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张小红;刘芳
目的 调查一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常见耐药元件的携带情况和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2月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连续分离株,采用K-B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类、6种氨基糖苷类、3种磺胺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60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对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5%,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60株菌共检出常见耐药元件基因15种,其中43株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71.7%,33株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55.0%,40株检出磺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6.7%,42株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检出率为70.0%;共检出6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3种磺胺类耐药基因,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样本聚类分析提示本组菌疑似存在8个克隆株,同一克隆内菌株携带着相同耐药元件,存在医院內感染.结论 blaT EM、aac(3)-Ⅱ、sul1、d f rA17、intⅠ1是导致本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相符率高.
作者:茅孝莹;许小敏;陈琳;常燕子;糜祖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改善预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82例,采集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培养,探讨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9.9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25例为主,占36.76%,腹腔21例占30.89%;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41株占60.29%,革兰阳性菌17株占25.00%,真菌10株占14.71%,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均为酵母菌属;多因素 logistic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并发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等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实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韦玲;谢会忠;翁敬飚;易文轶;符仲标;刘正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医院收治的400例全麻气管插管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高龄患者中48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2.0%;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26.83%,革兰阴性菌28株,占68.29%,真菌2株,占4.99%;其中患者吸烟、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危险因素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干预,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作者:程太平;张杰;孔令军;王强;戴海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母体感染外周血中β2防御素(HBD-2)、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于鉴别诊断绒毛膜羊膜炎(HCA)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1月医院产科就诊的110例PPROM 患者,根据产后胎盘组织学检测结果分为HCA组42例、非HCA组68例,另选40例正常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HBD-2、PCT、CRP水平,并探讨三类指标诊断 HCA的价值.结果 HCA组的血清HBD-2、PCT、CRP水平显著的高于非 HCA 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 HCA 组的血清HBD-2、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CA组的血清 HBD-2与PCT 及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HBD-2的诊断灵敏度或特异度均>80%,其诊断学价值明显高于单纯CRP或者 PCT等指标.结论PPROM 母体外周血中 HBD-2、PCT、CRP水平升高,HBD-2鉴别诊断 PPROM 并发 HCA 的价值高于 PCT、CRP.
作者:赵瑞岩;李静;张锡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母单一感染者辅助生殖助孕废弃胚胎中 HBV DNA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为 HBV垂直传播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 -2016年12月医院行辅助生殖助孕的200对夫妇废弃的胚胎200个,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 HBV DNA进行检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父母感染者血清乙肝七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HBVDNA载量.结果 HBV单一感染父母 HBsAg与HBcAb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HBsAb、HBeAg、HBeAb、HBcAb-IgM、HBs1Ag阳性者分别有0例、59例、94例、7例、138例,阳性率为0.00%、29.50%、47.00%、3.50%、69.00%,HBVDNA阳性者200例,阳性率为100.00%,HBV DNA高载量者52例,阳性率为26.00%;200个胚胎,其中17个胚胎检测显示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8.50%;单因素分析,男方与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辅助生殖助孕次数、HBV感染者性别、HBs1Ag检测结果对胚胎 HBV DNA检测结果无影响,HBeAg阳性、HBeAb阳性、HBcAb-IgM 阳性、HBV DNA 高载量阳性时胚胎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25%、13.83%、42.86%、19.23%,阴性时胚胎 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5.67%、3.77%、7.25%、4.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 HBeAg、HBeAb、HBcAb-IgM、HBV DNA高载量检测结果对胚胎HBV DNA检测结果存在影响;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 HBV DNA检测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BV父母单一感染可引起胚胎 HBV DNA阳性,感染者 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 HB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受孕前应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胚胎感染HBV风险.
作者:张明哲;杨智敏;刁英;罗克燕;杨之丽;彭先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CVC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RBSI的发生率、临床资料、血液指标及发生CRBSI患者CVC血液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有61例患者发生CRBSI,感染率为41.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E≥70%、sCr≥750μmol/L、RBC<3× 1012/L、Alb<35 g/L、Hb<90 g/L是CVC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离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59.70%、革兰阴性菌25株占37.31%、真菌2株占2.9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CVC血液透析合并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相关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务人员应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茜芸;丛静静;鲁业芳;舒琳;陆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79例,传统治疗组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治疗组给予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干预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吞咽功能评价,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传统治疗组,17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6%,革兰阳性菌占31.8%,真菌占4.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华;孟琛琛;刘霞;王靖茹;陈斯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分析SIRS的发生率及发生SIRS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中25例术后发生SIRS,发生率为8.45%;SIRS发生与性别、肾结石大小、肾积水程度、手术时间长短、结石培养及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等因素相关(P<0.05),与结石位置及年龄无相关性(P>0.05);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56例,阳性率为18.9%,结石培养阳性62例,阳性率为20.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累计检出率>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时间、肾积水程度和结石培养阳性是FURL后SIR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FURL术后发生SIRS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医师需严格控制手术时间,依据手术前后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术后SIRS发生率,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周军;苏耀武;汪超军;陆建军;陈凯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及基因表型,以便提高治疗效率.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2月1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分离的ESBLS病原菌,检测ESBLS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采用PCR技术分析ESBLS病原菌的耐药基因.结果 10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产ESBLs病原菌3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4株,大肠埃希菌14株,其他4株;32株产ESBLs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100.00%,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率为21.88% ~34.38%,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CT X-M-9型菌株检出率高,检出率为31.25%,其次为TEM型菌株,检出率为25.00%,未检出OXA-10型、CTX-M-2型与CTX-M-8型菌株.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产ESBLs细菌具有多药耐药的表型特征,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酶抑制剂复合物部分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夏科君;单淑琴;赵蓓;干冬梅;施苏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哮喘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为MP感染哮喘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治疗的M P感染致哮喘发作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 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IgG、IgA较治疗前均升高,IgM 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gG、IgA高于对照组患者,IgM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 /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 /CD8+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D8+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试验组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氨肽冻干粉口服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MP感染致哮喘发作患者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MP感染致哮喘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利红;李海燕;郑有光;刘艳琰;陈书文;高莉;麻佑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旨在探讨护士同情心负荷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6月-2016年12月20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用Stamm设计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 QOL)中文版调查其同情心负荷,回顾性分析入选200名护士负责糖尿病患者3475例临床资料,统计每名护士负责患者感染例数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时间、发热时间、联用抗菌药物次数、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导管相关感染例数及时间,Person相关分析护士同情心负荷和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各项指标相关性,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同情心负性影响因素.结果 内分泌科护士同情心负荷各维度分别为二次创伤(22.97 ± 4.22)分、倦怠(23.72 ± 3.84)分和同情心满足(31.71 ± 5.08)分,二次创伤>17分、倦怠>18分比例显著高于二次创伤≤17分、倦怠≤18分(P<0.01),同情心满足<33分比例显著高于同情心满足≥33分(P<0.01);糖尿病患者感染指标均与二次创伤、倦怠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糖尿病患者感染指标与同情心满足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护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时间均进入同情心负荷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方程(P<0.05).结论 护士同情心负荷可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
作者:王棋红;余善招;周会珍;邢亚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规范化操作对内窥镜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 -2017年1月医院内窥镜室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339例,2016年2月 -2016年7月177例患者纳入非规范操作组,2016年8月 -2017年1月162例患者纳入规范操作组,非规范操作组实施常规管理,规范操作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内窥镜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务工作人员手部、安全意识以及消毒剂的合格状况.结果 规范操作组内窥镜消毒合格率、空气质量消毒合格率、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分别占98.15%、96.91%、95.06% 明显高于非规范操作组的90.40%、91.53%、89.27%,规范操作组医务工作人员手部消毒合格率、消毒剂合格率、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医务工作人员分别占93.83%、98.77%、80.95% 明显高于非规范操作组的88.14%、86.44%、5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规范操作组患者感染11例感染率为6.21%,明显高于规范操作组的感染率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窥镜室的规范化操作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对诊断及治疗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萍;胡姣娣;徐婷;金娟;吴复琴;应苏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DM患者160例,其中80例感染HP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未感染 H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以及炎性因子.结果 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而言有所减少,两组患者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FPG)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M T及炎性因子CRP、IL-6、IL-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较对照组而言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IM T 及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 患者较易感染HP,且 HP的持续感染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应予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班春梅;艾菊;饶卫平;汪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率、标本来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2012年-2016年入住ICU患者共6339例,其中318例发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感染率为5.0%;近5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呈上升趋势,2016年感染率为7.0%,显著高于2012 -2015年的3.3%,3.7%,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2016年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主要以痰液分离为主,占59.12%,显著高于血、腹水、尿、分泌物、脓液等其他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2016年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33.02%,显著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近年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2016年其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9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药率低.结论 重症监护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率逐年上升,耐药株也有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应选择敏感药物及时给予治疗.
作者:杨兵;马海丽;寿雨薇;张雪灵;秦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月10月医院白血病化疗患者170例,其中化疗后并发感染98例设为感染组,非感染患者72例设为非感染组,同期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检测感染患者化疗时、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和完全缓解后以及非感染患者化疗期间、健康体检人群入选时血清hs-CRP、PCT、ET水平.结果感染组hs-CRP、PCT、ET水平感染时、感染控制后高于化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时,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对照组hs-CRP、PCT、ET水平低于感染组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 曲线下面积(AUC) 0.940,高于 hs-CRP、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 截断值0.745 ng/mL,特异性91.67%、敏感度87.76%.结论 血清PCT、hs-CRP、ET水平检测在临床诊断白血病化疗后感染中具有一定价值且有助于病情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尤其PCT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春鸽;马若巾;杨晓煜;王琰;庞素蕾;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 -2016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医院科室临床分离株170株,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对17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并探讨抗菌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效果.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检出率为59.4%,其次为尿液,检出率为12.4%,且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中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严重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高,达到74.7%,其次为头孢噻肟,耐药率为70.6%,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为18.8%;6组联合抗菌药物协同累加率为43.52% ~88.47%,联合抗菌治疗效果佳为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达到92.9%,其次为环丙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联合,达到78.8%,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敏感率与单独用药敏感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临床监测与控制,对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抗菌药物联合给药,增强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姚伟梅;程绕;杜倩;张照伟;何淑琴;陈巧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早产儿血培养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225例早产儿血培养结果采用W HONET5.6进行菌株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采集标本225份,检出病原菌2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8株占48.0%,革兰阳性菌99株占44.0%,真菌18株占8.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7.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结论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交叉感染.
作者:王施施;李方去;杨海蔚;杨锦红;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雾化疗法在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就诊的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雾化疗法,观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面色转红润时间、精神状况、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哺乳时间、肝脏缩小时间等体征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药物副作用,测量两组患儿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房室瓣EA峰比值(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动脉收缩压(S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氧合指数(OI).结果 研究组患者面色转红润41例占95.35%、肝脏回缩41例占95.35%、哺乳时间缩短40例占93.02%、湿啰音消失41例占95.35%、烦躁消失39例占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147株病原菌,其中检测出革兰阴性菌86株,占58.50%,革兰阳性菌53株,占36.05%,真菌8株,占5.45%;治疗后,研究组LVSF、LVEF、E/A、SAP水平高于对照组,LVDD、LVSD、MPAP、OI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雾化疗法能够显著缩短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儿童体征症状改善时间,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旎;韩旭;王书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儿童医院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 -12月重症肺炎患儿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鼻咽分泌物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鉴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对其他病原进行检测.结果 198例患儿中有141例检出至少一种病原体,总检出阳性率为71.2%;共检出病原菌115株,占46.37%,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占34.27%,革兰阳性菌31株,占12.50%,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多,为21株占8.47%;共检出病毒86株,占34.68%,鼻病毒检出多,为21株占8.47%;非典型病原体46株占18.55%,肺炎支原体31株占12.5%,为检出多的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提示革兰阴性菌对常见的青霉素类及一、二代头孢均有很高的耐药率,对于三、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等药物也有一定程度的耐药.结论 南京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仍以病原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郭玮;张文馨;邱晨;甘聪;倪萍;田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6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986例,回溯性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应用 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8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8例,感染率为1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分别有33例和35例,占23.91% 及25.36%;年龄≥70岁、住院天数>14d、探视过多过频、有ICU住院史、手术、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慢性基础疾病和意识障碍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235,P<0.05)、住院天数(OR=6.253,P<0.05)、探视过多过频(OR=5.241,P<0.05)、手术(OR=4.526,P<0.05)以及慢性基础疾病(OR=4.325,P<0.05)为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临床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魏淑琴;刘玉玲;樊金焱;张春丽;王阔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