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艳
目的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结核病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纳入的结核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用药护理等环节较为满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干预方式.结论 优质护理为新时代临床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于结核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抽取60例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GD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分以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社会关系维度和治疗维度方面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对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莹;蔡玉萍;李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病人术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健康教育如心理护理、个案指导、演示法、图文并茂、针对家庭主要成员教育等方法.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翟晓霞;朱敬云;葛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肺康复锻炼后氧合指数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以缓解ICU-ARDS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刁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陈凤玲;陈桂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输液中心静脉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精心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在后续护理过程中应该更加细致、细心、耐心、全面,使用精心护理的患儿不良反应控制有效率较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对患儿病情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郝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双腔PICC置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单腔PICC置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双腔PICC置管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双腔PICC置管以及给予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珺;秦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使用中药黄芪治疗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中药黄芪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结果 中药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脑血栓的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慢性乙肝的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丰富,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都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30例患者在临床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给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提高临床医生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巴彦淖尔市医院2017年存在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基于对5,144人次输血分析,发生在输血中存在的不良反应为30人,具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临床上为过敏或者发热患者,其存在的人数为18人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其中的输注血浆人次为10人,其他反应的人数为2例,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 加强合理用血水平,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血液制品品种的改变,加强输血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避免在输血期间提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玲娥;陈丽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晚期前列腺癌采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5年3月-2018年5月,选取我院的6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与研究组(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评价标准: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万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就哮喘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哮喘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效果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 在疾病认知率、药物吸入方法掌握率以及准确用药率、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对于哮喘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依从性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哮喘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意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应用在增强CT检查中对患者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0例实施增强CT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增强CT检查患者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并可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作者:蔡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无偿献血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提升献血人员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某中心血站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8,804名无偿献血者作为实验对象,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从生理、心理、环境、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提出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睡眠、空腹)以及操作不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无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升安全性.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世界各地均致力于病人安全的推动及医疗品质提升,手部卫生已是落实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本文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对于手部卫生执行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高流量治疗仪与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高流量治疗仪组30例、无创呼吸机组30例.两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高流量治疗仪其组成包括以下4部分:使流量保持在设定值的流量感受器及涡轮系统、主动加热湿化器、内置加热线路的呼吸管以及与患者端连接的鼻塞.无创呼吸机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功能和临床表现,并予血气分析检查.结果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组患者较无创呼吸机组刺激较少,舒适感好,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方面表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治疗仪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推广价值高.
作者:周来知;万佳;谭武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行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区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与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术中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88.57%),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过程中,提供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
作者:谢红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敏娜;高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8年4月30日,我中心接诊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抢救程序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对急诊抢救程序进行全程优化护理.收集和记录两组患者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结果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进出急诊室的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采取全程优化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满意,可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