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对比

张颖;孙大为;刘珠凤;朱兰;冷金花;张俊吉;孙智晶;郎景和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 异位妊娠, 内镜,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益处和可行性。方法总结11例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操作经验,并与20例传统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作比较,观察二者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11例患者大多应用以软性入路平台为主的入路方式,部分配合使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其术前β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内出血量、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与传统腹腔镜技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手术时间较后者延长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适于单孔腹腔镜操作技术入门学习的手术方式,且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效果确切。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5例接受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与分叶拉钩组,比较建立小胃囊、小胃囊空肠吻合两大主要步骤所需时间。结果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建立小胃囊及小胃囊空肠吻合的时间分别是33.80±13.34 min 和22.44±5.26 min,显著短于分叶拉钩组,其时间分别为61.74±18.09 min和32.40±4.07 min(P <0.0001)。结论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使用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可以更好的显露手术视野,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戴晓江;文其武;张玉新;康慧鑫;张红兵;郄文斌;唐柚青;金迪;曾松华;吴良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结果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2例,一侧次全切除术23例,一侧次全切除另侧部分切除术4例,双侧次全切2例。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甲状旁腺损伤。手术时间60~120 min,出血量5~20 ml。颈部皮肤瘀斑8例,未予特殊处理,出院后两周自行吸收。皮下气肿15例,经过挤压、负压吸引痊愈。切口渗出较多、脂肪液化2例,经过局部引流、压迫在一周内痊愈。手术区域巨大血肿1例,术后4 h 再次局部麻醉下从胸部切口吸引清除,加置1根引流管,压迫止血后痊愈。51例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所有患者对美体效果满意。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很好的选择,颈部无痕的美容效果受到部分患者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较多,内镜下操作空间小,操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开展初期应该选择合适的病例,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斌;王福荣;朱海峰;董文亮;陈安杰;冷晗;汪颖厚;蔡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关于论文著作权的说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社出版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为保护作者和杂志的合法权益,避免引起著作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遵照中华医学会相关规定,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刊登文章的作者(著作权人)必须在文章刊登前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否则不能采用。特此说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机体创伤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60岁老年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患慢性胆囊疾病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组(TUEC,30例),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30例)。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 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 IL-6和 CRP 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常规项目。结果 LC 组的 IL-6和 CRP 水平略高于 TUEC 组,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项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止痛药的使用 TUEC 组明显小于 LC 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与多孔 LC 一样,创伤反应小,安全、可行;同时美容效果好、切口疼痛轻,可应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谢晓峰;顾伟民;朱江帆;王恺京;黄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及术前影像学(如超声内镜、CT、MRI 等)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直肠肿瘤患者特别是 Tis期、T1期、直肠良性腺瘤患者被发现。由于外科手术器械及手术技巧的重大进步,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逐渐成为治疗 Tis 期、T1期、直肠良性腺瘤的首选手术方式,国内外部分医院已开展这项手术。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 TEM 能否用于 T2期直肠癌的治疗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近30年来 TEM 的临床应用并展望其治疗直肠恶性肿瘤的前景。

    作者:李方;钟克力;陈杰;潘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写作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些研究还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不应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应与摘要雷同。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XX 水平”或“填补 XX 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论著文稿的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机器人取乳内动脉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体会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要点,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24例,分析结果并作以总结。结果术后患者均于手术当日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时间5.3±2.8 h,并均于术后18 h 内搬出 ICU。机器人获取乳内动脉时间在40~60 min 左右,术中出血量50 ml 左右,术后引流量较常规手术显著减少,平均90 ml 左右。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围术期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无再发心血管事件,其中11例患者术后复查冠脉 CT,9例接受冠脉造影复查发现桥血管通畅。结论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搭桥手术的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了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该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恢复快和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吴海波;徐殊;赵科研;王辉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经腹直肠悬吊及盆底抬高、固定术联合经会阴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术或经肛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直肠前膨出修补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电话及门诊密集随访,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12例 OCC 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估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0 min(80~1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 ml(10~50 ml),无伤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无粘连性肠梗阻,无顽固性腹泻,无术后死亡。5例临床治愈,5例有显著疗效,2例无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 OOC 效果明显,手术恢复快,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

    作者:屈兵;姚磊;司徒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作者投稿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论著请附300~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结构式格式书写,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四部分。结果中应用相关数据和统计量值、P 值。同时,附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以及3~5个中、英文关键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直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般认为,所收集的资料包括两大类,一为前人既往的工作状况资料,即间接资料;二为自己实验及实践中所得出的数据、观点等,即直接资料。直接资料的收集,这部分工作应该是论文的中心,也是能体现论文的科学性,具说服力的工作内容。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腔镜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674-6899,CN 11-9296/ R,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第12届北京微创外科论坛邀请函

    欢迎辞尊敬的各位外科同仁:第12届北京微创外科论坛将于2014年11月28-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作者: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下的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配合10例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手术,对术前物品准备、手术间布局,术中体位摆放及手术精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准备好特殊手术物品,熟练的手术操作步骤,与手术医生积极沟通,掌握机器人各系统的使用情况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涛;李丽霞;董薪;蔡康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方法全身麻醉后,根据 CT 片定好钻孔位,横行作长约3~4 cm 皮肤切口,钻孔并扩大骨孔至直径1.5 cm,切开硬膜及血肿包膜,并悬吊于骨窗四周给予电凝止血。应用神经内镜通过钻孔处进入血肿腔,一边清除血肿一边观察,处理血肿腔的纤维分隔和出血点等问题,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引流管于血肿前端作外引流。结果本组63例 CSDH 均在神经内镜下钻孔引流,全部治愈。术中见11例血肿腔内有絮状物和血块,给予清除,术后复查 CT 未见1例血肿腔内积气,8例有少量积液,随访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行 CSDH 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以达到血肿引流充分和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的目的。

    作者:袁志诚;湛利平;于强;李巧玉;陆培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与本刊编辑部的互动方式

    投稿、稿件查询、杂志订阅、腔镜学术会议、腔腹镜新设备介绍等有关资讯或学术疑难问题,您可以发邮件至 Emai:zhonghuaqiangjing@126. com,或拨打电话与编辑部联系:010-66937562,还可以关注本刊微信号:zhonghuaqiangjing。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致黄疸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女,48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腹胀6 h”于2014年1月18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入院后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化验示:白细胞12.6×109/ L,中性粒细胞84%,红细胞4.02×1012/ L,血红蛋白121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7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5 U/ L,总胆红素17.6μmol/ L,直接胆红素4.2μmol/ L。当地医院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遂于2014年1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出院回家休养。2014年2月5日,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及腰背部胀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皮肤黏膜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遂急诊前往兰大二院就诊,入院后急诊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腹腔局部肠管扩张明显,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立位平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右上腹部金属夹影,下腹部及盆腔肠管积气扩张;腹部 MRI + MRCP 示: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下段截断,局部软组织肿块,考虑壶腹周围癌可能。急诊化验示:白细胞9.86×109/ L,中性粒细胞78%,红细胞4.30×1012/ L,血红蛋白104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1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9 U/ L,总胆红素62.8μmol/ L,直接胆红素5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650 U/ L,碱性磷酸酶974 U/ L。在完善入院检查和围手术期准备的同时,立即给予患者抗炎、补液、抑酸、止痛、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腹痛症状逐渐缓解,但黄疸体征明显加重。立即组织全科讨论后初步考虑患者诊断为:黄疸原因待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狭窄?壶腹周围癌?)。2月7日急诊化验示:白细胞16.61×109/ L,中性粒细胞92%,红细胞4.22×1012/ L,血红蛋白113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8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7 U/ L,总胆红素383.2μmol/ L,直接胆红素37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763 U/ L,碱性磷酸酶1023 U/ L,由于患者胆红素急剧升高,全科讨论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粘连严重,大网膜包裹胆囊床,有少量黄色腹水位于右肝后,胃壁上缘与肝脏粘连,仔细分离腹腔内粘连,游离肝脏右下缘和胆囊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粘连组织,见部分小肠和升结肠肠管积气扩张,内有大便,在结肠肝曲的位置可见肠管缩窄,触及肠管壁厚、僵硬,结肠系膜根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肠中动脉被融合肿大的淋巴结包裹,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后,于胰头下方可见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 cm ×3 cm,质硬,压迫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切除部分淋巴结送术中快速冰冻示:转移性粘液性腺癌。术中诊断:(1)结肠癌侵犯周围组织脏器并广泛淋巴结转移;(2)梗阻性黄疸;(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无法行肿瘤根治术,遂行胆肠吻合术,升结肠造瘘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给予抗炎补液营养对症支持治疗,于2014年2月24日出院回家休养。

    作者:周辉年;李玉民;杜志兴;杨洁;焦作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对比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益处和可行性。方法总结11例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操作经验,并与20例传统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作比较,观察二者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11例患者大多应用以软性入路平台为主的入路方式,部分配合使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其术前β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内出血量、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与传统腹腔镜技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手术时间较后者延长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适于单孔腹腔镜操作技术入门学习的手术方式,且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效果确切。

    作者:张颖;孙大为;刘珠凤;朱兰;冷金花;张俊吉;孙智晶;郎景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操作要领与技巧》新书介绍

    近日,《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操作要领与技巧》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已上架销售。本书包括了几乎所有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术式,并介绍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脏手术。本书著者刘荣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荣教授在吴孟超院士和黄志强院士指导下,从1996年开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迄今为止用腹腔镜做了包括肝、胆、胰、脾各类手术约3000余例,积累了大量手术经验。每年完成各种肝胆胰肿瘤手术400余例,其中各类腹腔镜手术所占比例超过50%,相继开展了腹腔镜下免置"T"管胆总管切开取石、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脾脏切除、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肝动脉瘤的微创治疗、腹腔镜胰腺体尾部联合脾脏切除、腹腔镜肝脏切除以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胆胰肿瘤切除、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后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等手术,其中有许多手术为国内或国际首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倾向性匹配研究的系统性评价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综合分期Ⅰ、Ⅱ期)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胸(OPEN)比较分析。方法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制作方法,收集所有倾向值匹配研究的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内容包括围手术期死亡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采用 RevMan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病例对照试验,共4040例患者,Meta 分析表明:VATS 能明显降低术后肺部(P <0.0001,OR =0.67,95% CI:0.55~0.81)和全身(P <0.00001,OR =0.66,95% CI:0.57~0.76)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肿瘤复发率(P <0.00001,OR =0.62,95% CI:0.53~0.71)、对总死亡率(P =0.32,OR =0.78,95% CI:0.47~1.27)与开胸术相比没有优势。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综合分期Ⅰ、Ⅱ期),与传统开胸术相比,VATS 能明显减少肺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肿瘤复发率,但总死亡率相比没有优势。

    作者:郭睿;金澄宇;努尔兰·阿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3年06月,直肠内肿瘤6例,肿瘤距肛缘8~15 cm,其中5例为广基直肠管状腺瘤,另1例为管状腺瘤局部癌变,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肛门单孔腹腔镜肠腔内直肠肿瘤切除术,切缘干净,创面愈合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一样具有优良的术野显露和宽敞的操作空间,具有可行性。

    作者:高德山;晁宏伟;刘雄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