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荣;冯荣梅;麦苗青;李练;吴剑辉
目的 研究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行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接诊的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70例,入院后均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吸痰管负压吸痰35例作为对照组,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35例作为试验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变化,比较治疗恢复时间和吸痰灌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CT、hs-CRP、WBC明显降低、PaO2明显提高,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衰竭纠正用时(12.46 ± 3.15)h,有创通气(7.62 ± 1.38)d,住院时间为(10.23 ± 2.74)d,均短于对照组(14.18 ± 2.73)h、(8.65 ± 2.06)d、(12.08 ± 3.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灌洗期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给予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能够降低PCT、hs-CRP水平,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龙翔;金晨慈;蒋欢欢;金细众;郁雪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79例,传统治疗组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治疗组给予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干预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吞咽功能评价,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传统治疗组,1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6%,革兰阳性菌占31.8%,真菌占4.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华;孟琛琛;刘霞;王靖茹;陈斯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感染儿童血清IL-6和T NF-α表达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12月医院儿科病房或急诊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干预治疗,对照组常规疗法干预,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IL-6(白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并统计两组患儿终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为67.39%,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IL-6及 TNF-α表达水平均降低,试验组患儿IL-6及 T NF-α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4.33 ± 1.54)天,对照组为(7.56 ± 1.99)天,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可减轻腹泻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同时抑制患儿免疫及炎症反应,降低血清T NF-α和IL-6的表达.
作者:赵雨芳;邵晓婷;徐斌;周笑;卢俏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下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与治疗策略,为老年患者医院下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下尿路感染率,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比较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治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196例患者下尿路感染86例,感染率为43.88%,感染病原微生物以细菌74例为主,占86.05%;女性、患有恶性肿瘤及肾脏疾病、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有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下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医院下尿路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P<0.05);感染患者治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1.19 ± 3.20)d、(6.96 ± 1.55)d,明显长于非感染患者的(8.19 ± 2.58)d、(4.20 ± 1.0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后治愈,治愈率为100.00%.结论 女性、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医院下尿路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医院下尿路感染老年患者治愈时间明显延长,积极治疗转归良好.
作者:袁朝勇;何涛;黄文杰;周宇;曹钦钰;缪瑞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5月 -2016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手术患者920例,统计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肿瘤术后患者颅内感染48例,感染率为5.22%,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30.44%,革兰阴性菌31株,占67.39%,真菌1株,占2.17%;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脑脊液漏、手术持续时间≥3h、后颅窝手术为脑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脑脊液漏、手术持续时间≥3h和后颅窝手术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主要病原菌,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颅内感染.
作者:赵四军;赵明;徐欣;尤宇;韩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DM患者160例,其中80例感染HP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未感染 H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以及炎性因子.结果 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而言有所减少,两组患者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FPG)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M T及炎性因子CRP、IL-6、IL-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较对照组而言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IM T 及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 患者较易感染HP,且 HP的持续感染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应予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班春梅;艾菊;饶卫平;汪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一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常见耐药元件的携带情况和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2月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采用K-B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类、6种氨基糖苷类、3种磺胺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6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对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5%,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60株菌共检出常见耐药元件基因15种,其中43株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71.7%,33株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55.0%,40株检出磺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6.7%,42株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检出率为70.0%;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3种磺胺类耐药基因,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样本聚类分析提示本组菌疑似存在8个克隆株,同一克隆内菌株携带着相同耐药元件,存在医院內感染.结论 blaT EM、aac(3)-Ⅱ、sul1、d f rA17、intⅠ1是导致本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符率高.
作者:茅孝莹;许小敏;陈琳;常燕子;糜祖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后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处于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5株,检出率为6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为主,占88.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具有多药耐药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4株,检出率为36.4%;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66株金黄色葡萄球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高,高达96.9%,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均为0;2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以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均为1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药率低,均为0.结论 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多药耐药菌,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曹博;朱晓萍;江琴;夏光发;朱娟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Carba NP试验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2015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肠杆菌科细菌39株和鲍氏不动杆菌37株,采用Carba NP 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评价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26株肠杆菌科细菌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94.8%、92.5% 和97.3%;21株鲍氏不动杆菌 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00.0%、100.0% 和45.9%.结论Carba NP试验能快速检出携带 KPC、NDM-1、IMP-1和VIM-2基因肠杆菌科细菌的碳青霉烯酶,未能检出携带OX A-23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
作者:陈斌;杨银梅;刘清华;徐邦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直肠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以依托咪酯麻醉进行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条件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拔管时间、应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0名患者,呼吸系统感染21例,占35.00%,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30.00%;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gA、IgM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患者手术后IgG水平及CD3+、CD4+、CD8+ T细胞分数低于手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1d 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3+、CD4+、CD8+ T细胞分数在术后1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TNF-α、CRP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在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试验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直肠癌根治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可减轻麻醉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缓解炎性应激反应.
作者:王雷;牛志强;郑孟良;聂宇;吴水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医院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共检出大肠埃希菌81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及尿液标本,各占43.54% 及37.9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3.7%,与国家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3.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该两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避免出现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
作者:石莹;刘亚男;李锐;罗廷刚;王晨宇;郝素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 URP)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1年4月 -2016年4月4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接受 TURP 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耐药菌分布、药敏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0例BPH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76例,感染率为15.8%;76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55.0%,革兰阳性菌34株,占42.5%,真菌2株,占2.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88.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高为50.0%,二者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为60%,对万古霉素敏感;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前导尿、前列腺≥30g、手术时间≥1h、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d、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T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412,95% CI:0.378~8.207)、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OR= 3.374,95% CI:1.977~16.884)、术前导尿(OR=3.579,95% CI:0.884~9.693)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d(OR=2.864,95% CI:1.413~10.442)是 T 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T 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大程度降低感染率.
作者:赵俊华;唐澜南;刘淑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分型情况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及治疗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72例术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临床表现分型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72例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中有81例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其中Ⅰ型19例占23.46%,Ⅱ型45例占55.56%、Ⅲ型17例占20.99%;81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54.11%、、革兰阳性菌56株占38.36%、真菌11株占7.53%;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临床表现一般较为典型,临床以Ⅱ型常见,革兰阴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杨平;蒲亨萍;刘榜英;付建红;苏家琼;瞿中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IRON)、总铁结合力(TIBC)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SF水平、IRON水平、TIBC水平及 Hb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 TI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SF、IRON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铁缺乏发生率为84.00%,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40.00%(P<0.05);贫血组心功能分级II级、IV级铁缺乏发生率,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心功能分级III级铁缺乏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下 T I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在Ⅱ级、Ⅲ级以及Ⅳ级SF、IRON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SF、IRON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SF、IRON、TIBC、Hb水平显著降低,且铁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贫血发生率,应加强患者铁代谢监测,降低临床感染率.
作者:张宇律;邢玉波;华燕吟;宋迎香;沈洁;王丽君;任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月10月医院白血病化疗患者170例,其中化疗后并发感染98例设为感染组,非感染患者72例设为非感染组,同期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检测感染患者化疗时、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和完全缓解后以及非感染患者化疗期间、健康体检人群入选时血清hs-CRP、PCT、ET水平.结果感染组hs-CRP、PCT、ET水平感染时、感染控制后高于化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时,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对照组hs-CRP、PCT、ET水平低于感染组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 曲线下面积(AUC) 0.940,高于 hs-CRP、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 截断值0.745 ng/mL,特异性91.67%、敏感度87.76%.结论 血清PCT、hs-CRP、ET水平检测在临床诊断白血病化疗后感染中具有一定价值且有助于病情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尤其PCT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春鸽;马若巾;杨晓煜;王琰;庞素蕾;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 HA)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639例T HA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病原菌检测,观察患者感染率,并分析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639例T HA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6.57%,感染4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0%,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占41.30%;4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38株,占66.67%;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敏感率低为0,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敏感率低为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高为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低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高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低为0;年龄、BM 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是 T HA 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合并基础疾病≥2种、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既往有手术史是T HA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 HA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感染率.
作者:杨剑红;杨红波;毛慧萍;刘红宇;高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 -12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治疗的80例危重病患者,依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40例、脓毒症休克组40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院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Presepsin、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Presepsin与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resep-sin、PCT、hs-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血浆 Presepsin、PCT 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1);脓毒症休克组 APACHEⅡ评分和 SOFA 评分高于脓毒症组(P< 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esepsin与PCT呈显著正相关(r=0.517,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Presepsin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4,r=0.6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resepsin、PCT、hs-CRP诊断脓毒症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P<0.001;0.691,P<0.001;0.625,P>0.05).结论 血浆Presepsin水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周文杰;张楠;刘勤富;白吉佳;张珺;王晓红;杨晓军;马希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引起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2月因口腔疾病在医院门诊就诊的658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6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7.75%,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30例为主,占58.82%;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诊疗措施治疗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就诊>5次、使用非一次性医疗器械、患者就诊日门诊量>100人次/d、诊治医生资质为医士及医师为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就诊次数多、患者就诊日门诊量大是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通过控制血糖、减少门诊量等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建勇;叶先智;郭怡;彭红;王凤琴;代喆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母体感染外周血中β2防御素(HBD-2)、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于鉴别诊断绒毛膜羊膜炎(HCA)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1月医院产科就诊的110例PPROM 患者,根据产后胎盘组织学检测结果分为HCA组42例、非HCA组68例,另选40例正常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HBD-2、PCT、CRP水平,并探讨三类指标诊断 HCA的价值.结果 HCA组的血清HBD-2、PCT、CRP水平显著的高于非 HCA 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 HCA 组的血清HBD-2、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CA组的血清 HBD-2与PCT 及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HBD-2的诊断灵敏度或特异度均>80%,其诊断学价值明显高于单纯CRP或者 PCT等指标.结论PPROM 母体外周血中 HBD-2、PCT、CRP水平升高,HBD-2鉴别诊断 PPROM 并发 HCA 的价值高于 PCT、CRP.
作者:赵瑞岩;李静;张锡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医院收治的400例全麻气管插管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高龄患者中48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2.0%;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26.83%,革兰阴性菌28株,占68.29%,真菌2株,占4.99%;其中患者吸烟、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危险因素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干预,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作者:程太平;张杰;孔令军;王强;戴海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