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清
目的 根据空调系统的特点探讨对独立新风系统的运行特征.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的独立新风系统特性、能耗、节能性和舒适性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结果 作为新型空调形式,新风系统适应医院手术室环境,可以满足医院对空调的需求,让人体舒适感达到佳.结论 新风系统的空调形式在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和节能优势对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和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涛;谢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无偿献血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提升献血人员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某中心血站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8,804名无偿献血者作为实验对象,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从生理、心理、环境、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提出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睡眠、空腹)以及操作不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无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升安全性.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及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人文关怀来改善医患关系,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张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实施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65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n=33)与对比组(n=32),分别在其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无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身体及早康复,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群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病人术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健康教育如心理护理、个案指导、演示法、图文并茂、针对家庭主要成员教育等方法.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翟晓霞;朱敬云;葛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按照有无实施PDCA循环进行护理管理分为研究组(2018年1月-5月PDCA循环实施后,60例)和参照组(2017年5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前,6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和科室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护理满意度更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易黄止带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佳,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婴幼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外科采血的11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参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统计分析两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婴幼儿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婴幼儿;研究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婴幼儿;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婴幼儿采血成功的几率,有利于降低婴幼儿采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外周动脉采血可以在婴幼儿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焦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30例患者在临床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给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提高临床医生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巴彦淖尔市医院2017年存在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基于对5,144人次输血分析,发生在输血中存在的不良反应为30人,具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临床上为过敏或者发热患者,其存在的人数为18人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其中的输注血浆人次为10人,其他反应的人数为2例,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 加强合理用血水平,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血液制品品种的改变,加强输血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避免在输血期间提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玲娥;陈丽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比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纳入研究,共计60例,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各30例.对参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在12周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能够对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少,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徐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全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后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和Trans-PRK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NE)、等效球镜度(SE)、眩光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NE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N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SI值和MTF cut-off值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ILE和Trans-PRK治疗均能有效改变患者NE情况,且拥有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作者:张月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期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受住院治疗并已经出院的1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康复期治疗不加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梦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高流量治疗仪与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高流量治疗仪组30例、无创呼吸机组30例.两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高流量治疗仪其组成包括以下4部分:使流量保持在设定值的流量感受器及涡轮系统、主动加热湿化器、内置加热线路的呼吸管以及与患者端连接的鼻塞.无创呼吸机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功能和临床表现,并予血气分析检查.结果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组患者较无创呼吸机组刺激较少,舒适感好,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方面表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治疗仪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推广价值高.
作者:周来知;万佳;谭武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抽取60例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GD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分以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社会关系维度和治疗维度方面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莹;蔡玉萍;李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开展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给予其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肺康复锻炼后氧合指数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以缓解ICU-ARDS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刁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关键问题进行持续性干预,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降至40 DDDS以下.方法 通过一对一的用药问题梳理,找出主要科室关键问题,分析原因,采用合理用药宣教及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干预,遵循PDCA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管理来降低抗菌药物AUD.结果 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的PDCA管理,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AUD有大幅降低,全院抗菌药物AUD由2017年1月的58.3降至8月的29.45.结论 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关键问题的干预,降低全院AUD效果明显.
作者:钟昌平;姜欢欢;陈志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轻度运动对成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60例成人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受试者坐位15 min以及轻度运动15 min后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工作,并且就两种情况下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发现经过轻度运动后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 通过轻度运动会导致成人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作者:陈圆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维持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探讨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辅助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3-4N0-3M0、TxN2-3M0期术后接受联合化疗的102例患者,统计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接受1-3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后并序贯单药维持化疗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1%、57.1%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37.5%、64.3%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接受4-6周期联合化疗后并序贯单药短期维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传军;任群;吴祥;陈达栋;徐红霞;江瑾;余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