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昕;张冠;方自林;王翔;刘乃波
目的 探讨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资料.年龄分别为71、64、48岁,病程分别为3个月、6个月、6年;尿道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3、18、12 cm.采用狭窄段尿道切除,截取12~18 cm乙状结肠,利用结肠黏膜重建尿道.术后行尿道造影、尿流率及尿道镜随访检查.结果 3例手术均获成功,切U愈合良好,无尿漏;拔除尿道支架管后患者排尿通畅.术后6周复查大尿流率分别为16.7、19.6、26.4 ml/s;术后3个月尿道造影见移植段尿道管径均粗大;术后6个月尿道镜检查2例见结肠黏膜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无糜烂,无瘢痕,吻合口愈合好;活检黏膜腺上皮细胞形态未改变,腺体稍萎缩.3例术后分别随访28、16、3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庆康;段跃;于田强;陈峰;于永涛;洪翔;徐哲丰;沈伟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需外科手术治疗的BPH患者41例,年龄57~88岁,平均71岁.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27 ~ 95 ml,平均(58.5±19.4) ml.接受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PRV)等指标.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电解质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9±10.7)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5.36±2.78) g/L.所有患者未输血,未发生电解质紊乱.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7)d.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缓解.术前IPSS 25.3±5.4、QOL4.8 ±1.1、Qmax(8.0±3.2)ml、PVR(75.0 ±29.9) ml.术后1、6和12个月IPSS分别为7.2±4.7、5.3±4.5、4.5 ±4.0;QOL分别为2.2±1.5、1.4±1.3、1.1 ±1.1.无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出现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等并发症.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可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安全,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杨秀书;罗光恒;孙兆林;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Madigan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大体积(>90 g)BPH患者24例.年龄62~72岁,平均65岁.经估算的前列腺重量(132.3±21.9)g;残余尿量(143.2±23.2) ml; IPSS(28.6±3.8)分,QOL(5.5±2.4)分,MFR(5.4±2.3) ml/s.24例均行腹腔镜下Madigan前列腺剜除术.统计学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IPSS、QOL及MFR差异,分析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4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量(112.5±47.8) ml,切除前列腺重量(104.7 ±23.3)g,膀胱冲洗时间(1.3±0.9)d,留置引流管时间(2.3±0.5)d,留置尿管时间(3.1±0.4)d,术后住院时间(3.5±0.8)d.术后3个月患者IPSS(4.5±1.8),QOL( 19.9±3.1),MFR( 18.5±2.9) ml/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Madigan前列腺剜除术是治疗大体积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权昌益;陈靖;李博;常文亮;王江;牛远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脊柱或骨盆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可能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收治的67例因脊柱或骨盆损伤后ED患者资料.年龄18 ~64岁,平均32岁.伤后时间3~144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骨盆骨折56例(84%),脊柱外伤11例(16%).患者自诉受伤前性功能正常.患者在未服用或停用PDE-5抑制剂的情况下进行IIEF-5评分、夜间勃起监测(NPT,Rigiscan系统,连续检测3晚)、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NPT检测夜间勃起<3次,每次阴茎头部勃起硬度<70%,时间< 10 min诊断为器质性ED.阴茎Ⅳ度勃起情况下,CDU检查峰收缩期速率(PSV)< 25 cm/s诊断为动脉性ED;PSV> 25 cm/s,舒张末期速率(EDV) >5 cm/s诊断为静脉性ED;排除其他原因的器质性ED诊断为神经性ED.结果 62例患者在6个月内未尝试性生活,5例患者IIEF-5评分5~8分.NPT检测证实62例患者均为器质性ED,其中骨盆骨折患者中神经性ED 24例(43%),动脉性ED 22例(39%),静脉性ED 10例(18%);脊柱外伤患者均为神经性ED.结论 骨盆骨折或脊柱外伤可导致器质性ED.骨盆骨折导致的ED可能合并血管性因素,而脊柱外伤所致ED为神经性.
作者:彭靖;袁亦铭;张志超;高冰;宋卫东;辛钟成;金杰;郭应禄;周利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 2011年收治320例肾结石行PCNL术的患者资料.男233例,女87例.年龄22 ~ 72岁,平均42岁.结石直径0.8 ~6.0 cm,平均3.0 cm.分析术后发热患者的年龄结构(>60岁与≤60岁)、结石大小(>2.0与≤2.0 cm)、手术时间(>60与≤60 min)、术中冲洗液灌注泵压力(>120与 ≤120 mm Hg,1 mm Hg =0.133 kPa)、有无梗阻情况、术前是否有尿路感染等因素,比较各因素与2组间发热率的关系.结果 320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9例(18.4%),其中发生脓毒败血症2例.结石直径>2.0 cm组患者术后发热率为22.4%,≤2.0 cm组为10.4%;手术时间>60 min组患者术后发热率为27.2%,≤60 min组为10.4%;术中灌注泵压力>120 mm Hg组发热率28.3%,≤120 mm Hg组为11.0%;组间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石直径>2.0 cm、手术时间>60 min、冲洗液灌注泵压力>120 mm Hg是导致PCNL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术前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低压灌注冲洗是预防术后发热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慕淳;张刚;张赟;张茁;晋学飞;王金辉;马天武;朱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女,61岁.因左侧腰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左肾区叩击痛.B超检查见左肾正常结构未显示,集合系统分离,宽处约1.0 cm,左肾区可探及一巨大低回声肿物,大小9.7cm×5.3cm,边界模糊.CT检查见左肾中下极肿物,大小9.8 cm×8.9 cm ×8.8 cm,边界不清,平扫CT值为39 HU,增强后为61 HU,强化不明显.术前诊断:左肾恶性肿瘤.结果 患者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病理报告:左肾大部分被肿瘤组织占据,中下极见10.0cm×9.5 cm ×8.5 cm类圆形肿物,质硬,肿物切面呈灰白色,质地细腻.镜下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卵圆形或多边形,略大于正常淋巴细胞,核大深染呈不规则形.病理诊断: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行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每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CT等.随访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症状与肾癌相似,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本病预后不良,手术切除患肾联合规范的全身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鲁力;关有彦;李长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放疗所致双侧输尿管壁段狭窄、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功能不全患者15例,采用肾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象与方法 本组15例.年龄43 ~68岁,平均53岁.其中宫颈癌术后放疗者10例,宫颈癌中晚期未手术仅放疗者5例.
作者:刘晋峰;姚永军;王云恩;郭志强;陈海军;陈晓鹏;胡佩胜;刘俊生;米振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术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 ~ 27岁,平均2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病程6 ~ 64个月,平均23个月.应用超声、膀胱造影、尿动力学等检查前瞻性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的尿动力学参数,上尿路形态和肾功能情况.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肠梗阻1例,膀胱腹壁尿瘘1例,未出现黏液尿.术后1年1例因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11例为腹压排尿.术前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术后反流消失5例,反流程度改善3例.术前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血肌酐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3例.术前和术后1年大膀胱压测定容量[( 247±27)和(412±32) ml]、膀胱顺应性[(4.4±1.2)和(26.2±4.0)ml/cm H2O,1 cm H2O =0.098 kPa]、相对安全容量[(206±24)和(368±26) ml]、大尿流率[(11±2)和(20±3)ml/s]、残余尿量[(136±25)和(26±8)ml]、逼尿肌漏点压[(63.1±4.9)和(17.8±3.6)cm H2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黏膜带蒂同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可有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作者:宋东奎;杨松鹏;吴辉;张玉瑞;袁璞;易强;王庆伟;王家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甘肃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协办,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甘肃省泌尿系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承办的2011《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会“专家西部行”高峰论坛于201 1年9月9 -11日在兰州大学飞云楼学术厅召开.
作者:霍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radical cystectomy,RC)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自从1993年Sanchez等[1]报道首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回肠通道术以来,随着腹腔镜器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LRC已逐渐被患者和医生接受.
作者:黄健;刘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我们收治PCNL患者穿刺肾盏颈术后狭窄2例,行狭窄肾盏颈切开治愈.对象与方法 例1,女,18岁.因反复左侧腰痛3年,B超及IVU检查发现左肾多发结石,大者2.8 cm ×1.6 cm;双肾功能良好;尿培养阴性;术前诊断:左肾结石.例2,男,38岁.
作者:杜宁超;柳建军;宋丽;曹军;张云山;谢进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4至2010年,我们采用30°腹腔镜行后腹腔镜手术5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59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20 ~ 73岁,平均46岁.其中活体供肾切取术6例,肾癌根治术11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肾囊肿开窗术25例.
作者:乔弘宇;田野;郭宇文;张志坚;崔刚;牛振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合并BPH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同期行经尿道电切(TUR)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合并BPH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6例(A组)同期行TURBt和TUR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仅行TURBt的男性患者69例(B组)作为对照组.A组年龄54~80岁,平均69岁;肿瘤单发37例、多发9例,肿瘤直径0.5 ~3.5 cm,平均2.8 cm.B组55~82岁,平均70岁;肿瘤单发54例、多发15例;肿瘤直径0.5~24.0 cm,平均2.9 c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24 - 96个月,平均44个月.2组复发率分别为50.0%( 23/46)、50.7% (35/69),首次无复发间期分别为20、18个月,肿瘤进展率分别为6.5%、7.2%,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前列腺窝内膀胱癌复发2例、B组l例,均为T1G3肿瘤.结论 同期行TUR手术治疗浅表性、低级别膀胱肿瘤合并BPH患者安全可行,但对于T1G3患者应慎重.
作者:陈海昕;张冠;方自林;王翔;刘乃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63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余于2011年1月27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膀胱内壁毛糙,前壁实性低回声团,内见强回声斑;CT检查提示膀胱前壁占位;膀胱镜活检病理诊断腺性囊性膀胱炎伴部分上皮不典型增生.全麻下行肿瘤及部分膀胱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瘤大小1.5 cm×1.5 cm×1.0 cm.肿块呈息肉状向黏膜面突出,黏膜下见一灰白色结节,切面有蒂,蒂长0.3 cm,宽0.6 cm,质偏嫩,界清,无明显包膜,膀胱各层次结构清.
作者:张熔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45岁.因左侧中下腹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于2011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史.体检:腹软,左肾区稍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KUB+ IVU检查示左肾影体积增大,其内可见两套集合系统,左肾部分肾盏及肾盂扩张积水,肾门向外侧偏曲,左侧输尿管通畅无扩张,左肾下极见数个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右肾及右侧输尿管未见显影;膀胱充盈显影.
作者:洪正东;习小庆;朱安义;刘芳明;胡映秋;黄雅为;史子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尿脱落细胞检测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理诊断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30例,留取新鲜晨尿,行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行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留取20例肾癌、6例输尿管结石和4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尿液作对照,统计学分析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的特征值.结果 FISH、尿脱落细胞学、CT和超声检查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7%( 26/30)、37%(11/30)、90%(27/30)和43% (13/30),FISH和CT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7%(29/30)和93% (28/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6/27)和85% (11/1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9/33)和60%( 28/47).结论 FISH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作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和术后随访检查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宝利;贾占奎;杨锦建;陈瑞廷;张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 ILK)基因对人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人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非沉默组、非处理对照组和ILK小干扰RNA(siRNA)实验组,采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中ILK的表达,伸展实验和基质胶黏附实验分别检测ILK基因敲减前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伸展和黏附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观察ILK表达对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观察ILK基因敲减前后细胞 骨架的变化.结果 黏附实验中,非沉默siRNA组、非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siRNA干扰的平滑肌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184±0.034、0.179±0.028和0.092±0.010;迁移实验中,3组穿过Matrigel胶包被的Transwell小室的平滑肌细胞A值分别为0.184±0.017、0.188 ±0.013和0.106±0.003,实验组与非沉默si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处理对照组平滑肌细胞应力纤维错综分布于细胞周边与胞质内,而实验组的细胞应力纤维仅分布于细胞边缘.结论 ILK下调降低人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黏附、伸展、迁移能力,并通过影响细胞骨架重构参与调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状态,提示ILK基因有可能成为勃起功能障碍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作者:郝一昌;李清;何培英;徐涛;白文俊;王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人舌黏膜上皮细胞和脱细胞支架体外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 前尿道狭窄患者10例,手术切取0.5 cm×0.8 cm大小舌黏膜组织,分离获得舌黏膜上皮细胞,AE1/AE3抗体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收集第3代上皮细胞,按1×107/ml密度分别接种于脱水BAMG支架、液体保存BAMG支架以及4层脱细胞基质(SIS)支架表面,体外培养7d后行HE及扫描电镜检测.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个月未出现舌部相关并发症.14 d后原代舌黏膜上皮细胞融合达90%~95%并呈典型的“鹅卵石”状生长.第3代时增殖速度达顶峰,平均7d达到90%~95%融合,第4代开始细胞逐渐老化.HE及扫描电镜检测液体保存BAMG支架表面仅复合极少量细胞,脱水BAMG以及SIS支架表面可见明显多层上皮细胞覆盖,其中4层SIS支架内部可见局部细胞浸润性生长迹象 结论 人舌黏膜上皮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尿道上皮种子细胞来源之一,与脱水处理后的SIS和BAMG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黏附能力,二者的有效复合可以构建适合尿道修复重建需要的组织工程替代材料.
作者:冯超;徐月敏;傅强;撒应龙;李超;朱卫东;刘杰;崔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60岁.因尿频伴便柱变细1年于2010年9月14日入院.13年前曾因右肾良性肿物行右肾切除术.查体:直肠指检于膝胸位1~4点触及直肠受肿物挤压,直肠黏膜光滑,无触压痛;前列腺无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质地中等,中央沟存在,指套无沾血.血尿粪常规、肾功能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盆腔囊性包块,呈椭圆状,大小约163 mm ×73 mm ×73 mm;左肾代偿性增大,肾盂稍增宽(7mm).
作者:陈腾锋;谢庆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初步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疗效.方法 非透明细胞肾癌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6岁.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转移14例,初诊时诊断为肾癌伴转移行减瘤性肾切除术8例.病理证实乳头状癌12例,嫌色细胞癌1例,集合管癌3例,未分类癌6例.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肾上腺,骨和肝脏.舒尼替尼50mg/d,口服,每天1次,治疗4周休息2周.治疗时间4.5 ~24.0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随访4.5 ~25.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结果 22例疾病控制率为73% (16/22).部分缓解4例(18%),其中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1例,转移灶位于肺或肺加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膜后淋巴结.疾病稳定>3个月12例(55%),用药3个疗程内疾病进展6例(27%).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未分类癌有效,对淋巴结转移及肺转移者的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施国海;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朱一平;马春光;肖文军;秦晓健;林国文;杨立峰;叶定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