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与降压疗效的关系研究

杨茜雯;杨翔;曹丽萍;贾琳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 基因多态性,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部队军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抗高血压治疗的经济效益.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住院或门诊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法对5大类降压药疗效相关的7个基因进行检测.其中10例患者根据基因导向选择具体的降压药物,5例患者根据临床指南进行经验用药.观察患者治疗2周、8周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需药物基因检测,其中10例患者实施药物基因导向治疗,治疗后第8周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为收缩压(125±12.6)mmHg,舒张压(80±9.8)mmHg,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5例患者为临床经验用药后,血压控制未达标或出现不良反应后进行的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终血压达标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高血压患者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导向用药,能够预测相关的不良反应,更利于部队军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用药的实施.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在非前降支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冠脉临界病变并且FFR值>0.8的患者83例共85处血管病变,将83例患者分为非前降支组(包括右冠及回旋支)32例34处病变和前降支组51例共51处病变,分析其随访期间(48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包括心绞痛发作、室性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在FFR值>0.8的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组和前降支组的患者在临床基线资料如年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前降支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前降支组;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发现非前降支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前降支组(P=0.000),但前降支组FFR值却明显低于非前降支组(P=0.000).经过48个月的随访,非前降支组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降支组(P=0.006).结论 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非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较前降支临界病变的患者拥有更好的长期预后.

    作者:林承曦;翁川晴;梁秀琳;毛庆;徐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门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分析门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予以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4)与对比组(n=63),两组分别实施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对其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优势显著,可有效保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陆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维持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维持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探讨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辅助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3-4N0-3M0、TxN2-3M0期术后接受联合化疗的102例患者,统计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接受1-3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4-6周期联合化疗后并序贯单药维持化疗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1%、57.1%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37.5%、64.3%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接受4-6周期联合化疗后并序贯单药短期维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传军;任群;吴祥;陈达栋;徐红霞;江瑾;余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对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实施鼻肠管留置联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6日-2017年7月16日我科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抽签化分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鼻肠管治疗和鼻胃管治疗.观察组:男女比例:29:21,平均年龄为(75.41±2.11)岁,基础病:5例患者为冠心病,6例患者为脑梗死,19例患者为呼吸衰竭,20例患者为重症肺炎.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平均年龄为(75.53±2.89)岁,基础病:6例患者为冠心病,5例患者为脑梗死,20例患者为呼吸衰竭,19例患者为重症肺炎.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实施鼻肠管留置联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杨柳;王先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年满18周岁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共有844人纳入本次研究中.以性别、职业、年龄、健康知识、慢性病史等为自变量,对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率前五项,分别是:慢性疾病管理、康复治疗、儿童保健、体检和老年精神卫生,其需求率分别为:88.98%、84.12%、77.84%、77.73%和73.93%;通过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慢性疾病情况是影响居民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了解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大限度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何洁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医的胆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对照组患者为前40例,观察组患者为后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唐利敏;周维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外科常规治疗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应用高压氧治疗12例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观测高压氧治疗20次后的切口创面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结果 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创面面积明显缩小、VAS评分、CRP明显下降.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作者:覃慧悦;黄姚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内分泌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内分泌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采用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内分泌护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抽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研究组(46例)行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术中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中,对照组的数据均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 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旭;张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种植与正畸治疗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复杂牙列缺损经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牙列缺损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行种植牙修复单纯治疗为参照组,行正畸联合种植疗法治疗为试验组.观察经分别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修复半年、1年,试验组的牙龈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咬合力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行种植联合正畸疗法治疗复杂牙列缺损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能降低总咬合力,改善牙龈指数.

    作者:周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纤支镜治疗的护理经验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纤支镜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纤支镜进行治疗.结果 2017年-2018年,烧伤面积从60%-95%大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支纤镜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有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气管切开口大出血.结论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纤支镜治疗中实施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王妙婷;伍煦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探究无偿献血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提升献血人员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某中心血站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8,804名无偿献血者作为实验对象,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从生理、心理、环境、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提出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睡眠、空腹)以及操作不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无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升安全性.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粗隆间骨折选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优势

    目的 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选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行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PFNA内固定,试验组采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试验组患者的患肢短缩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脱位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功能评分三项,各时间点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选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

    作者:罗茗;赵罡;秦征兵;陈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6例)及开腹组(24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开腹组瘤体大径(6.883±1.100)cm较腹腔镜组(4.091±0.259)cm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P=0.017)及总体住院费用(P=0.014)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但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切口大小(P=0.000)、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切口疼痛评分(P=0.000)、术后胃肠功能恢复(P=0.017)及总体住院时间(P=0.001)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手术安全性好、创伤小,术后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谢黎;张守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护理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运用深静脉置管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护理的有效对策.方法 我科2013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治疗的253例ICU危重患者,均接受深静脉置管,对置管后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253例患者中250例置管成功,1例由外院带入的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中6例产生并发症,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滑脱2例,导管堵塞1例,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采取有效地导管置入方法,可有效避免导管滑脱、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强化临床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涂伟萍;何映红;陈巧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1月19日-2018年1月18日的68例肝癌切除患者,遵循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4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34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各项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拔除胃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各项数据上明显差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欧阳惠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分析2014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患者188例,术前经胸超声、术中食管超声评估室间隔缺损相关数据,全麻下经胸骨下段锯部分胸骨小切口(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或经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小切口(干下型或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显露右心室,在食管超声引导下选择合适封堵伞并完成封堵.密切观察术后围手术期及随访时残余分流、主动瓣返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共182例封堵成功,5例术中转体外循环,1例术后封堵伞脱落改急诊体外循环,6例3 mm以下残余分流,3例主动脉瓣轻度以下返流,半年余随访仍有2例残余分流,1例1个月后复诊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行体外循环封堵伞取出及室缺修补术,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无出现新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瓣膜返流及左、右流出道梗阻病例.后续情况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 外科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于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可为一种佳选择.

    作者:韩胜富;甘耐炎;陈军;吕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小儿扁桃体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在小儿扁桃体炎临床护理中,可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方式,分析这种护理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扁桃体炎患儿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5月.将本次选取的病例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差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扁桃体炎围术期护理中可采取优质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齐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独立新风系统应用于医院手术室的运行特性及能耗研究

    目的 根据空调系统的特点探讨对独立新风系统的运行特征.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的独立新风系统特性、能耗、节能性和舒适性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结果 作为新型空调形式,新风系统适应医院手术室环境,可以满足医院对空调的需求,让人体舒适感达到佳.结论 新风系统的空调形式在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和节能优势对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和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涛;谢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治疗,研究组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显著.

    作者:张灵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