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牛红梅;马建婷;朱静

关键词:家属, 参与, 心理干预, 妊娠剧吐
摘要:目的:观察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技能的培训,家属经培训合格后与护士共同参与患者心理干预,连续干预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对住院天数及出院后7d内的日平均呕吐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出院后7d内的日平均呕吐次数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妊娠剧吐的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心身症状.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技能的培训,家属经培训合格后与护士共同参与患者心理干预,连续干预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对住院天数及出院后7d内的日平均呕吐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出院后7d内的日平均呕吐次数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型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妊娠剧吐的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心身症状.

    作者:牛红梅;马建婷;朱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4-2016年宁波市某乡镇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某乡镇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进行干预和做好学生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宁波某乡镇在校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年某乡镇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2=45.447,P<0.05),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17.252,P<0.05),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x2 =6.417,P<0.05),视力不良和龋齿检出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应迸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干预措施.

    作者:周福军;李晓雪;冯伟;王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建湖县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实践与成效

    目的:总结建湖县滚动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4年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方法:描述研究方法.结果:建立切合当地实际的运行模式,深入宣传发动、扎实开展培训、精心组织检查现场和强化质量控制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检查区域覆盖面不足、后期随访工作不到位、县城总体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不强以及配套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项目成果的拓展.结论:坚持分类指导,加大薄弱地区工作力度,加强项目单位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实施项目全面质量控制,进一步提升项目工作绩效.

    作者:陆玉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脏介入术患者负面情绪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衢州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开始针对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再住院率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随访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再住院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岗位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完成了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为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专业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对今后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新;杨鑫;刘洋;杨智源;代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究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做胆囊切除的患者150例,男性79例,女性71例,ASA为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1、2、3、4组,1组用术前分别用生理盐水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 ml.2组术前分别用0.25%罗哌卡因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静脉给予羟考酮0.08mg/kg.3组术前分别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脐上水平双侧TAP内;缝合时,给予羟考酮0.2 mg/kg.4组术前分别用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在脐上水平双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缝合时,给予羟考酮0.08 mg/kg.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再次加入羟考酮的总量及次数,拔管后当下时间(A0)、术后2h (A1)、6h (A2)、12h(A3)、24h(A4)的VAS评分.结果:1、2、3、4组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1、A2时间点时2、3、4组的VAS值显著低于1组,A4时间点时3组的VAS值显著低于1组,A0-A3时2、3组的的VAS值显著低于4组,A3时2组的VAS值显著低于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羟考酮的使用量和次数明显多于2组和3组,并且显著少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4组再次加入羟考酮总量和次数明显多于3组和2组,并且显著少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0.08 mg/kg的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并且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继敏;武旖旎;游敏吉;徐巧敏;樊理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面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面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剖宫产术后产妇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全面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产后母乳喂养情况、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BESE评分和泌乳始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母乳喂养率,增加乳汁分泌量,并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作者:季庆华;叶张艳;章美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组长负责制式APN层级护理排班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组长负责制式APN层级护理排班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于急诊科实施组长负责式APN层级护理排班模式(实施后),并将2016年1月至6月实施传统排班模式时段作为对照(实施前),比较并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感、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实施后护士工作倦怠感(MB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及护士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应用组长负责制式APN层级护理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护士工作倦怠感,促进急诊科护理质量及医护患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春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低收入国家私营和公共卫生系统治疗效果与监管分析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对中低收入国家私营和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比较,从治疗效果上看公共卫生机构治疗效果更好,发病率死亡率相对较低;监管方面公共卫生机构数据可获得性更好,但数据在质量有很大差别,私营卫生机构监管费用在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更大,监管效果取决于公众的监督和执行.共享医疗信息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健全电子监管平台,提高数据透明度及质量,明确监管职责,落实执行单位.

    作者:付非;郑锴;翁苏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患者的诊疗、肺功能状况及层级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患者的诊疗、肺功能状况及层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70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层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呼吸峰值流速(PEF)水平,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肺功能水平FEV1 (3.58±1.24)L、FVC(3.61±1.26)L、FEV1/FVC(89±10)、PEF(3.52士0.36)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 (2.35±0.21)L、FVC(2.42±1.05)L、FEV1/FVC(83士12)、PEF(2.31±0.25)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咳嗽消失时间(4.01土0.72)d、发热消失时间(2.35±0.55)d、心率恢复时间(3.01±0.32)d、气促消失时间(2.31±0.25)d以及O2饱和度恢复时间(4.10±0.7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4.95±1.68)d、发热消失时间(3.54±1.10)d、心率恢复时间(3.94±0.59)d、气促消失时间(3.52土0.36)d以及O2饱和度恢复时间(4.79±0.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者层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促进肺功能水平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宋元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2组,观察组52例实施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的延续性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管理前,两组心脏康复知识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基于4R随访的延续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可有效控制冠心病PCI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晓;徐香荷;李小璋;薛伊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糖尿病平稳状态的标志

    目的:应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HPLC)法检测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用于监测近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检测方法,为病人提供自我控制饮食用量和坚持药物治疗,延缓DM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干扰因素,获得准确检测值.方法:应用先进的灵敏度高的方法,易操作的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BIO Rad D-10,HPLC法),将红细胞裂解,释放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分,此方法能满足临床快速检测的需要,可做为DM患者诊断与监测指标.是反映糖尿病稳定状态的标志.结果:观察715例DM患者,分为DM青年组、DM中年组、DM老年组,三组患者结果显示:血糖和HbAlc含量是正常对照组的2~3倍,尤以青年组、中年组升高为著,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HbAlc量是因高血糖浓度的糖类物质直接作用于红细胞,促使血红蛋白发生“糖化”,在红细胞有效“寿命”生存期内一直被高浓度血糖“饱和”.检测HbAlc含量高值与低值直接反映病人近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抑或是近7~8周时的平稳趋势.因此,该方法是一个实用、灵敏和准确的理想检测法.同时应用酶法和免疫法排除干扰因素,使结果更加完善.结论:HPLC法既可以用于已诊断为DM病人控制水平的评估,还可以对未确诊的亚临床病人或一过性血糖升高者进行鉴别诊断或排除某些疾病.由于HbAlc的半衰期为39.6 d,可以将检测HbA1c法作为DM采血的选择时间,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就诊与检测时间段.提示诠释实验结果避免“通用”现象,应结合糖尿病不同阶段与不同疾病科学解释至关重要.

    作者:刘瑞明;张慧;王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疾控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效开展质量监督是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按照评审准则要求,实验室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门.但目前疾控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梳理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钱洪智;朱心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在难治性鼻-鼻窦炎中的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在难治性鼻-鼻窦炎中的疗效,为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提供明确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120例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自前向后将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改良组则采取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方式实施手术.术后随访调查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状况.结果:改良组手术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11 5,P=0.007 2).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1.67%),且差异有显著性(x2 =5.551 1,P=0.0185);改良组患者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亦有显著性(x2=3.927 3,P=0.047 5).结论: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苏小青;陈波蓓;陈茹;陈小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医疗危机与绿色远程医学发展

    文章简要描述当今世界医疗危机的表现,介绍绿色远程医学的发展,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绿色远程医学发展及其对克服医疗危机的作用进行分析,对如何通过发展绿色远程医学应对医疗危机进行探讨,指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绿色远程医学对医疗危机的作用将是有限的.

    作者:黄雅;杨善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后早期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早期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确诊的P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康复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PFD发生率、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电压水平及盆底肌力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PFD总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 (P<0.01);而观察组的性生活满意度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P<0.01);观察组的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 (P<0.01).结论:产后PFD患者早期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可提高盆底肌力,降低PFD发生率,改善性生活满意度和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叶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从事临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培养质量.文章从执业医师考试压力、临床技能与科研培养的双重压力、导师和自身等方面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因素,针对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从改革教学模式、强化监管责任、融合医院文化、提升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等环节采取干预措施,切实做好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叶韧;李一峰;赵嘉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农村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并评价其社区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在就诊时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行为、饮食行为、用药行为、定期监测血糖、足部护理行为及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健康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数等方面数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显著改善了其健康行为习惯,血糖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梁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8例患者和对照组3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18.4%),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1% vs.84.2%) (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侧卧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取得患者的认可.

    作者:桑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前后上肢功能各项指标评分与生活质量平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的后伸、前屈、外展、内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的后伸、前屈、外展、内收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后伸(38.9±4.2)°高于对照组(29.1±3.8)°,观察组前屈(106.4±9.8)°高于对照组(79.4士9.4)°,观察组外展(93.4±9.7)°高于对照组(73.8±7.2)°,观察组内收(29.4±6.2)°高于对照组(20.8±5.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生活质量(283.4±30.4)分高于对照组(258.3±28.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后依从性优良率(95.1%)高于对照组(7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6%,3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出院后依从性的优良率,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出院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陶小平;王玉玲;王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