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门直肠畸形与脊髓栓系

鲍南;施诚仁;顾硕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栓系,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肛门直肠畸形可伴有脊髓栓系,同样可以影响排便功能,本文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方法:复习5例肛门直肠畸形伴脊髓栓系的诊断及治疗. 结果:5例经相应的肛门直肠畸形纠治术后,2例排便功能正常,3例仍有异常,再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后,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 结论:肛门直肠畸形常可伴有脊髓栓系,并影响排便功能,因此若肛门直肠纠治术后排便控制仍不理想,或存在有脊髓栓系的高发因素时,应想到脊髓栓系的存在,并做相应检查.一旦确诊有脊髓栓系,宜及早积极治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后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国外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开展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经验,并总结作者的研究结果.方法:参考Finetech-Brindley排尿神经假体工作手册,综述国外文献,详细介绍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原理、神经假体组成、临床适应证、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体内装置故障的判断与处理,及作者的研究工作.结果:圆锥上SCI导致的痉挛性膀胱,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影响大.目前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2000多例,能恢复患者可控制性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效果优良.结论: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植入配合后根切断去传入,是恢复圆锥上SCI患者盆底器官排泄功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世民;侯春林;刁颖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观察

    目的:通过对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的观察,旨在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疗法的疗效.方法: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用药前后的疗效.结果:低分子量肝素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而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很小.结论: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肯定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广西边境局部战争几种特殊伤、病的防治

    在建国以来,有关作者根据几次战争及局部冲突的战伤资料进行战后研究,并总结出战伤伤情特点,发生规律及救治体会指导以后战场伤员救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而关于山岳丛林战区一些特殊伤、病发生原因和特点论述较少.本文是在广西边境,即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这一特定的地理、气候作战时,所发生的几种特殊伤、病,是迄今国内战伤资料未曾总结和报道过的伤例.故此进行总结以为广西边境局部战争战伤资料的补充和完善, 提高对这些伤、病防护和救治技术,从而减少战伤伤亡率,提高战斗力.

    作者:李全岳;刘伟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的临床应用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关节镜手术后如何使病人的早日康复仍是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关节镜手术以来借鉴国内外临床资料[1,2]在工作中摸索制定出一套膝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用于指导病人的康复练习,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杰;邢燕;李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1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外科解剖和电刀应用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的具体手术方法.方法:对31例规则性肝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规则性肝切除的第一、二、三肝门部的电刀解剖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得以痊愈出院.结论:电刀解剖法具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对于肝脏胆管疾病的外科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岳树强;窦科峰;杨雁灵;帝振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层人羊膜对颜面创面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经γ射线辐射的单层人羊膜作为生物敷料用于颜面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的有效保护作用. 方法我们对颜面105个创伤创面对照贴敷人羊膜和油纱条,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结果我们发现颜面浅II度创面用人羊膜治疗侧比用油纱条治疗侧平均提前愈合4天~5天;颜面深II度创面用人羊膜治疗侧比用油纱条治疗侧平均提前愈合5天~6天. 结论我们认为将新鲜人羊膜去除绒毛膜后,再将羊膜层干燥,修剪成型,制成不同规格的单层薄膜,再经γ射线辐射而成的单层辐射人羊膜(简称羊膜),在用于颜面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时,在防止创面感染,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降低颜面瘢痕畸形的发生,保护颜面皮肤的正常弹性和美观等诸多方面都比使用油纱条要优越、有效,具有良好的颜面创伤创面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守丽;孙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目的:探讨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至2001年收治的26例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26例患者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手术8例,双侧椎板间开窗手术18例,手术疗效优21例,良4例差1例.结论:椎板间开窗椎间盘髓核及破裂软骨板摘除术是治疗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翁龙江;周中英;王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交通事故脑外伤伤残评定中智商测定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流量的增多和公路建设的相对滞后,行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在这样矛盾中,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长,交通事故致脑损伤的病例也日渐增多.随着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制化的加强,交通事故中致脑损伤,伤残评定中送检智力检验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测定的智商被各级司法部门法医作为脑损伤致残程度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在赔偿中发挥作用.

    作者:任雨石;罗雪莲;严成华;陆纯明;钱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CNA和CEA在大肠癌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K多肽,其表达和合成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CEA是从结肠癌分离出来的一组酸性糖蛋白,其广泛存在于各种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各种腺癌.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大肠癌进行研究,结果提示,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组织分化的降低,PCNA和CEA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对PCNA和CEA的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和估计肿瘤的恶性潜能,以判断预后.

    作者:郭振海;陈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无晶体、玻璃体眼再次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无晶体、无玻璃体眼再次手术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4例无晶体、玻璃体眼,在我院接受再次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时间6月~28个月,其中可折叠式IOL植入6只眼,带虹膜隔IOL植入2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1只眼,硅油取出2只眼,硅油取出联合可折叠IOL植入3只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者2只眼,0.5~0.9者4只眼,0.1~0.4者4只眼,眼前指数3只眼,光感1只眼.结论:对无晶体、玻璃体眼再次手术能有效提高患眼视力,术中如何保持稳定的眼内压,避免脉络膜出血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锦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听性脑干反应的探讨

    目的: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对颅脑外伤患者,尤其颅脑外伤后的脑震荡综合征患者检测,观察是否有脑干器质性损伤.方法: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先作纯音听力测试,然后作ABR测试.结果:56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3例ABR波Ⅲ、波Ⅴ潜伏期、Ⅰ~Ⅲ,Ⅲ~Ⅴ及Ⅰ~Ⅴ波波间潜伏期延长.结论: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38例诊断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结果发现有22例ABR异常,ABR异常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具有脑器质性损害,提供了一个电生理学指标.

    作者:杨崇玲;薛晓红;高白云;王幼勤;李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AF钉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现成为全球关注的卫生保健问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45岁以上的骨折患者70%属于骨质疏松症,而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常见的一类,几乎90%椎体骨折由骨质疏松所致.[1]椎体压缩性骨折如不早期治疗,将产生严重胸腰部疼痛.平背综合征,严重者将影响椎管,造成脊髓受压,产生神经症状等,由于考虑到骨质疏松,过去传统的办法均为卧床、腰背肌功能练习及胸腰部支具固定,但上述办法对于骨折复位均不令人满意.自2000年1月~2001年7月,我科应用AF内固定系统术后辅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兰青;付振德;张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逆行颏下皮瓣修复下唇缺损

    目的:探讨逆行颏下皮瓣修复下唇的治疗效果.方法:1993年以来对4例下唇缺损患者设计应用逆行颏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宽度达7cm,切取面积小4cm(6cm,大6cm(12cm.结果:4例逆行颏下皮瓣转移均完全存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逆行颏下皮瓣可修复下唇不同程度的缺损,为下唇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赵焕童;王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部队官兵鼻(鼻丑)临床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鼻(鼻丑)(Epistaxis) 又称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亦为耳鼻咽喉科急诊常见疾病.部队官兵长期执勤训练,风吹日晒,受气候、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鼻粘膜较易发生糜烂、损伤,故为鼻衄高发人群.大部分患者经门诊治疗,如前、后鼻孔填塞,止血药物,激光、微波、电灼等可止血.有些患者出血往往凶猛顽固,可引起严重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有些患者则反复发作.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针对鼻衄具体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尽量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我们需深刻总结及分析之问题.故对1997年~2001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鼻衄患者364例,就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梅;孙河太;尹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为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病例进行了总结.结果:椎板减压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讨论:对严重增厚及骨化的黄韧带先磨薄,从正常间隙进入,沿硬膜两侧切除椎板是安全的方法;对于与硬膜骨化一起者,应磨薄、孤立、漂浮.

    作者:万年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BrdU标记观察肝癌细胞的营养

    目的:对肝动脉栓塞后,门静脉分支对肝癌的营养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BrdU注入24例肝癌病人将被切除肝段的门静脉分支内,标本用BrdU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然后用标记指数(Ll)分析,同时检测被标记的S-期细胞分布.结果:TAE(动脉导管栓塞)室病人的Ll值比没有TAE的病人高五倍,有显著差别(P<0.001=,标记的细胞不仅分布在肿瘤的周边部分还分布在中心部分.结论:在TAE后的阶段,门静脉对残存的肝癌的血供发挥主要的作用.肝癌切除后的化疗不仅通过肝动脉而且应通过门静脉.

    作者:李兵;苏红;孙海军;宋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保留盆腔神经丛的直肠根治术

    目的:研究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泌尿系及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90例男性直肠癌术后患者以调查表方式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为保留盆腔神经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果:保留神经组勃起及射精分别为94%、86%;未保留神经组均丧失性功能.泌尿系功能障碍在保留神经组尿潴留4%,无远期尿潴留.未保留神经组尿溜留近期发生率为97.5%,远期发生率为27.5%,以上结果经x2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作者:徐善勇;孙侃;徐雷;贾尔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肩背软组织疼痛的手法治疗(附286例病例报告)

    目的:采用手法治疗有颈椎管内外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颈肩背软组织疼痛. 方法:针对上、中、下颈段角度和水平的位置异常,分别实施颈部定点引伸归挤、颈椎牵引定点旋扳手法,同时对锁骨上窝、颈、肩、背部软组织压痛点应用点压、点揉、点拨、点顺等手法.结果总有效率94.06% 结论通过手法达到整复、松解、减压、矫正滑移祛痛致松、松则不痛的目的.

    作者: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评价

    目的:研究闪光视网膜电图对黑核白内障术后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对21例28眼黑核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检测结果为:ERG各波形未引出或大反应引出低平波.结果:白内障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两年,矫正视力低于0.1者2眼,0.1至0.5者17眼,0.6至1.0者9眼.结论:闪光视网膜电图虽可做为视网膜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可预测白内障术后效果,但该项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核白内障病人闪光视网膜电图波形可能极差,然而白内障术后却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所以该检查不能作为对视网膜功能的唯一评价指标,要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增强黑核白内障病人接受手术的信心.

    作者:李志坚;陈章明;张燕;张凤云;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疗效的评价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各种腋部瘢痕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其适应证和疗效.结果:五瓣法和肩胛皮瓣岛状转移法疗效稳定,中厚植皮如果术后缺乏持续的功能锻炼,再次挛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轻度瘢痕挛缩宜采用五瓣法矫正,中、重度的瘢痕挛缩,如果肩胛部局部条件许可宜采用肩胛皮瓣岛状转移修复.

    作者:汪锦伦;李叶扬;梁岷;黄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