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治疗缺损较大儿童腹股沟斜疝

陈荣海;周明德;李富生;邹国杰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对治疗缺损较大的儿童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腹腔镜下对缺损较大儿童腹股沟斜疝施行腹横筋膜织网修补+高位结扎术(观察组)92例,同期施行腹腔镜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对照(对照组)89例,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镇痛药使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在镇痛药使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P<0.001);住院费用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 <0.01);术后复发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缺损较大的儿童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织网修补+疝囊高位结扎术在预防手术后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体会

    腹股沟股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多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随着人口老年化,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以农村人口发病率高.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完全避免腹股沟疝的复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安全、有效地实施手术成为患者及临床医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腹膜前间隙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应用善释D10补片实施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股疝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康;王光远;毛宏铭;孟祥宁;毛洪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制疝环针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小儿专用腹腔镜器械以及自制疝环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中航工业3201医院利用自制疝环针配合小儿专用腹腔镜器械对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缝扎术,术中中转1例,术前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患儿1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斜疝患儿11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单侧平均手术时间(15±6) min;双侧平均手术时间(28±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利用自制疝环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简便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沈振;张存;吴伟;卢海波;邓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胃肠道梗阻、绞窄等情况.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高[1].1993年,Le Blanc和Booth[2]首先报道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随着修补材料及专用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研发,为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应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治疗3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福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Modified Kugel与李金斯坦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Modified Kugel(M-K)修补术和李金斯坦(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21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接受M-K手术治疗(观察组)和Lichtenstein 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二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阴囊血肿、局部血清肿、精索水肿、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62、0.849、1.282,χ2=1.005、0.338、0.338、0.338,P均>0.05);对照组局部异物感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70,14.236,P均<0.05).结论 M-K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的无张力修补方式,在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身上使用具有降低复发率的优势.

    作者:穆嘉盛;刘颖斌;陆建华;顾钧;董平;赵铭宁;郝元;吴向嵩;李茂兰;谈竹君;董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对124例儿童腹股沟斜疝实施了腹膜外水分离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8~20 min,平均(11.0±0.2) min,无血肿、输精管损伤、精索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无阴囊水肿.结论 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简单易学,安全可靠.

    作者:孟繁杰;李燕书;黎辉;马顺茂;王海刚;曹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对组织器官的侵蚀及其并发症

    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开放性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LIHR).LIHR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的特点[1-2].但是,和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相同的复发率[3].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补片不固定技术),人们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认识也日益加深.补片对其周围组织的侵蚀引起了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对组织侵袭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薛同敏;张培建;刘霞;陈国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股疝一例

    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包括斜疝、直疝及股疝.斜疝发病率高,约占全腹外疝的75%~90%,男性患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 1.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1].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股疝的患者临床上更不多见.现将河南省漯河市疝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患者同时患有以上2种疾病的诊治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周峰;于鹏;于跃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改良腹直肌推徙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在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中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重症胰腺炎术后形成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85~120 min,平均(110±4) min,术中失血量105~170 ml,平均(150±5)ml.创口及腹壁无剧烈灼痛等并发症发生,伤口甲级愈合;术后5个月门诊随访,无复发,无其他不适症状.结论 本研究实践证明,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理想和经济的方法.

    作者:王理富;杨越涛;马柏强;张连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聚丙烯补片在脐旁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聚丙烯补片改良Kugel补片在脐旁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脐旁疝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改良Kugel补片治疗脐旁疝的方法、特点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40~75 min,平均55 min,平均住院9 d.随访4~3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改良Kugel补片修补脐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洋;瞿紫微;肖新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疝复发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疝复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2年7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疝复发再次手术的12例患者情况.结果 12例复发疝中采用充填式修补9例,UHS前间隙修补2例,APOM手术1例.再手术发现疝复发的部位均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6例采用网塞充填中的网塞被浮起,且疝囊完整、清楚,另有3例腹外斜肌腱膜未切开.所有患者腹股沟区局部解剖不清,精索粘连严重.12例复发疝再次手术采用TAPP手术3例,采用开放式手术9例,术后随访1~8年均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疝复发,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

    作者:雷泽华;高峰畏;张英毅;王志旭;俞慎林;王志刚;贺新全;蒋鸿元;彭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效果的差异.方法 检索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国知网和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标准纳入8篇文献,76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在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张莉;顾银燕;吴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未婚育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处理及对策

    以Bassini术式为代表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为解除人类疝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传统疝修补术后疼痛明显,不能早日恢复体力活动,复发率较高,至今仍有一定数量外科医师在应用.上世纪80年代,无张力疝修补术技术开始在全球推广应用,包括Lichtenstein,Kugel,PHS,mKugel,Millikan等多种术式,以其复发率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为特点,已被广大医师所接受,并逐步取代传统疝修补技术.

    作者:杨东生;刘克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Kugel修补术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Kugel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 月至2012 年7月厦门市翔安区同民医院行TEP与Kugel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应用例数、术后离床活动时间、阴囊水肿、阴囊血肿及复发率.结果 TEP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4±9) min,Kugel修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3,P=0.000).TEP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止痛药应用例数均少于Kugel补片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6、12.352,χ2=15.576,P均<0.05).二组患者均无复发及阴囊血肿发生.结论 二种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张宪国;俞德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切口疝的治疗策略

    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来说,人工合成网片的使用是一场革命.但是,其对于切口疝的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1].切口疝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在美国每年进行大约200万例剖腹手术,其中2%~11%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发生切口疝,每年实施约10万例切口疝修补术[2].由于远期疗效较差,很多外科医师不愿意进行切口疝修补手术.没有使用补片的切口疝术后有30%~60%复发[3-9],使用补片的切口疝修补术后复发率降到6%~10%[9-10].尽管手术方法和修补材料不断完善,切口疝修补术后仍存在很高的复发率、感染伤口裂开、肠梗阻、腹腔筋膜室综合征等风险[11-15].随着疝外科学,特别是材料学的发展,疝缺损本身和全身状况的评估以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修补材料的选择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王荫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31例

    目的总结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59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 72例,其中3例为TEP中转TAPP.结果本组13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4~107 mins,平均(62±11)min;住院时间3~8 d,平均(6.2±1.2)d;术中出血量15~35 ml,平均(28.2±3.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0/131),其中腹股沟区血清肿3.8%(5/131),腹股沟区疼痛2.3%(3/131),术后尿潴留1.5%(2/131),无一例感染,随访2~21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LIHR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在熟练掌握其技术后,是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趋势.

    作者:鲁旭;吴立胜;汪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内网片植入术修补造口旁疝37例

    目的总结采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POM)法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集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37例造口旁疝患者,从造口部位、造口大小、缝合技术、材料、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年龄、体重、营养和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5~178 min,平均(146.0±12.6) min.术后0.5~5 d拔除胃管,平均3 d;术后2~7 d拔除引流管,平均4 d.术后住院时间8~10 d,平均8.34 d.术后36例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中段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1 例,均经换药后愈合.随访时间6~60个月,无皮下积液、肠坏死、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复发,无死亡.结论 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并发症重在预防,术前常规胃肠道清洁,网片恰当,缝合固定.术后通畅引流,积极预防感染,促进肠功能恢复等措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郭晓波;石玉龙;李乐平;刘洪俊;苗瑞政;靖昌庆;李辰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吸收性疝修补补片化学性能评价方法的建立

    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不同浸提条件,建立疝修补补片化学性能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方法 分别采用极限浸提法和加热回流浸提法对相同疝修补补片进行测试前处理,并对所得浸提液的pH、微量元素、紫外吸收三个可精确测定的项目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数据证明了极限浸提法和加热回流浸提法处理样品所得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热回流浸提法具有更为严格的试验条件,更科学合理.

    作者:王健;冯晓明;王硕;汤京龙;王春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目的探讨通过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应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46例,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疗效满意,手术时间10~25 min,平均(18±5)min,术后1~2 d出院,未见明显手术瘢痕,均治愈.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儿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积液抽出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缩短住院天数,易操作,并发症少,所需器械简单.

    作者:周玲;李凯;玉苏甫;李水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2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改进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4例.关闭缺损法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 86 例.手术时间40~240 min,平均(107±41)min;术后1~3 d下床活动;1~3 d后肠排气.住院时间2~20 d,平均(7.3±3.4)d.105例患者随访 1~93个月,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3.8%,未发现慢性疼痛性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微创、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赛甫丁·艾比布拉;凯赛尔;张成;克力木;牛伟亚;阿扎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67例

    目的总结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应用善释D10网片进行前径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患者中,手术时间35~60 min,平均(43±4)min.术中出血2~9 ml,平均(4.8±1.6)ml.患者术后均未用止痛剂,平均住院(9.5±2.5)d.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19个月,无感染、无慢性疼痛、无复发.结论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完整地修复了整个耻骨肌孔,可根本性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术式安全可靠、易掌握.

    作者:侯锡斌;文帮芬;刘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