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毅立;李辉;胡滨侯;生才
对<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年至2005年刊载的1521篇论文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著者的合作情况、著者和机构的发文情况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作者:林晓英;陈贞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为食管癌病人提供了微创治疗方法,有利于康复.1997年7月至2005年10月我们为120例食管癌病人行胸腔镜手术并进行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成楚;陈仕林;叶中瑞;郭剑波;叶敏华;马德华;叶加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食管破裂在胸外科急症中发病率很低,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1996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胸腔镜辅助对6例早期食管破裂病人行修补手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苏峰;单根法;钟竑;张辅贤;李国庆;张韫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解剖并还原煮熟的兔心,研究心肌带结构的空间走行情况.方法 正中开胸法制取10个兔心,煮熟后按心肌带标准方法解剖,在心肌带各段中由起点向终点放入标记(直径0.1mm的铜丝),之后按解剖时的逆顺序将心肌带还原为未解剖前状态,将已标记的还原心肌带固定于立方形塑料盒中,从3个方向X线照像.结果 心肌带整体螺旋、缠绕为两个环,即基底环和尖端环:尖端环的两个段(降段和升段)在室间隔位置处反方向相交,其夹角约为90°;室间隔部位包括3层,即基底环的右室段、尖端环的降段和升段.结论 正常心脏中心肌带降段和升段的夹角约为90°,室间隔部分由3层心肌构成.
作者:张涛;高长青;李力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第16届世界心胸外科医师大会于2006年8月17日~20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来自65个国家的近千名心胸外科医师汇聚一堂,对世界领域内的心胸外科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作者:张海波;孟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主动脉弓动脉瘤是指累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可分为主动脉弓近端动脉瘤、主动脉弓远端动脉瘤和横跨主动脉弓的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瘤的10%[1].主动脉弓动脉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涉及弓上三大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术中、术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作者:袁链;张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2年4月至2006年4月我们共完成51例原位心脏移植,现将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51例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14~71岁,平均(39.6±13.4);体重25~86 kg,平均(61.5±15.8)kg.扩张性心肌病42例,晚期瓣膜病5例,冠心病2例,心脏肿瘤、病毒性心肌炎各1例.术前心功能均Ⅲ~Ⅳ级,经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
作者:韩杰;孟旭;张海波;曾文;许春雷;李菲;孙凌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儿 女,15岁.间断吞咽困难伴呕吐3年,进行性加重1个月.门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下段明显扩张,左胸腔下部高密度块影(图1),考虑左肺占位病变并食管外压,入院.查体:左肺呼吸音低.X线胸片显示左肺下野内带一约7 cm×5cm类圆形高密度块影,肿块外缘呈分叶状改变,内缘与心左缘分界不清(图2).
作者:周栋;邹良建;金海;邹榕江;杨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叶型肺癌应指发生在一叶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超过叶间胸膜,侵及相邻肺叶的肺组织而言.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1986至2000年间肺癌病人手术资料,除外术后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T1N0~2M0组、Ⅲb期、Ⅳ期及围手术期放化疗者,并排除不完全切除病例.其中跨叶型肺癌26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定义为T3病例组35例;T2病例组132例.
作者:胡崇明;宋先忠;吴明拜;赵路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间连续完成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手术5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30d),现总结临床经验如下.
作者:胡盛寿;宋云虎;郑哲;黄洁;王巍;杨克明;李立环;刘平;石丽;龙村;刘明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在主动脉缩窄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主动脉缩窄病人用屏气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行3D CE-MRA检查,工作站上三维重建.6例同期行心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21例中单纯主动脉缩窄6例,伴其他心血管畸形或病变15例.3D CE-MRA所显示的主动脉缩窄部位、程度及长度与手术所见一致,并能准确显示心外大血管病变,也易于进行手术前后评价.结论 3D CE-MRA能无创、准确诊断主动脉缩窄.对主动脉缩窄整体全貌及侧支血管的显示,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主动脉缩窄心外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可基本取代心血管DSA检查,可作为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刘崎;陆建平;王飞;王莉;田建明;金爱国;汪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完成36例低出生体重儿心脏手术.孕期31~40周,平均34周,其中24例为早产儿,出生体重700~2 500 g,平均2010 g.手术时日龄4~68 d,平均15.5 d;手术时体重900~2500 g,平均2120 g.动脉导管未闭15例,室间隔缺损10例,肺动脉闭锁5例,主动脉缩窄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例.18例需要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4例(11.1%)术后早期死亡.体外循环72~198 min,平均(99±31)min;主动脉阻断46~158 min,平均(76±18)min;深低温停循环6~35 min,平均(19±8)min;术后机械通气12~240 h,平均(74.4±96.2)h. 8例术后并发症,2例需再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实施简单或复杂的先心病手术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低体重儿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对强心、利尿等心功能支持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早期实施根治性手术效果优于延期手术或减状手术.
作者:贾兵;孙勇;陈张根;张善通;李炘;叶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例1 女,13岁.生后即活动后心悸、气促并口唇青紫.查体:明显发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3肋间有3/Ⅳ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胸部X线示肺血少,心胸比率0.4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室双出口,十字交叉心,中央型房间隔缺损3 cm,室间隔缺损2.5 cm,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肺动脉瓣狭窄.心导管检查和右心室造影示上下心室,右心室位于左心室前上方,室间隔水平位,右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肺动脉瓣狭窄.
作者:方敏华;朱洪玉;汪曾炜;尹宗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交通的窦道.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医用吻合胶(OB胶)加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或间断残腔冲洗治疗BPF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傅毅立;李辉;胡滨侯;生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我们收治35例左肺肺癌伴发声嘶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58.5岁.均为左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症状有声嘶、咳嗽、血痰、发热、胸痛、吞咽困难等.其中1周内发现声嘶者11例,1个月内18例,超过1个月为6例.
作者:付向宁;张霓;孙威;赵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解剖不同种属煮熟的心脏,研究心肌带结构的普遍性和一致性.方法 65个不同种属的心脏,分为猪心组(15个)、牛心组(10个)、羊心组(10个)、兔心组(20个)和鼠心组(10个)共5组.不同种属的心脏按不同时间煮熟后,以Torrent-Guasp等人所描述的解剖方法进行解剖.使心肌带整体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下拍照测量心肌带各段的长度,并将心肌带切断,为各段分别测量重量.结果 按照相对固定的解剖方法,各组的心脏均可解剖为一个完整的心肌带,包括2个环和4个段;各组心肌带各段占整体的长度、重量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各组中均是升段的长度百分比大(P<0.05),降段的重量百分比大(P<0.05).结论 心肌带结构在不同种属的心脏中具有一致性,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基本心肌结构,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长青;张涛;李力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 20~25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术后28d取出桥血管,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对照组(0.4269±0.0794)mm,实验组(0.1371±0.0390)mm(P<0.01);中膜增生对照组(0.4601±0.0628)mm,实验组(0.2590±0.0178)mm(P<0.01);对照组内膜面积是实验组的2.5倍,中膜面积是实验组的近2倍;实验组内膜及中膜内侧区域PCNA、PDGF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CNA从(13.2±2.17)%减少至(2.34±0.68)%(P<0.01),PDGF从(13.10±1.39)%减少至(2.44±0.25)%(P<0.01).结论 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大隐静脉桥血管新内膜及中膜增生,可能预防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
作者:郑家豪;潘文标;连锋;傅于捷;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人 女,48岁.反复干咳1月余.查体:左胸中下部听诊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术前胸部CT示左下肺一12 cm× 14 cm类圆形块影,侵及肺动脉,肿块密度不均,内部密度较低,未见明显分叶和毛刺(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侧上叶及下叶支气管口外压性狭窄,刷检阴性.经皮肺穿刺未见肿瘤细胞.术前诊断:左下肺癌可能侵及肺动脉.考虑肿块边界清,无明显分叶、毛刺,不排除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可能.
作者:何文新;姜格宁;张容轩;谢博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19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胸腔镜辅助下Heller手术.结果 无中转开胸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9.5±7.5)min,胸腔引流(2.5±0.5)d,术后住院(6.5±0.5)d.术后1年以内和1年后病人症状评分由术前2.7±1.1降为1.6±0.7和1.7±0.8,食管末端直径由术前(6.1±1.7)cm降为(4.0±1.1)cm和(3.8±1.1)cm,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由术前(28.9±4.1)mm Hg降低到(20.1±3.6)mm Hg和(19.9±3.3)mm Hg,食管末端pH由术前3.4±0.9上升至4.9±1.3和5.0±1.3,同术前相比,4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远期(> 1年)与近期(≤1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Heller手术技术可行、疗效肯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但其长期疗效和抗反流作用仍需要大规模的病例和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何泽锋;王建军;王家顺;潘永成;李劲松;汪文东;赵峰;丁静民;杨光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适应证的扩大,技术难度的提高,各种并发症也相继出现,现分析我们2 100例VATS病例的临床并发症,探讨合理对策,以推动VATS的发展.
作者:郭剑波;朱成楚;叶敏华;马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