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洪涝灾区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张楚南;徐鸣;徐冬冬

关键词:洪涝灾区, 灾民, 特大洪涝灾害, 卫生状况, 居住条件, 防病意识, 安置, 湖北省, 高水位, 转移, 统计, 人口, 内涝, 溃口, 洪水, 高岗, 稻田, 大堤, 长江
摘要:1998年入夏以来,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长江高水位持续了60多天,外洪内涝,灾害十分严重.据统计,全省有61个县(市)受害,灾区人口2420万人,458处民垸溃口或扒口行洪,被洪水围困53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30万人.大量灾民被安置在大堤、高岗、稻田等临时灾民点,灾民点的居住条件、卫生状况和灾民的防病意识均较差.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健康教育如何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思考

    1996年年末,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这就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各项卫生工作都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方针.

    作者:张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让中小学生参与健康促进--澳大利亚考察纪实

    1998年11月,我和同事去澳大利亚考察项目.在那里,我们看到中小学生有大量机会参与成人社会的活动,他们可以与成人平起平坐,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学校和社会各部门组织中小学生介入各种社会工作,使孩子能够展示他们的才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健康促进学校的活动中,中小学生很自然地参与,成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

    作者:徐岫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洪涝灾区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1998年入夏以来,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长江高水位持续了60多天,外洪内涝,灾害十分严重.据统计,全省有61个县(市)受害,灾区人口2420万人,458处民垸溃口或扒口行洪,被洪水围困53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30万人.大量灾民被安置在大堤、高岗、稻田等临时灾民点,灾民点的居住条件、卫生状况和灾民的防病意识均较差.

    作者:张楚南;徐鸣;徐冬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广东不同经济地区农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本文对经济状况分别属温饱、宽裕、小康3种类型的农民1188各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农民不同健康内容的需求率在74.1%~96.8%之间,对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率在62.1%~98.8%之间.经济状况对农民在健康教育的某些项目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为深入开展农民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作者:汤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谈卫生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运用直观可视的形象,传播卫生科学知识卫生美术具有可视、直观的具体形象,在健康教育中,通过可视形象来实现医学卫生科学知识的传播,并通过真实、生动、逼真的描绘,表现人体结构、形态,也可以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喻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特征.例如:将心脏画成水泵;还可以把人体各种功能按其特征画成拟人的图像,使其人格化,例如把人体T细胞画成长矛的卫士等等.使受教育者增加感性认识,并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基础,卫生美术这种传播卫生科学知识的作用,既符合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又具有化难懂为易懂,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极利于受教育者对医学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适用于农村文盲半文盲地区.

    作者:阎洪宝;李希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医骨伤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的研究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骨伤科手术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原因分析,从而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心理护理.

    作者:孙兰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的成功实例(附录)

    儿童发展计划80年代初期,儿童发展计划(CDP)的建立,力图回答这样的问题:综合的人格发展计划,从幼儿园开始,延续于整个小学阶段,是否对孩子的道德思维、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产生明显而持久的积极作用?CDP计划有着五个互为联系的组成部分: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1997年我们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C),从严把健教工作各环节入手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健教质量的目的.

    作者:齐琦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随着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对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进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护士则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理想和有效的媒体.

    作者:谢华丽;张军;李建国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抗洪部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1998年夏,我队抗洪防疫分队奉上级指示,赴长江沿岸执行卫生防疫保障任务.抗洪部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集结,在恶劣的环境下执行任务,对所有指战员身体素质和思想状况是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军队平时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次考核.军队健康教育系统正式运作以来,在应急情况下开展工作尚属首次,如何能在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巨大作用,是部队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尹东升;贾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传统养生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们预言,21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所谓自我保健,是指人们群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按医学科学要求处理好自己或家庭成员的生活和一些小伤小病.这是提高人们的医学文化水平的结果,也是健康教育的终目标.

    作者:张湖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城市中学生双休日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目前城市中学生双休日的健康行为,本文设计了中学生双休日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表,对广东城市1984名中学生双休日的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为评价目前中学健康教育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有99%的学生双休日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和97%的学生注意自我卫生保健;38.7%的学生经常帮助家庭卫生清洁,6.4%和38.2%的学生经常或有时参加卫生活动;98%学生在双休日注意公共卫生;46.8%的学生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还有52.6%的学生不按时作息.

    作者:梁俊雄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论卫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卫生美术是以卫生题材为内容创作的美术作品,包括主题画、宣传画、漫画、卫生挂图、墙报、黑板报、宣传专栏、展版、插图、题图,涉及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油画、版画、装饰画诸多画种,乃至环艺设计、壁画、雕塑等.

    作者:林维荣;叶向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学院教学人员健康促进:早期疾病检测

    考虑到医学院教学人员对病人的医疗活动以及他们个人健康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健康促进,1990年夏季,我们采用标准调查方法,对一所医学院校全体教学人员(683名)进行保密的自报式问卷调查.调查了27种行为和23项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信念,采用的是选择测验回答(是与否)hiktit代5分量表,同时也让各被调查对自己的综合健康状况作了评价(分为优、良、一般或差几个等级.)

    作者:D.L.Elliot;冯桂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浅析洪涝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与动作方式

    1998年,湖北省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大灾之年易发生大疫,在灾区成功地开展广泛深入与持久的健康教育是确保防疫大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中我们认识到确立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并切实地加以运作是灾区健康教育成功的重要一环.

    作者:刘斯;徐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258名交警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我院为近60个社会团体进行健康查体,交警人员是所查团体中年龄轻、疾病多的一个团体,主要是心血管病、高血压和肝脏疾病,对此进行走访分析,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张淑兰;褚国洪;田桂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被动吸烟的现状和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主动吸烟的危害已为大多数公众所知,但被动吸烟的危害及在我国目前的严重状况,尚未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

    作者:何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书--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

    现在市面上有关传播学的书籍着实出了不少,多数是关于大众传播的.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关.20年来,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同样迅速发展.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陆续恢复或建立,一些有关的高等院校设立健康教育专业科系,结束了我国高等院校没有健康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创刊了多种健康教育专业杂志.国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业书籍、文章相继得到翻译、出版和发行.可是,专论健康传播的译著依然不多.米光明和王官任编著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正好补充了这个空白.

    作者:郑伯承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论卫生宣传画的选题构思与艺术表现

    所谓卫生宣传画,它是科普绘画的一种,是自然科学与造型艺术的嫁接物.过去的那种图解式和说教式的挂图和墙报,曾发挥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这些,而需要那种知识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既富于知识,又可供欣赏的科普性艺术品.这就给我们卫生美术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如何为社会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又使人们乐于接受,高质量的卫生宣传画.

    作者:王海森;林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战胜癌症

    癌在所有疾病中可能是致命的,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亲属或朋友成为癌症的牺牲品.癌症现在是妇女的第一死因,在所有死因中癌症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死因.到2000年,癌症预计是美国的主要杀手.

    作者:Steen R.G;祁晓红;杨觉雄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