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徐家朴;张志勇

关键词: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再手术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阑尾炎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 2003年5月~2013年3月,发生1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急性阑尾炎10例,慢性阑尾炎1例.再手术原因:腹腔脓肿4例,回盲部肿瘤1例,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腹膜后血肿1例,小肠漏1例,肠粘连1例,盆腔炎1例,胰腺炎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8例行腹腔镜探查,3例开腹探查.结果 二次手术均成功.腹腔脓肿4例行腹腔镜脓肿清洗引流,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行腹腔镜探查腹壁下动脉结扎,肠粘连1例行腹腔镜探查粘连带松解,盆腔炎1例行腹腔镜盆腔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胰腺炎1例行腹腔镜胰腺被膜打开胰腺周围置管引流;小肠漏1例行腹腔镜探查+开腹小肠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腹膜后血肿1例行开腹探查阑尾动脉结扎,回盲部肿瘤1例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高分化腺癌).术后7~21天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为:术前术中漏诊、误诊;术中脓液清洗不彻底,术后引流不通畅致腹腔脓肿形成;术中操作不规范,致腹壁下血管、阑尾动脉出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注意规范操作,术中应探查仔细,防止漏诊、误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14例,采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或合并后外侧入路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切取的囊壁组织送病检.结果 14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2.6月,术前关节活动度4°~105°,术后增加至0°~130°.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92.1±6.9)分,较术前(61.9±20.1)分明显提高(t=5.98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效果确切.

    作者:王迎春;徐虎;韩先伟;李光正;张春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下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16例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不分离直肠膀胱尿道间隙,在腹腔镜定位下直接用特制长针穿刺,提拉前庭黏膜.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21 min.16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成形阴道7~9 cm,黏膜光滑,湿润,有弹性,外阴形态自然,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性生活满意.结论 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成形阴道自然、光滑,值得推广.

    作者:魏云峰;王谋;单凯歌;叶凤玲;仙莹;李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06年5月~2013年5月对65例危重病患者施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前壁造口,扩张钳逐步扩张,导丝引导下放入气管切开套管.结果 6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45 min,(19.7±6.9) min.术中出血量<10 ml.65例术后气管切开套管处皮肤一直保持清洁,未发现窦道及周围软组织感染.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后31例随访12个月,无气管狭窄、发音异常等并发症出现,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于ICU中的危重患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高毅;陈志平;刘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2例,采用标准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切口,按照解剖学依次用钉高2.5 mm 白色钉仓处理肺段动脉、肺段静脉,用钉高3.5 mm 蓝色钉仓处理支气管,同时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及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115~260 min,平均182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30 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 d.术后住院3~11 d,平均7.5 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6例,鳞癌2例,转移癌2例,炎性假瘤1例,结核球1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期.12例随访1~24个月,平均9个月,10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功能差或有其他合并症而不适合行肺叶切除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作者:蔡海波;李迎新;张士法;高连方;周广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D2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近端进展期胃癌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近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36例近端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行2周期改良FOLFOX方案化疗,根据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变化,有效者30例再化疗2周期.均于化疗结束后3周接受腹腔镜辅助D2近端胃癌根治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病灶获完全缓解5例(13.9%),部分缓解17例(47.2%),疾病稳定8例(22.2%),疾病进展6例(16.7%);总有效率为61.1%(22/36).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75±50)min,术中出血量(130±4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3.3±7.6)枚;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7±1.8)d.术后肺部感染2例,术后5天误吸死亡1例.随访4~48个月,平均23.8月,复发率8.6%(3/35),病死率5.7%(2/3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近端局部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术前肿瘤降期明显,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长期观察.

    作者:吴梅青;周旭坤;李平;罗毅;刘顺顺;李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单孔组,n=17)及2008年1月~2009年12月传统三孔法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三孔组,n=15)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手术美容满意度.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无并发症.单孔组美容满意度高(Kiyak评分91.5±3.5 vs.89.2±2.8,t=2.100,P=0.044),但手术时间长[(86.9±17.6) min vs.(62.4±8.0) min,t=4.957,P=0.000],其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能够取得和传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并且美容效果更好.但手术操作要求高,需经一定量的练习方能熟练掌握.

    作者:常德辉;张斌;蓝天;宋灵敏;苗鹏程;张伟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建立气腹,脐孔及左右两侧腹壁穿刺置入trocar.先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自上而下清扫髂总、髂外、腹股沟深3组淋巴结,进而清扫闭孔及髂内2组淋巴结.子宫动脉自髂内动脉起始处游离凝断,游离输尿管,分离双侧膀胱侧窝、直肠侧窝,游离主韧带、骶韧带3.0 cm以上切除,下推膀胱、直肠,游离阴道壁3.0 cm以上,并于3.0 cm处切除子宫标本,标本经阴道取出.结果 28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18例宫颈癌手术时间(213.3±38.6) min,术中出血量(223.3±89.6) ml,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6.5±4.3)d,切除淋巴结(14.3±6.8)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3/18),术后发热时间(4.3±2.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4±3.8)h;术后3例(16.7%,3/18)补充放疗、化疗.1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时间(221.3±37.7) min,术中出血量(231.9±71.4)ml,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4.2±9.1)d,切除淋巴结(15.9±7.3)枚,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发热时间(4.6±3.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2±8.9)h;术后2例补充放疗、化疗.所有病例断端及阴道切缘均阴性.28例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肿瘤种植.结论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效果理想.

    作者:吴海峰;杨慧云;陈芳;朱筱娟;左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动脉壁异常处随着血流持续冲击形成的囊性膨出.发生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杨立庄等[1]的报道显示动脉瘤再出血占14%~44%,再出血死亡率在20%~85%.早期外科治疗对减少术前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早期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由于具备入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及介入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冯大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导向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病灶定位的研究

    目的 探讨CT导向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选择67例肝脏肿瘤患者共75个肿瘤,直径2.1~6 cm,其中<3.5 cm 64个,>3.5 cm 11个.把CT定位图像导入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内,将直径>3.5 cm的11个肿瘤共划分成52个直径<3.5 cm的肿瘤,共按照116个直径<3.5 cm的小肿瘤,在CT导向下,利用研制的肿瘤穿刺辅助器械进行定位和穿刺,利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穿刺效果和消融灶进行验证评估,采用RITA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对每个小肿瘤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116个小肿瘤在空间内的平均穿刺误差2.9 mm(1~5 mm),肝内75个肿瘤全部被消融灶包含,消融过程中和消融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6周复查增强CT,75个肿瘤及其消融灶边缘均无强化.术后3个月肝脏CT增强扫描,75个肿瘤所在区域为低密度,动脉期未见强化.均为完全消融.结论 借助CT导向和肿瘤穿刺辅助器械对肝脏肿瘤进行穿刺和射频消融,穿刺准确,消融彻底安全.

    作者:杨福奎;陈德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时代的乳腺外科——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1 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腺外科领域微创意识的渗透 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现代外科提倡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病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和康复,而追求微创伤手术和努力达到切除的彻底性和治疗效果始终是外科的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20世纪后期临床外科学的重大进步之一是微创外科理论逐渐成熟和作为微创外科重要标志的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

    作者:骆成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妊娠伴宫内节育器膀胱移位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由于其具有长效、使用方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而且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1].我国自1959年开始推广使用IUD,目前IUD已成为我国使用广泛和政府重点推荐的长效避孕措施.但极少数IUD可以穿透子宫壁,侵入盆腔其他脏器中,造成盆腹腔脏器损伤,带来严重并发症.本文报道一例带器妊娠,在40天内IUD自宫腔内逐步移位于膀胱.

    作者:林青;郭艳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金耀峰;陈刚;戴加平;盛建明;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处理直径>2cm肾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直径>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4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经选择的直径>2 cm的肾结石35例.先用F8.0/9.8输尿管硬镜探查、扩张患侧输尿管,置入导丝后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引入输尿管软镜进行钬激光碎石,较大、影响视野的结石碎屑用套石网篮取出.结果 一次进镜成功率94.2%(33/35).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45 min.4例因术后残留较大体积结石再次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4例出现高热,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一例出现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1~5 d,平均3 d.术后8周随访,结石清除率90.9%(30/33);2例少量残留结石碎片停留于输尿管中下段,拔除内支架管时同时取出;1例孤立肾结石术后18周随访(术后8周已拔除内支架管),仍有结石碎片在输尿管下段未排出,局麻下输尿管镜钳夹取出.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经选择的直径>2 cm肾结石,安全、有效,特别对于术后复发的肾结石患者可以避免再次肾脏手术损伤.

    作者:刘建河;潘春武;李瑞鹏;张尊胜;沈海波;齐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2013年3月,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1例,腹腔镜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使用冷器械,先于内侧分离出睾丸动脉,再整体游离并结扎血管束余部.结果 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术中出血<10 ml,手术时间(45.2±14.5)min,术后6 h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术后伤口疼痛轻微,均无须使用镇痛药物,术后3个月精子密度及活力提高13例(76%,13/17),阴囊胀痛消失15例(93%,15/16).随访3~50个月,平均25个月,无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结论 腹腔镜下单纯冷器械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具有微创的优势.

    作者:郎金田;陈美元;江昱;崔刚;张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胰腺中段切除即中央或中间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腺颈部或体部等中间部分肿瘤的一种术式.该手术能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以及周围器官[1],从而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且不改变消化道的生理连续性,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高.目前国内报道亦较少,且多采用开腹手术行胰腺中段切除术.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仇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阑尾炎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 2003年5月~2013年3月,发生1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急性阑尾炎10例,慢性阑尾炎1例.再手术原因:腹腔脓肿4例,回盲部肿瘤1例,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腹膜后血肿1例,小肠漏1例,肠粘连1例,盆腔炎1例,胰腺炎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8例行腹腔镜探查,3例开腹探查.结果 二次手术均成功.腹腔脓肿4例行腹腔镜脓肿清洗引流,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行腹腔镜探查腹壁下动脉结扎,肠粘连1例行腹腔镜探查粘连带松解,盆腔炎1例行腹腔镜盆腔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胰腺炎1例行腹腔镜胰腺被膜打开胰腺周围置管引流;小肠漏1例行腹腔镜探查+开腹小肠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腹膜后血肿1例行开腹探查阑尾动脉结扎,回盲部肿瘤1例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高分化腺癌).术后7~21天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为:术前术中漏诊、误诊;术中脓液清洗不彻底,术后引流不通畅致腹腔脓肿形成;术中操作不规范,致腹壁下血管、阑尾动脉出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注意规范操作,术中应探查仔细,防止漏诊、误诊.

    作者:徐家朴;张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手术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由病人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59例(三孔法),开腹组10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液化及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156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大部切除1例),3例中转开腹(1例胆囊三角粘连呈胼胝样分离时大量渗血,2例分离Calot三角困难),术后无胆漏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开腹组胆囊切除术105例,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术后并发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肠梗阻5例.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51.4±7.8)min vs.(70.6±5.0) min,t=-22.754,P=0.000],术中出血少[(23.3±3.4) ml vs.(35.3±8.3) ml,t=-16.300,P=0.000],止痛药使用率低[17.0% (27/159) vs.47.2% (51/108),χ2=28.443,P=0.000],切口液化及感染率低[1.3% (2/159) vs.6.5% (7/108),χ2=3.903,P=0.048],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0%(0/159) vs.4.6% (5/108),P=0.010].结论 在细致操作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前提下,认真遵循相关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余育晖;邵钦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辅助介入化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患者行新辅助性介入化疗,先经股动脉入髂内动脉,尽可能到达供应肿瘤血管,给予丝裂霉素10 mg,吉西他宾1.0/m2,顺铂90 mg,明胶海绵暂时性封堵后拔管,1周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术后即刻用丝裂霉素200 mg或吡柔比星40 mg膀胱灌注.结果 21例治疗1次,7例治疗2次(间隔1个月),3例治疗3次(间隔1~2个月).31例随访4个月~4年,平均36个月,2例术后6、10个月复发,再次重复治疗,1例因盆腔转移治疗2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局限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新辅助性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徐小军;汪灶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镜联合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结石均多发,直径0.6~3.5 cm.胆总管结石1~3枚,直径0.5~2.6 cm.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尽结石,2~3天行LC.如EST取石失败,立即改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 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EST联合LC 37例,LC联合LCBDE 19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置T管引流11例).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熊翔;彭文静;刘广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中2种止血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64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以抽签方法分为丝线阻断组(n=32)及非丝线阻断组(n=32).丝线阻断组先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进行预处理后再行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非丝线阻断组不用丝线结扎,直接在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和电凝止血.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而止血困难行输卵管切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丝线阻断组手术时间(30.5±0.3)min,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5.4±5.5)min(t=-5.032,P=0.000);丝线阻断组术中出血量(20.5±0.3)ml,显著少于非丝线阻断组(45.2±0.9)ml(t=-147.282,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20±4)d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0±5)d(t=-8.835,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68.8%(22/32),明显高于非丝线阻断组34.5%(10/29)(χ2=12.430,P=0.002).丝线阻断组无一例发生输卵管完全梗阻或切除;非丝线阻断组发生8例输卵管完全梗阻,3例切除输卵管.2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电凝对输卵管黏膜的损伤,保持输卵管通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军;李秀娟;韦日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