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业;韩恩善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在国人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核酸原位杂交(ISH)方法检测40例PCa、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织标本PSCA蛋白和mRNA表达,半定量法计算PSCA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数和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各组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PCa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PCa、BPH、PIN组织PSCA中度阳性到强阳性表达分别为85%(34/40)、20%(4/20)和35%(7/20);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与BPH和P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与P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织PSCA表达水平随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结论人PCa组织有PSCA蛋白质和mRNA的过表达,且与PCa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对PCa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潜在价值.
作者:王剑华;李建明;赵志刚;方江胜;尚吉文;丛娟;贾宝国;杜鹏羽;亢铨寅;卫焘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周尊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介绍简易手助腹腔镜下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方法和特点.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4月采用简易手助装置实施手助腹腔镜下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共37例.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岁.肾切除组29例,其中肾癌13例,肾盂癌2例,肿瘤分期均为T1N0M0,肿瘤大小平均3 cm×3 cm×2 cm,巨大肾积水(肾无功能)8例,肾结核肾自截2例,肾性高血压肾萎缩4例;肾上腺肿瘤切除组8例,肿瘤大小平均4 cm×5 cm×6 cm.结果除1例肾癌患者改行开放手术外,36例患者手术成功,无损伤肠管及其他腹内重要脏器等并发症.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45min,平均出血量115 ml;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平均125 min,平均出血量105 ml.术后恢复好,7~8 d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5年,健康存活35例;死亡2例,均为肾癌患者,其中1例术后2年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术后3年死于肺及脑部转移.结论简易手助腹腔镜下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简便易行、节省费用、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门同义;王建宁;黄世明;李青;魏学斌;赵庆利;章长征;张晓明;李顺;王辉;王振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MN/CAⅨ基因在肾癌中有特异性的表达,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TAA),在肿瘤诊断以及生物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我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MN/CAⅨmRNA表达,探讨MN/CAⅨ基因表达作为肾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耀东;郑少斌;王战会;谭万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EPAS1/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20例;浅表性膀胱癌(Tis~T1)29例,浸润性(T2~T4)31例]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PAS1/HIF-2α和VEGF的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分级和分期间的关系.结果EPAS1/HIF-2α和VEGF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膀胱癌组织表达较强.60例膀胱癌标本中EPAS1/HIF-2α阳性表达34例,阴性26例.病理分级Ⅰ级标本阳性表达4例(14.3%),Ⅱ级11例(91.7%),Ⅲ级19例(95.0%).浅表性癌中阳性5例(17.2%),浸润性癌中阳性29例(93.5%).EPAS1/HIF-2α与肿瘤的病理分级(r=0.862,P《0.001)和临床分期(r=0.805,P《0.001)密切相关.60例膀胱癌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44例.病理分级Ⅰ级标本阳性表达12例(42.8%),Ⅱ级12例、Ⅲ级19例均阳性表达.浅表性膀胱癌中阳性表达14例(48.3%),浸润性癌中阳性表达30例(96.8%),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r=0.841,P《0.001)和临床分期(r=0.819,P《0.001)密切相关.EPAS1/HIF-2α表达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r=0.537,P《0.001).结论EPAS1/HIF-2α表达与膀胱癌的生长、浸润密切相关;对EPAS1/HIF-2的研究开发可能为浸润性膀胱癌提供新的诊断标记物或基因治疗效靶.
作者:陈小勇;段建敏;卢建中;岳中瑾;史庭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寻求较理想的尿道修复材料.方法切取10只家兔的腹主动脉和尿道各3cm,制备成血管细胞外基质(VECM)和尿道细胞外基质(UECM).另20只分别切除尿道2.5cm并随机分为VECM修复组和UECM修复组.两组均于修复术后10 d、3周、6周及24周行组织再生情况研究;另于术后10周、24周各取2只行膀胱尿道造影;24周两组各取2只行尿动力学检测和尿道镜检查.结果制备的VECM和UECM均为白色透明状,但VECM较UECM弹性和机械强度好.缺损修复术后10 d,基质中见单层上皮细胞且有血管长入ECM,基质和受体尿道连接处有炎性细胞浸润;3周时基质管腔已完全被上皮细胞覆盖;6周时可见平滑肌细胞再生,炎性细胞消失;24周后其组织结构与正常尿道组织结构一致.VECM修复组和UECM修复组相比其组织再生过程无差异.尿动力学检测VECM修复组和UECM修复组的膀胱容量分别为(30.2±1.6)ml和(32.1±1.4)ml、尿道高压分别为(15.27±1.36)mm Hg和(14.68±1.65)mm Hg、尿道低压分别为(12.49±1.23)mm Hg和(11.96±0.98)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尿道造影可见尿道壁完整光滑通畅,不能分辨移植区与正常组织,无尿液外渗,无梗阻及结石形成;尿道镜检查证实VECM修复组和UECM修复组尿道黏膜完整光滑,尿道内径及其形态正常.结论血管细胞外基质和尿道细胞外基质修复尿道缺损的组织再生规律基本相同,但血管来源广泛,制备的VECM较UECM弹性好、机械强度好,值得选择应用.
作者:杨嗣星;申复进;姚颐;金化民;王玲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我院在膀胱全切手术中应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PK开放组织钳离断膀胱侧韧带和阴茎背深静脉复合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山;乔庐东;李胜文;张光银;刘跃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再认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影响因素,提高TURP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熟练掌握技术后6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资料.年龄52~92岁,平均64.8岁.术前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16.3~210.4 ml,平均46.2 ml.大尿流率(Qmax)平均8.4 ml/s,平均尿流率(Qave)平均4.3 ml/s,剩余尿量(RU)平均75 ml.IPSS评分平均23分.结果60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1.8 g,电切时间平均51 min,术中输血38例,无因穿孔或无法控制的出血需改行开放手术的病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4例,无TURS发生.508例(85%)患者随访1~32个月,Qmax平均增至16.9 ml/s,Qave平均增至10.8 ml/s,RU平均降至15 ml.IPSS平均8分.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充分认识TURP疗效影响因素,使TURP规范化,可进一步提高TURP质量.
作者:尹杰;何国伟;陈向新;麦能斌;林靖波;麦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存活素的表达进行检测.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岁.病理分级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20例.临床分期T113例,T215例,T3 21例,T411例.复发性膀胱癌21例.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作对照.结果60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阳性表达36例(60.0%),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存活素表达均为阴性.Ⅰ、Ⅱ、Ⅲ级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6/16)、66.7%(16/24)、70.0%(14/20),Ⅰ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T4期膀胱癌组织存活素阳性率分别为53.8%(7/13)、60.0%(9/15)、61.9%(13/21)、63.6%(7/11),呈逐渐增高趋势,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膀胱癌存活素阳性率为80.9%(17/21).结论存活素与膀胱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膀胱癌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可能对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宋涛;李鸣;石怀银;洪宝发;那彦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影响预后因素及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160例输尿管癌中男93例,女67例,平均年龄63.7岁.左侧81例,右侧79例;上段30例,中段21例,下段96例,单侧多发13例.病理分期Ta9例,T158例,T246例,T341例,T46例;分级G14例,G2119例,G337例.16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切除124例(77.5%).总结临床病理学资料,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5年生存率53.0%,其中Ta、T1、T2患者5年生存率(83.3%、71.9%、59.1%)与T3和T45年生存率(37.5%、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G1、G2患者的5年生存率(100.0%、63.5%)与G3(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分期分级是影响预后的因素.160例输尿管癌术后发生膀胱癌者38例(2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同发膀胱癌和下段输尿管癌是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P=0.001,P=0.005).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分期分级是影响预后因素;伴有同发膀胱癌和下段输尿管癌是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争;潘柏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男性患者4例,年龄16~2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肉眼血尿,1例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膀胱镜下均可发现左侧输尿管口喷血尿,B超及CT三维重建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明显受压,肾静脉近端扩张.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均行左肾静脉重建手术,术后血尿消失,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及9个月分别复查B超、CT三维血管重建,4例患者肾脏大小正常,重建肾静脉通畅,受压现象消失,尿常规正常.结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肾静脉高压,肉眼或镜下血尿,精索静脉曲张.左肾静脉重建手术是治疗血尿的有效方法.
作者:洪宝发;符伟军;卢锦山;杨勇;蔡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临床体会.方法收集1980~2002年收治28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资料.术前使用酚苄明207例,使用压宁定78例,1例未用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做术前准备,急诊手术.用药时间2~9周,平均6周.28%的患者术前加服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结果254例患者血压稳定在16.0/10.7 kPa(120/80 mm Hg)左右,无阵发性血压升高,心悸,多汗等现象,体重呈增加趋势,心率80~85次/min,外周微循环明显改善.肿瘤大小(直径3~12 cm,平均5.2 cm)与功能和用药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术前2周发生高血压危象32例,96%的患者麻醉诱导和术中挤压肿瘤时血压仍发生波动,高可达38/24 kPa(285/180 mm Hg),但较易控制,术后血压平稳.结论嗜铬细胞瘤术前充分的准备是保证麻醉、术中及术后血压平稳控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夏溟;李汉忠;刘广华;严维刚;袁铭;臧美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我科采用微创经皮肾镜(PCNL)技术治疗复杂肾结石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9~74岁,平均44岁.经KUB及IVU、B(彩)超检查显示孤立肾鹿角状结石2例,双肾鹿角状结石5例,肾多发性结石17例,巨大肾结石14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合并息肉6例,合并异物1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34例,曾行开放手术3例.
作者:葛金山;孟宪涛;陈文彬;张伟玲;刘建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眭元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保留肾单位手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对肾癌的术前影像学评估要求不断提高.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MRA)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28例肾癌患者术前进行了3D-MRA检查,探讨其在术前血管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王林辉;杨波;杨庆;杨明;陈文政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