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加用参麦注射液的治疗组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震荡能明显提高疗效,增强视功能,且安全便宜,值得应用.

    作者:姚照华;李维义;洪建芳;吴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方法:Richard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2例.按Evans分型, I型1°13例,I 型2°38例,I 型3°22例,I型4°9例.其中同时伴股骨颈骨折为4例,伴粗隆下骨折为11例.结果7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3.9%,平均随访期13.1(8-2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按黄公怡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7.4%.结论 Richard钉主钉的位置正位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在股骨颈中央稍偏内侧,位于股骨距稍上的水平,侧位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上,在颈的中央或稍偏后方,长度一般钉尖距股骨头1cm以内.强调准确复位,尤其是小粗隆一侧结构的完整.

    作者:金晨;胡小鹏;诸乾华;吴揭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血浆(清)一氧化氮变化意义探讨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肠道功能性疾病,因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特征,故临床多根据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等征候群做排他性诊断[1].而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比较统一的两个观点是①胃肠运动异常;②胃肠内脏感觉异常[2,3].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及化学显色比色法检测IBS患者血浆(清)一氧化氮浓度,借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作者:于纪珠;郑秀兰;杨佰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激光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与进展(综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期盼一种真正的微创手术来替代传统的创伤较大,操作不当可引起并发症的开放式手术,使发病率高,痛苦较大,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瘫痪的椎间盘突出症得以治愈与康复.1986年Choy DS和Ascher等首先在临床上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成功,90年代末引进我国.从此PLD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军;赵艳鸿;高长明;班东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臀肌挛缩症的微创治疗

    目的: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臀肌挛缩症(GMC)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体征及病理变化,将GMC分为A、B、C三型后,采用特制叶氏剥离刀对20例40侧各型GMC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然后按同一疗效评价标准与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GMC的效果相比较.结果:GMC微创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分,3周评分为10分,患者4天~6天即可恢复出院;GMC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6.2分,3周评分为9.6分,患者12天~14天拆线出院.结论:GMC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操作安全可靠、易掌握的特点.

    作者:叶斌;孙宏伟;陈友燕;路微波;陈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粘弹剂在重度眼球破裂伤中的填充应用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中眼内容大量丢失后,应用粘弹剂作为眼内容填充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12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患者的治疗经过,应用粘弹剂填充玻璃体腔及前房后,观察术后1周、1月及6月眼球形态,视力,眼前段情况,眼B超,眼压结果.结果:9例恢复正常形态,有视力,其中3例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其余3例因视网膜脱离治疗失败而导致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及义眼台植入;无眼内炎及交感性眼炎发生,部分病例短时间内有一过性高眼压.结论:在重度眼球破裂伤后眼内容大量丢失的情况厂,采用粘弹剂作为眼内容填充物,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建国;周和政;金中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小脑上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小脑上动脉远端动脉瘤属颅内后循环动脉瘤,临床少见,占后循环动脉瘤的2.1%[1].多以突然破裂出血而发病,位置多隐蔽深在,与多组颅神经、动脉穿支、脑干等关系密切,诊断、治疗和护理较困难,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我院于2003年5月成功治愈1例左小脑上动脉远端动脉瘤患者,现将该病例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李丹妮;尚晓敏;王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3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一个月,观察头痛缓解情况.结果使用养血清脑颗粒的治疗组,其头痛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昕;韦南;吴秀萍;韦世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