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烽;周丽;黄松雄
目的 了解当前部队官兵吸烟状况及控烟工作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186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调官兵吸烟率为34.0%;士兵吸烟率呈随军龄增加而升高趋势,官兵吸烟率呈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吸烟官兵戒烟率为21.3%,52.9%的官兵有戒烟意愿;调查对象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知晓主要集中肺癌、肺炎和支气管炎3种疾病,知晓率分别为71.6%、54.4%和56.4%,其余知识知晓率不足50%;关于吸烟危害存在误区,高达44.9%的官兵不知道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病,49.0%的官兵认同低焦油香烟对身体伤害小或无伤害,53.6%的官兵认同过滤嘴可降低吸烟危害,24.4%的官兵认同外国产香烟危害小.结论 部队卫生工作者应根据官兵吸烟/戒烟现实特点,加大控烟、烟害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作者:李权超;于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成人自我测量体重及体重知晓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慢病监测(2010)项目询问调查及体格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自我测量体重、体重知晓情况,描述城乡、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分布及差异.结果 我国成人经常测量体重的比例为33.5%;有22.8%的人从未测量过体重,且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西部农村地区从不测量体重的比例高,东部城市地区低.我国成人47.7%的人自报知晓自己体重,但仅有31%的人真正知道自己的体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知晓率越低.结论 我国成人自我测量体重、关注体重、掌握实际体重的比例还不高,且存在人群、地区等差异,建议进一步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力倡导和支持人人自测体重、知晓体重及维持健康体重.
作者:姜勇;张梅;李镒冲;李晓燕;王丽敏;赵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上海市长宁区网吧室内环境烟草烟雾浓度,评估目前网吧环境烟草烟雾的污染情况,为《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修订施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7月和2011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0家网吧于《控烟条例》实施前后进行随访调查和监测,采用AM510个人型气溶胶监测仪检测细颗粒物(PM2.5)浓度以代表环境烟草烟雾污染状况.结果 3次调查10家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39.74、203.62和177.89μg/m3,分别高出室外浓度201.83、180.35和155.36ug/m3,但3次调查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的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高于室外7倍,且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差高于无吸烟的网吧(Z=-4.762,P<0.01),无吸烟网吧室内与室外水平基本相当.结论 《控烟条例》在网吧实施前后调查室内PM2.5浓度没有变化,应采取严格禁烟执法减少环境烟草烟雾污染.
作者:沈隽;郑频频;周曦斓;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和昌平区促进身体活动和健康策略在西城区和昌平区的执行现状.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调查方法(CATI)开展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电话号码,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结果 本次电话调查共成功完成访问2450个,其中西城区1238个,昌平区1212个.利用政府提供的健身场所锻炼过身体的比例,西城区和昌平区分别为45.9%和53.8%,昌平区好于西城区;单位设立工间操的比例两区均为1/3;两区人群在体育锻炼时接受过指导的比例均在15%左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知晓率均约50%;身体活动不足会带来健康危害的知晓率均高于90%;体育锻炼参与比例,2个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和昌平区全民健身场地利用情况要好于其他健身场所,工间操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以及人群身体活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尚需加强.2个区一般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亓晓;杨功焕;张勇;万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26人和2011年42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为66.5%,2011年为75.4%;有0.8%的人曾有吸毒史,均未曾注射;有3.3%的人在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03%.近一年发生临时性行为比例2011年(12.7%)低于2010年(24.7%);坚持使用安全套2011年(7.8%)高于2010年(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63.6%的人在近一年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结论 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亦较高,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的接受率较低.今后在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李文才;段启祥;濮永成;韩文香;张红梅;张好芬;尹留香;何志群;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健康促进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确定专家条件;遴择专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分轮专家咨询;结果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的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5项一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大于0.70,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第二轮咨询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包含一、二、三级指标)在0.154~0.356之间,第一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0.186,第二轮为0.192,说明本次专家的意见有一定的协调性.综合专家的评分结果,结合专家权威系数,确定每项指标终的组合权重.权重系数较大的一级指标是政策指标(0.2363)和社会环境指标(0.2623),其次是硬件指标(0.1843),社区关系指标(0.1456)和健康服务与健康技能指标(0.1715)权重较小.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的评价确定129项统计指标(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101项).结论 综合考虑北京市城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发展水平,本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评价.
作者:魏群;杨学军;孙然;单峥荣;孟宪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内、关外各一所学校的小学5年级各4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5年级小学生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及对待癫痫病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总的知晓率为41.7%.其中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47.1%,对待癫痫病的正确态度和行为29.6%.关外学校学生的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及对待癫痫的正确态度和行为知晓率高于市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4,P=0.000).结论 小学生对癫痫病发作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比较少,对癫痫病患者偏见严重,应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
作者:尹运冬;廖建湘;肖慧媚;唐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56 23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算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29.66%,其中男性为31.20%,女性为2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9)、性别(OR=1.094)、婚姻(OR=1.033)、喜甜食(OR=1.255)、喜咸食(OR=1.054)、常吃油炸食物(OR=1.072)、BMI(OR =2.166)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959)、常吃过热食物(OR =0.75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408)为中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较高,应尽快出台控制肥胖的政策和措施,对居民进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石凯;张玲;伍亚舟;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现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方法 采取5级评分制编制学校健康素质教育现状及评价调查问卷;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城乡17所学校共2939名大中小学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访谈;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 高中在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测量调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卫生所健康教育活动举办方面的比例低(均低于50%);小学生对学校健康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好,初中生和大学生其次,高中生差(P均<0.01).突发事件应急培训(0R=3.437,95%CI:2.608~4.529)、卫生所健康教育活动(OR =3.240,95%CI:2.602~4.035)、健康管理服务(OR =2.284,95% CI:1.803~2.894)、强制锻炼要求(OR=1.823,95% CI:1.481 ~2.244)、心理健康测量(OR=1.567,95%CI:1.260~1.950)依次是学生健康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学校应把学生健康素质教育作为首要育人任务,加大高中学生健康素质教育工作;政府及教育部门应根据大中小学生的持续成长过程的身心特征有针对性地探究健康素质教育及促进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钱宇;王小合;朱雅琴;刘知辉;黄仙红;曹承建;杨廷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糖尿病相关指标制定调查问卷,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242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进行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方法掌握率、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评价.结果 患者在出院并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护理方法、遵医行为的掌握率分别为95.35%、92.25%和90.02%,分别高于入院时掌握率(P<0.01);除定期检查外,自我管理能力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入院时相关指标(P<0.01).结论 将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应用于住院糖尿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规范了护士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程序,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杨金红;刘志浩;高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全社会的行动,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层面来说,临床医生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面对大量的慢性病,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地转变思路,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空前高涨,对健康讲座趋之若鹜,时刻关注网络、广播、电视中各种健康类节目.所以,我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把健康教育看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突发灾害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提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7个乡镇(社区)14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灾害相关行为和灾害相关知识两大部分.结果 此次调查共抽取700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95份.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应对常见突发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总知晓率,为52.5%,应对火灾相关知识知晓率高(65.6%),其次为应对地震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61.9%)、灾后防疫相关知识知晓率(45.8%)、应对洪涝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率(27.0%),农村人口(48.0%)和18岁以下人口(43.2%)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晓率相对较低.参与调查的房山区居民希望了解应对常见灾害知识主要是地震(81.2%)、洪涝灾害(67.2%)和火灾(61.7%),获取各类灾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广播(90.6%)、网络(52.5%)和报纸(38.O%).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今后房山区灾害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应对常见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上.
作者:朱莹;秦雪英;田君;隗瑛琦;李娜;刘晓芬;郭艳梅;胡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居民对高温天气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方法 以海南省18周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在海南省沿海地区的海口市、三亚市、定安县、昌江县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16份.结果 调查对象高温天气健康风险感知度平均得分为(2.95±0.95)分,认为高温天气对自己健康危害几乎没有、较小、一般、较大和很大者分别占7.15%、22.41%、42.86%、23.63%和3.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高温天气频发地区、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高、健康状况较差、在高温天气中原有疾病加重者、家庭收入低者风险感知度较高,其OR值(95% CI值)分别是1.95 (1.33~2.86)、1.91 (1.23~2.95)、1.84(1.00 ~3.37)、3.95 (2.99 ~5.22)、2.99 (1.52~5.87).结论 海南省居民对高温天气健康风险感知状况一般,今后应建立有效的高温热浪预警系统,通过适当的风险沟通方式提高公众对高温天气健康风险的感知.
作者:李旭东;陈平;王长科;么鸿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国内外影视公益广告在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况,为今后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影视类公益广告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利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公益广告网中全部的健康类影视公益广告进行类目编码,利用2种检验对国内外影视公益广告各类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19则样本中所涉及的健康主题总共有34种,分为日常保健类19则(55.9%)、慢性非传染病类9则(26.5%)、传染病类6则(17.6%).其中中国制作发行40则(33.6%);国外制作发行79则(66.4%).时长主要集中在30 s(48则,占30.2%).国内外在运用影视类公益广告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中,在表现主体(x2=14.184,P=0.001)、表达方式(X2=4.854,P=0.028)、表现手法(X2=12.368,P=0.030)、情感诉求(x2=4.732,P=0.030)和感性诉求(X2=9.446,P=0.009)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影视公益广告策略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空间很大,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公益广告创作模式,综合考量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进行更加科学、生动和细致的健康传播.
作者:丁筱;钮文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吸烟是人类大的可预防的致病致死因素,戒烟是降低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唯一方法[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提供戒烟服务作为遏制烟草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2],并在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要求各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吸烟者戒烟.戒烟热线是WHO推荐的提供戒烟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戒烟热线的优点很多,包括操作便捷,服务对象广泛,便于管理,易于宣传等[3].许多国家已经把戒烟热线纳入到综合性控烟项目中.目前开通戒烟热线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多数欧洲国家[4],还有亚洲的韩国、泰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等[3].
作者:南奕;Gary J.Tedeschi;Shu-Hong Zhu;杨焱;王继江;王立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吉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城乡居民9913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原卫生部设计的《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9%.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37.1%、10.3%和46.8%.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3.2%、59.9%、30.0%、14.6%和21.0%.城市与农村居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霍焱;钱晓波;张秀敏;李晶华;刘杰;李翘;黄晓燕;王昕晔;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营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公选《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课的180名学生于课前、课后进行营养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的自编问卷调查,采用Excel2003和X2统计分析并观察其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达89.2%,较教育前(48.9%)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3,P<0.05).学生对营养的态度优于教育前(86.9%),为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3,P>0.05).学生健康行为采纳率(58.5%)优于教育前(2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结论 在政策和环境支持下开设《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普及和提高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坚持采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善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国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个省(自冶区、直辖市)的9227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对不同形式心理援助的需求依次是:通过媒体宣传(42.55%)、获得相关宣传材料(23.32%)、个体心理咨询(17.35%)、集体心理辅导(13.32%);大多数人愿意选择专业人员(40.87%)和家人亲戚(39.42%)作为心理援助的提供者,参与现场救援的救护人员首选专业人员提供心理援助(62.35%),直接受害者或遇难者家属对家人亲戚的依赖较高(48.32%);公众希望获得心理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主要是电视节目(5322人)、聊天(3503人)和互联网络(3011人),直接受害者或遇难者家属对电视(60.40%)、聊天(40.69%)形式的需求较高;公众希望得到的传播材料的主要形式是书刊(42.94%)、宣传画(40.58%),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公众对书刊、小册子、折页等材料的需求增加.结论 在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中,根据不同公众的特点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陈国永;张继彬;孟艳;张巍;陶茂萱;李正懋;钱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健康需求.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应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进行调查,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对遗传(92.9%)、饮食(88.4%)、肥胖(77.7%)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可能并发眼部疾患(80.4%)的知识了解较多;对年龄(30.4%)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无症状期临床表现(55.4%)、糖尿病可能并发高血压(54.5%)的知识了解较少.78.6%的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监测,74.1%认为非常有必要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知识有强烈需求.
作者:张玥;祁金英;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防治的综合效果,并优化运动量化参数,为糖尿病运动防治方案的制定提高借鉴.方法 将社区内符合运动疗法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每周3次,每次运动45 min;B组每周3次,每次运动60 min;C组每周5次,每次运动60 min,为期1年.结果 干预后1年后,B组、C组体重较A组明显下降,C组体重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较A组、B组明显下降,C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A组明显下降,C组高密度脂蛋白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生物学指标,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建议运动时间至少45~60 min,频率至少3~5次/周.
作者:杨曼瑾;王峻彦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