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华;唐澜南;刘淑滢
目的 抗菌药物的滥用加重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也增加了临床治疗病原菌感染的难度.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引发的病原菌感染病例逐年上升,所以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系统的分子结构,蛋白家族,耐药基因所在遗传元件的转移方式以及外排泵抑制剂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外排泵超家族和与其对应的抑制剂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外排泵系统介导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的分析,为治疗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陆煜人;袁振亚;温洪宇;高霞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方式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收集所有患者详细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导管感染,将感染患者导管血培养并进行病原菌分析,统计感染率,对可能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120例血液净化患者中,共2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18.33%;检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14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占27.27% 为主;革兰阴性菌7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占13.63% 为主;真菌1株,占4.55%;年龄>65岁、穿刺≥2次、留置导管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史、血清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90g/L、医护人员插管技术低、住院时间≥2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及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诱发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 诱发血液净化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坚持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预先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玲;张小红;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规范化操作对内窥镜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 -2017年1月医院内窥镜室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339例,2016年2月 -2016年7月177例患者纳入非规范操作组,2016年8月 -2017年1月162例患者纳入规范操作组,非规范操作组实施常规管理,规范操作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内窥镜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务工作人员手部、安全意识以及消毒剂的合格状况.结果 规范操作组内窥镜消毒合格率、空气质量消毒合格率、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分别占98.15%、96.91%、95.06% 明显高于非规范操作组的90.40%、91.53%、89.27%,规范操作组医务工作人员手部消毒合格率、消毒剂合格率、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医务工作人员分别占93.83%、98.77%、80.95% 明显高于非规范操作组的88.14%、86.44%、5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规范操作组患者感染11例感染率为6.21%,明显高于规范操作组的感染率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窥镜室的规范化操作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对诊断及治疗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萍;胡姣娣;徐婷;金娟;吴复琴;应苏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吞咽-摄食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吸入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82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1例,对照组使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电刺激和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吞咽-摄食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程度、治疗疗效、治疗过程中发生吸入性肺部感染的情况,以及吞咽困难程度与吸入性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相差不大,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21%,对照组为6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感染严重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吞咽困难等级与吸入性肺部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研究组 r=0.774,P<0.05;对照组 r=0.806,P<0.05).结论 吞咽-摄食管理能促进脑出血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对预防吞咽困难引起的吸入性肺部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包龙梅;王燕艳;吕爱莉;高睿;蔡凯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 URP)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1年4月 -2016年4月4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接受 TURP 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耐药菌分布、药敏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0例BPH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76例,感染率为15.8%;76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55.0%,革兰阳性菌34株,占42.5%,真菌2株,占2.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88.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高为50.0%,二者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为60%,对万古霉素敏感;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前导尿、前列腺≥30g、手术时间≥1h、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d、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T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412,95% CI:0.378~8.207)、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OR= 3.374,95% CI:1.977~16.884)、术前导尿(OR=3.579,95% CI:0.884~9.693)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d(OR=2.864,95% CI:1.413~10.442)是 T 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T URP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大程度降低感染率.
作者:赵俊华;唐澜南;刘淑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引起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2月因口腔疾病在医院门诊就诊的658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6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7.75%,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30例为主,占58.82%;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诊疗措施治疗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就诊>5次、使用非一次性医疗器械、患者就诊日门诊量>100人次/d、诊治医生资质为医士及医师为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就诊次数多、患者就诊日门诊量大是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通过控制血糖、减少门诊量等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建勇;叶先智;郭怡;彭红;王凤琴;代喆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直视术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7.33%,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1例、切口深部感染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纵膈感染1例,分别占50.00%、27.27%、18.18%、4.55%;22例感染患者局部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14株为主,占63.64%;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术后ICU住院时间>2d、有外物置入时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有外物置入是与心脏直视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感染主要以手术部位切口浅部感染为主,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吕勇;胡振东;马玲波;薛亦白;周家旺;彭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与体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5月4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48例无肺部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CD3+、CD4+、CD8+、CD4+ /CD8+,并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IgG、IgA、IgM 及CD3+、CD4+、CD8+、CD4+ /CD8+ 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IgG为(11.62 ± 3.11)g/L,显著低于未感染组的(13.93 ± 3.20)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CD3+、CD4+、CD4+ /CD8+分别为(61.33 ± 8.90)%、(33.42 ± 7.29)%、(1.13 ± 0.28)%,显著低于未感染组的(67.43 ± 8.76)%、(37.31 ± 7.26)%、(1.33 ± 0.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与IgG、CD3+、CD4+、CD4+ /CD8+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且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损,受损程度随着肺部感染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作者:薛建红;吴永友;顾伯林;王勇飞;霍红梅;栗先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CVC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RBSI的发生率、临床资料、血液指标及发生CRBSI患者CVC血液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有61例患者发生CRBSI,感染率为41.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E≥70%、sCr≥750μmol/L、RBC<3× 1012/L、Alb<35 g/L、Hb<90 g/L是CVC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离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59.70%、革兰阴性菌25株占37.31%、真菌2株占2.9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CVC血液透析合并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相关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务人员应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茜芸;丛静静;鲁业芳;舒琳;陆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 -2016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医院科室临床分离株170株,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对17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并探讨抗菌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效果.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检出率为59.4%,其次为尿液,检出率为12.4%,且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中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严重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高,达到74.7%,其次为头孢噻肟,耐药率为70.6%,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为18.8%;6组联合抗菌药物协同累加率为43.52% ~88.47%,联合抗菌治疗效果佳为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达到92.9%,其次为环丙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联合,达到78.8%,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敏感率与单独用药敏感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临床监测与控制,对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抗菌药物联合给药,增强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姚伟梅;程绕;杜倩;张照伟;何淑琴;陈巧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对二期翻修人工髋关节感染治疗效果及占位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医院骨科诊治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38例(38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治疗的患者18例(18髋)作为试验组,采用单纯骨水泥假体治疗的患者20例(20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沉、C-反应蛋白、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治疗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1d、7d和30d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沉分别为(25.76 ± 8.21)mm/h,(47.49 ± 12.77)mm/h和(20.96 ± 6.27)mm/h,C-反应蛋白分别为(102.56 ± 28.76)mg/L,(20.87 ± 7.16)mg/L和(6.03 ± 1.17)mg/L;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分别为(47.98 ± 7.22)分,(69.39 ± 10.65)分和(88.87 ± 12.76)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7.64 ± 0.85)d和(27.18 ± 4.0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骨水泥髋臼顶能够提高二期翻修人工髋关节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占位器的稳定性,适宜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阳;刘锐;胡光辉;刘亚峰;王凯;韩秀丰;于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混悬液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降低术后感染的效果,以期为降低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个月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及 T 淋巴细胞CD3+、CD4+、CD8+、CD4+ /CD8+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一个月内感染率及病原菌构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IgG、IgA、IgM、CD3+、CD4+、CD4+ /CD8+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CD8+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以上指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IgG、IgA、IgM、CD3+、CD4+、CD4+ /CD8+高于对照组患者,CD8+ 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为16.2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内营养混悬液,可有效保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保良;刘新江;潘玲;黄贺梅;张雪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雾化疗法在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就诊的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雾化疗法,观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面色转红润时间、精神状况、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哺乳时间、肝脏缩小时间等体征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药物副作用,测量两组患儿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房室瓣EA峰比值(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动脉收缩压(S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氧合指数(OI).结果 研究组患者面色转红润41例占95.35%、肝脏回缩41例占95.35%、哺乳时间缩短40例占93.02%、湿啰音消失41例占95.35%、烦躁消失39例占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147株病原菌,其中检测出革兰阴性菌86株,占58.50%,革兰阳性菌53株,占36.05%,真菌8株,占5.45%;治疗后,研究组LVSF、LVEF、E/A、SAP水平高于对照组,LVDD、LVSD、MPAP、OI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雾化疗法能够显著缩短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体征症状改善时间,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旎;韩旭;王书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下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与治疗策略,为老年患者医院下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下尿路感染率,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比较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治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196例患者下尿路感染86例,感染率为43.88%,感染病原微生物以细菌74例为主,占86.05%;女性、患有恶性肿瘤及肾脏疾病、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有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下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医院下尿路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P<0.05);感染患者治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1.19 ± 3.20)d、(6.96 ± 1.55)d,明显长于非感染患者的(8.19 ± 2.58)d、(4.20 ± 1.0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后治愈,治愈率为100.00%.结论 女性、有尿道创伤性操作、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糖尿病史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医院下尿路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医院下尿路感染老年患者治愈时间明显延长,积极治疗转归良好.
作者:袁朝勇;何涛;黄文杰;周宇;曹钦钰;缪瑞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Carba NP试验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2015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肠杆菌科细菌39株和鲍氏不动杆菌37株,采用Carba NP 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评价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26株肠杆菌科细菌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94.8%、92.5% 和97.3%;21株鲍氏不动杆菌 PCR检出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Carba NP试验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00.0%、100.0% 和45.9%.结论Carba NP试验能快速检出携带 KPC、NDM-1、IMP-1和VIM-2基因肠杆菌科细菌的碳青霉烯酶,未能检出携带OX A-23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
作者:陈斌;杨银梅;刘清华;徐邦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敷料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创面闭合指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凡士林敷料,研究组患者给予纳米银抗菌敷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溃疡愈合指标、创面闭合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发生感染患者19例,感染率18.57% 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 38.57%(P<0.05);研究组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株,对照组感染患者共检出33株病原菌,两组病原菌均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研究组的各项溃疡愈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7、14、21、28d的创面闭合指数分别为(39.42 ± 5.32)、(56.02 ± 5.43)、(82.34 ± 4.93)和(97.45 ± 3.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53 ± 6.53)、(54.32 ± 3.21)、(64.32 ± 3.03)和(86.53 ± 6.11)(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显著提升溃疡面的愈合效果及创面闭合指数.
作者:刘京;徐曌;张庚良;陈秀荣;云凤;张亚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267例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观察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行抽血培养,观察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67例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69例,感染率25.84%;69例感染患者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01株,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8.71%、15.84%、13.8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氯霉素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肟耐药性高,两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敏感性;溶血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性较强,两者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替考拉宁均较为敏感,受伤至手术时间、止血、清创、切口闭合、引流情况、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均是导致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及时了解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有利于指导诊治及判断疾病发展、预后情况.
作者:曲野;何和与;张新波;黄泽晓;万海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医院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共检出大肠埃希菌81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及尿液标本,各占43.54% 及37.9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3.7%,与国家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3.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该两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避免出现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
作者:石莹;刘亚男;李锐;罗廷刚;王晨宇;郝素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的探讨,来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使用的373件外来手术器械分为A、B两组,A组56件,B组317件,选取同期67件带有管腔的外来手术器械分为C、D两组,C组47件,D组20件,A组采用液态的多酶清洁剂进行手工清洗,B组和C组采用增加预洗环节的即效泡沫多酶清洁剂进行手工清洗,D组采用增加预洗环节的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并利用目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进行清洗效果评价.结果 A、B两组器械清洗后目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89.29%、96.85%,两组器械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T P荧光检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53.57%、89.9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管腔器械清洗后目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91.49%、95.0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T P 荧光检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76.60%、35.0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手工清洗可提高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效果.
作者:任燕;陈辉;杨琳;陆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DM患者160例,其中80例感染HP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未感染 H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以及炎性因子.结果 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而言有所减少,两组患者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FPG)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M T及炎性因子CRP、IL-6、IL-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较对照组而言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IM T 及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 患者较易感染HP,且 HP的持续感染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应予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班春梅;艾菊;饶卫平;汪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