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动物实验中的骨物理密度检测

周轶;高建军;金慰芳;王洪复

关键词:骨组织密度, 骨质疏松,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骨组织物理密度的测量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判断及药物药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和DEXA分别测量大鼠的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量股骨抗弯和压缩试验测量L4的抗压等力学特性,观察骨质疏松切除卵巢模型的骨特性改变及双膦酸盐和降钙素药物的作用.结果 OVX组大鼠腰椎(L2)和股骨物理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01),L2的物理密度值与L1-5的面密度呈高度相关(r=0.934),L2和股骨物理密度变化与其大载荷值有良好相关性(r=0.404,r=0.455).药物对腰椎和股骨物理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利用固体密度仪直接测量实验大鼠骨标本的密度,可灵敏反映出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与DEXA数据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与骨生物力学功能的改变有良好吻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相关文献
  • 芪藿肾宝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和骨矿含量测定研究芪藿肾宝胶囊对类固醇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年龄对照组、激素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后2组给醋酸泼尼松4.5 mg·kg-1,ig,2次/周;治疗组还给芪藿肾宝胶囊5 ml·kg-1(330 g·L-1),ig,6次/周.3个月后取股骨和第5腰椎行骨密度测定,再行扭转、三点弯曲和压缩试验.结果与年龄对照组比较,激素模型组股骨和第5腰椎的总骨密度减少了14.64%(P<0.01);股骨干在三点弯曲试验时所承受的载荷减少了17.1%(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都出现减少的趋势.芪藿肾宝预防组股骨和第5腰椎的总骨密度有所增加,股骨扭转角度明显增加40.3%(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都出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GC)会使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易致骨折;应用芪藿肾宝则能阻止GC所致的力学性能下降及骨密度减少.

    作者:廖进民;李青南;吴铁;胡彬;黄连芳;李忠华;钟世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影响

    目的调查分析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对辽宁地区正常中老年人群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在辽宁地区年龄在40~79岁的中老年人群中随机抽样1 731例,除外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疾病,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腰椎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全部资料输入微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身高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差(r=0.087~0.197, P<0.05),体重与腰椎及股骨上段的BMD相关性较好(r=0.226~0.352 P<0.01).体重指数与腰椎的相关性好,其次是大转子.腰椎及股骨颈的BMD在超体重组(BMI>25 kg/m2)明显大于低体重组(BMI≤19 kg/m2),其差异有显著性,该特点在腰椎为明显.结论体重是影响中老年人骨矿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低体重的中老年人(BMI≤19 kg/m2)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及时监测BMD,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孙国强;郭庆生;闻久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阿仑膦酸钠对骨小梁力学特性的作用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对骨小梁力学特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雌性Hound犬1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只,口服阿仑膦酸钠,剂量为0.5 mg·kg-1·d-1,另选8只作为对照组.12周后处死16只犬并收集其L1和L2标本,进行压缩试验计算腰椎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在服用阿仑膦酸钠后其杨氏模量在样本头尾(CC)、前后(AP)和左右(LR)方向上分别增加了18.5%、27.8%和33.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极限应力、骨折能量和头尾方向上的杨氏模量显著增加.结论口服阿仑膦酸钠,剂量为0.5 mg·kg-1·d-1时,进行短期治疗能增强犬科骨小梁的力学特性.故阿仑膦酸钠短期内有增强健康骨小梁力学特性的作用.

    作者:胡建华;张良;孙常太;黄公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研究进展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在研究伤口愈合过程时,提出骨髓中有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omal Cell,MSC)存在的观点.

    作者:李楠;王和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内钙尔奇D的临床研究

    根据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人群每日钙实际摄入量仅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适宜摄入量(AI) 的一半.

    作者:周建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探讨用胫骨骨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和预测绝经妇女骨折的阈值

    目的探讨用胫骨骨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及绝经妇女骨折的阈值.方法对北京城区40岁以上健康女性399名和70例有骨折史的绝经妇女进行胫骨骨超声速率的测定. 结果胫骨骨超声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用20~40岁健康年轻人胫骨骨超声速率的平均值分别减去2.0SD和2.5SD,165名45岁以上的健康人中低于2.0SD的占16.7%,骨折患者中占80.0%;低于2.5SD的占12.7%,骨折患者中占67.1%.结论用本地女性胫骨骨超声速率的峰值减去2.0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较适合;用20~40岁年轻女性胫骨骨超声速率均值减去2.0SD,作为本地区绝经妇女骨折的阈值.

    作者:刘怀成;邢小平;夏维波;胡莹莹;孟迅吾;周学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15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报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方法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治疗60岁以上(60~93岁)髋部骨折156例.男性55例,平均年龄71.8岁;女性101例,平均年龄73.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94例,男性20例,女性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本组接受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115例,其中行各种内固定手术4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8例,股骨头颈切除2例.部分病例同时给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获得随访110例.随访时间0.5~3.5年.术后下肢静脉栓塞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2例、断裂1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4例,术后近期死亡2例(死于心肌梗塞及呼吸道感染),97例(88.2%)恢复行走功能.结论①老年人髋部骨折以女性多见,占64.7%;男性少见,占35.3%.这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老年股骨颈骨折多见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则多见于男性.70岁以后,老年髓部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这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明显相关.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②老年人髋部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都有明确外伤史;而股骨颈骨折常由轻微外力(扭转)所致,因此在诊断时须防止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效果.③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具有致命的威胁,因此在治疗上如无禁忌应争取早期手术,早期下床活动.④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这对减轻全身骨痛、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再骨折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铁城;江红卫;徐晓峰;黄永辉;狄东华;谭文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QCT探索骨质疏松症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

    目的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日本东芝制造600HQ的CT(单能),对12个年龄段(5年为1段)514名(男206人,女308人)健康志愿者(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腰椎疾病者),进行L3松质骨BMD检测.结果①峰值骨密度位于30岁年龄段,男性(227.8±27.0)mg/cm3;女性(240.9±29.0)mg/cm3.②峰值骨量过后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P< 0.01),至45岁年龄段时,男女均进入骨量减少期:女性50岁、男性55岁年龄段时BMD均值进入骨质疏松期.③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二,第一,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均值降低2.5 SD以上.第二,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减少30%以上可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④首次提出骨质疏松分4级(Ⅰ、Ⅱ、Ⅲ、Ⅳ级)诊断标准及诊断量化表.结论①QCT诊断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②骨质疏松分级诊断标准,给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科研提供具体客观指标.③诊断量化表能帮助临床医师直接、准确、快捷的做出骨质疏松症的分级诊断并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王胜林;赵亮;刘小波;曹振东;任丽杰;崔志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发生一氧化氮机制及雌激素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发生的一氧化氮机制及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的一氧化氮通路,深入理解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中一氧化氮作用环节.方法 45只SD雌性大鼠分为①假手术组(Sham组);②卵巢切除组(OVX组);③OVX+倍美力治疗(Premarin组).进行iNOS原位杂交及iNOS、eNOS免疫组化研究,测定其平均灰度值及平均积分光密度(ODI)作统计指标.结果 iNOS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去卵巢后,骨髓腔内及骨小梁表面iNOS mRNA有强阳性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NOS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也显示OVX组iNOS阳性表达明显较Sham组增加;而Premarin组iNOS表达强度较OVX组明显降低(P<0.05).OVX组与Sham组eNO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remarin组较OVX组eNOS表达强度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 NO是调节OB、OC功能活动的一种重要效应因子,NO导致细胞因子诱导性骨吸收增强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OP密切相关.雌激素可下调iNOS mRNA表达,抑制iNOS蛋白合成,从而减轻功能亢进的OC性骨吸收,而对骨组织正常生理活动中的eNOS合成,有适度促进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重建及骨量的恢复,从而重建骨形成-吸收新平衡偶联.

    作者:李昂;卿茂盛;薛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近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涉及到多学科的疾病,特别是进入21世纪,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峻,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伴随骨折而出现的合并症,伤残率和病死率均上升,对中老年人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

    作者:程栋;龙攀;周海艇;龙荫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宁市成人骨量分布及骨质疏松症研究

    目的了解海宁市成人骨量的分布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DOVE3000骨密度测量仪对3 365例对象的跟骨骨量进行测定,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海宁市成人骨量约在25~35岁达到峰值,50岁开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变化呈正相关(r=0.823);在50岁前男性骨量虽比女性高,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O.05),50岁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且女性骨量的丢失速率明显快于男性;女性绝经1~3年骨量开始快速丢失,约15年后趋缓.结论海宁市成人骨量25~35岁达到峰值;女性骨量低于男性,50岁后骨量丢失的速率明显快于男性:女性骨量丢失与绝经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何永清;沈宝发;张金海;戴耀明;顾宣歆;陈顾江;徐伟明;徐松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rhIGF-1为 0 ng/ml,10 ng/ml,20 ng/ml,50 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MTT法、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RT-PCR测定rhIGF-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在7 d可铺满瓶壁,30 d可形成钙结节,rh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在rhIGF-1为10 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rhIGF-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著.rhIGF-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者:石义刚;陶天遵;陶树清;刘枫晨;徐强;王立春;吉光荣;吴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菊粉和低聚果糖可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菊粉和低聚果糖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的开发在国外已作了较多的研究.

    作者:孙晓红;Vonk RJ;孙建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疆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2002年工作总结

    作者:刘培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66例正常人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正常人髋部骨密度变化,为建立北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Norland 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北京地区20~92岁正常人进行髋部骨密度测量,男性449人,女性717人,按5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的峰值骨密度在30~34岁,男性峰值骨密度在20~24岁: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的骨密度男性峰值骨量比女性高;随年龄增长男性女性骨密度值逐渐降低,女性55岁以后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随之增加,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男性,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应及早入手.

    作者:朱玲;尹大庆;李瑾;李武;周风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动物实验中的骨物理密度检测

    目的观察骨组织物理密度的测量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判断及药物药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和DEXA分别测量大鼠的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量股骨抗弯和压缩试验测量L4的抗压等力学特性,观察骨质疏松切除卵巢模型的骨特性改变及双膦酸盐和降钙素药物的作用.结果 OVX组大鼠腰椎(L2)和股骨物理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01),L2的物理密度值与L1-5的面密度呈高度相关(r=0.934),L2和股骨物理密度变化与其大载荷值有良好相关性(r=0.404,r=0.455).药物对腰椎和股骨物理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利用固体密度仪直接测量实验大鼠骨标本的密度,可灵敏反映出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与DEXA数据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与骨生物力学功能的改变有良好吻合.

    作者:周轶;高建军;金慰芳;王洪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bfal基因与成骨细胞标志物在HOS TE85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核心编码因子(cbfal)基因在人的类成骨细胞株TE85的表达与骨钙素、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合成及分泌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放射免疫法、硝基苯酚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结果 (1)细胞培养至第3天可见cbfal基因表达,第9天达高峰,12 d时表达减弱;(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第12天时达峰值,碱性磷酸酶在第15天时达峰值.结论 cbfal基因表达与成骨细胞标志物表达之间的时差关系,提示cbfal基因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亚琼;熊小云;胡玉珍;吴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及循证证据

    目前,骨质疏松(OP)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现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美国、西欧、日本有7500万人,而中国目前OP患者已超过9 000万,即每14人中有1人患不同程度OP.

    作者:赵伟业;董碧蓉;欧雪梅;张玉芳;周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Graves病合并自发性颈椎压缩性骨折1例

    Graves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例不多,导致自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尤其是颈椎骨折更加少,现将我院近期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廖学权;高方;薛耀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跟骨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的全身破坏性疾病.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