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宜兴市外来儿童烧烫伤伤害干预研究

杨亚明;涂志斌;朱骏;徐旭东;崔梦晶;张徐军;杨婕;沈洪兵

关键词:外来儿童, 烧烫伤, 干预
摘要:目的:了解宜兴市外来儿童烧烫伤害的干预效果.方法: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江苏省宜兴市外来人口集中社区进行了多轮次各种形式的干预,采取家长预防儿童烧烫伤伤害的认知率、安全行为形成率及伤害发生率为指标,分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儿童家长相关预防知识各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得到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不正确行为的自报发生率也均有下降,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烧烫伤发生率从5.61%下降为3.96%.结论:外来儿童烧烫伤害事件发生率较高,通过干预可以提高家长的预防意识,促进其正确行为,并降低外来儿童烧烫伤发生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指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的协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严忠慧;陆新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7-2012年永嘉县居民碘营养水平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永嘉县居民碘营养水平,有效地评价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方法: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学生与育龄妇女分别用B超法、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按《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276_2007)进行判定;检查8~10岁学生与妇女尿碘水平;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WS/T107_2006)检测尿碘含量.结果:碘盐中位数为30.5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0.98%;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4.55%,育龄妇女甲状腺肿大率为8.75%;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18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99.3μg/L.结论:永嘉县人体内碘营养含量大于碘需要量,表明永嘉县居民碘营养水平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作者:金前哨;陈胜则;胡永卫;盛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西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防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防治项目实施情况,为不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项目实施细则、结核病专报系统报表和项目报表以及对县级督导报告等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项目实施期间,非结防机构网络实际报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99.62%(1 845/1 852);67.26%(758/1 127)的结核病患者来源于转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指标完成率132.28%(418/31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3.30%(390/418);肺结核患者接受免费肝功能检查指标完成率143.86%(984/684);共为278名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结论:广西两个项目县在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经费支持下成功建立和运行结核病定点医院防治模式,实施效果良好.

    作者:吴腾燕;刘飞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职业性铅暴露对女性生殖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职业性铅暴露与女性生殖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发表的关于职业性铅暴露与女工生殖功能关系的文献,按纳入和剔除标准严格筛选,采用Meta分析合并文献效应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职业性铅暴露与女性痛经关系的合并OR值(95%CI)为3.38(1.45,7.87)、周期异常的合并OR值(95%CI)为2.37(1.95,2.88),先兆流产的合并OR值(95%CI)为4.24(2.19,8.22),妊娠高血压的合并OR值(95%CI)为3.37(1.09-10.44),死产死胎的合并OR值(95%CI)为3.99(2.43,6.56),自然流产的合并OR值(95%CI)为3.10(2.17,4.43),新生儿低体重的合并OR值(95%CI)为4.47(2.78,7.21),畸形的合并OR值(95%CI)为3.63(2.12,6.22).结论:女工职业性铅暴露可影响其生殖功能,应对其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

    作者:王洁;陈东明;方芳芳;姚耿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62例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富阳市妇幼保健医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2例作研究,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的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组32例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缝合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效果显著.

    作者:邵顺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在仙居县中医院妇科被诊断为50例宫颈上皮内癌变CIN Ⅰ-Ⅲ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宫颈上皮内癌变CINⅠ-Ⅲ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记录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修复时间等,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随访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检测后2例升级(8%),5例降级(20%);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修复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残留率和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断高级别CIN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且在临床疗效、出血量及治愈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电刀术,在治疗CIN疾病中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泮萌萌;李梅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藏三地区卫生管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西藏三地区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未来1-3年内卫生管理的培训需求,为西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制定适合西藏地区特点的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结果:明确了培训对象,以及其对培训目标、内容与方法、师资、教材、考核评价和培训组织等方面的要求.结论:西藏三地区卫生机构亟待加强科学的卫生管理方面的培训.

    作者:王文华;来有文;李顺平;胡世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高校教职工身体状况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某高校教职工身体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以2009-2012年参加健康体检的教职工为观察对象,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该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参检率分别为81.6%、74.4%、82.9%和79.5%,高血压及高血糖的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与生活习惯相关疾病如高血脂、脂肪肝等,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有明显作用,教职工不良习惯与疾病预防意识急待提高.

    作者:欧阳瑾;王爽;王冬梅;韩清;李伟;王莹;曹志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苍南地区20~55岁女性宫颈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女性子宫颈疾病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VIA和VILI以及阴道镜检查初步筛查选取苍南地区20~55岁之间的女性子宫颈疾病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引发子宫颈疾病的主要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A)检测技术,并对子宫颈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早期干预,对照组不给于早期干预,随访观察宫颈癌的发病和预后情况.结果:24岁以下以及30~34岁之间的HPA感染率较高,30~39岁之间的HR-HPV的感染率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苍南地区的女性子宫颈疾病与初次性生活年龄较早、孕次以及性伴侣数等因素有关.与教育程度、饮食等可能有关,与吸烟饮酒无关.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宫颈癌的转变,并有助于宫颈癌的预后.结论:要加强苍南地区女性的HPV病毒检测,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宫颈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侯华美;金亦荣;李甫利;项秋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庆元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行消化道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及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甲级愈合率(51.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春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间歇蓝光治疗,对其进行光疗前、光疗过程中及光疗后的精心护理,并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与该院160例进行持续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比较.结果:间歇蓝光治疗组所有患儿黄疸均顺利消退,发生皮疹12例、发热5例,180例患儿均顺利出院;持续蓝光治疗组158例黄疸顺利消退,发生皮疹24例、发热11例、腹泻3例、低钙血症2例、青铜症2例.间歇蓝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持续蓝光治疗组.结论:间歇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期间精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2年宿州市非法行医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宿州市非法行医现状,为制订卫生监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宿州市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中所获取的非法行医案件,结合市、县、区三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总结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市共查处、取缔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121户次,罚款108户,罚款金额40.95万元,移送刑事案件24起.无证行医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结论:由于法律法规滞后、仅仅依靠卫生行政部门的力量,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尚需继续努力、综合整治、长效监管、常抓不懈.

    作者:李祝;邱广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浦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使用米格列醇每次50mg,每日3次;对照组40例,使用阿卡波糖每次100mg,每日3次.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4、8、12周分别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2周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患者的2hPG、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2hPG、F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糖水平逐渐平稳下降,在治疗后第8、12周时2hPG、FPG水平趋于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2周的HbA1c水平明显降低,米格列醇组下降更明显.阿卡波糖组和米格列醇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尤其是降低2hPG的作用比降低FPG更明显.米格列醇(每次50mg,每日3次)达到的降糖效果基本与阿卡波糖(每次100mg,每日3次)相似,且米格列醇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阿卡波糖轻微,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芮凤;张暾;张雪英;何娟飞;吴寿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0-2012年绍兴县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完善学校肺结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 2012年绍兴县学生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年龄、职业、首次出现症状时间、就诊时间、结核病类型等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位居肺结核职业顺位第三位;不同阶段学生肺结核发病中,高中学生发病数占学生总发病数的55.14%;5-8月份为学生肺结核发病高峰;就诊延误病例占65.42%.结论:学生肺结核防控重点应放在高中阶段,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师生肺结核知识的宣传,学校要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制度,减少诊治延误现象,流动人口和大专及以上学生肺结核跨区域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沈调英;傅玲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急救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急救体系的基层急救站,急救药品管理上存在配备不全、存放不当、日常管理疏忽及相关培训不足等问题,需加强药品配备、存放等日常管理,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急救药品及相关急救技能培训,从卫生局到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完善乡镇卫生院急救药品管理,共同促进农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作者:顾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医方主要因素及对策

    文章分析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医方主要因素:部分医务人员综合执业素质不高;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医方补偿机制不健全;医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患者自身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不协调;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减轻疾病经济负担;转换机制适应市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转变医学模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依法治院.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医药市场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环境.

    作者:何国珍;吕文亮;杨敬博;毛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农村老人的幸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5省份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服务.方法:以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研究工具,对5省共计499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99名农村老年人总体幸福度为33.91±9.82,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性情感(6.43±2.64)、正性体验(9.06±3.39)、负性情感(2.38±2.54)、负性体验(4.01±3.49)皆与常模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居住省份(r=0.271)、经济来源(r=0.225)、婚姻状况(r=0.139)、与子女距离(r=0.096)先后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农村老年人总体幸福度处于老年群体的平均水平,4个幸福因子均显著高于常模水平;居住省份、经济来源、婚姻状况、与子女距离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总体幸福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晓英;马方圆;宋志华;韩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起和社区医院相关的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一起以成人为主、主要通过社区医院传播的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探索麻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疫情进行三间分布描述,通过共同暴露因素寻找疾病传播链.结果:该起疫情共报告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11例,9例为成人,2例为周岁以下儿童,所有病例均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病例分布在同一乡镇的5个村.10例续发病例中7例在医院输液室有接触史,3例有密切接触史.结论:社区医院是该次疫情传播的重要场所.

    作者:张小平;许二萍;刘仕俊;刘艳;杜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女性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在月经不调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中西医疗法在治疗月经不调中的优劣,为临床医生提高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将进入吉林农业大学校医院的月经不调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通过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月经不调治愈和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月经过多、经期不规律等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试验组研究对象中再次发生月经不调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在治疗月经不调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还有效降低了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远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孝忠;周特;兰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安徽农村医改的几点认识

    自2009年安徽省启动新一轮卫生改革以来,有关争论就一直未休.文章认为安徽农村医改的成功之处在于公益体制基本确立,但机制缺陷也严重存在,提出下一步的医改工作一是要继续增加政府投入、控制卫生院支出来坚守住公益体制,二是正视问题、注重顶层调整、提倡基层突破以修补机制缺陷.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