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琴
目的 监测住院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0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药敏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439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965株占67.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分别为55.3%%和32.8%;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223株占15.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耐药率较高,尚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真菌251株占17.4%,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多且耐药率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作者:凌宙贵;刘卫;汪春梅;蒋连强;蒋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传染病专科医院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并探讨可能的防护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15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暴露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暴露人员分布:艾滋病房10名、妇产科1名、检验科两名、手术室1名、门诊1名;暴露人员:护士9名占60.0%,是职业暴露的高位人群;医师3名占20.0%,检验员两名占13.3%,清洁工1名占6.7%;暴露方式:11名为锐器伤占73.3%;暴露评定:1名为二级暴露,8名为一级暴露;6名为低危险性暴露;暴露检测:14名暴露人员在3~6个月后HIV抗体检测均阴性,1名见习生因经受不了精神压力暴露后第2天辞职离院.结论 加强对传染病专科医院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及暴露后的规范处理、合理预防用药等,可有效防范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
作者:邓静平;江毅;刘远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株分类与耐药性,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 采用问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12月141例肺癌患者放化疗后进行痰常规真菌检查,并对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1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56例,感染发生率为39.7%;真菌类型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占94.6%,曲霉菌属占5.4%,假丝酵母菌属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占62.3%,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5.1%,克柔假丝酵母菌占 13.2%,热带假丝酵母菌占9.4%;光滑假丝酵母菌耐药率高.结论 肺癌放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避免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郎梅春;李秋华;桑鹰;周小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 2010年临床标本检出多药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4%,2009、2010年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4%和18.8%;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科室分布多的为ICU.结论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春梅;钟晓祝;杨金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探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 对2010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株数及耐药率,并对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 全年检测结果发现,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215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2.3%;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院未发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杨怀;王予川;郑金鼎;徐艳;牟霞;罗湘蓉;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合并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1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3.5%,以下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为:年龄≥60岁为15.2%、手术时间≥4h为25.0%、术前放疗患者为40.0%、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16.3%、喉返神经损伤为80.0%、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为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镇痛情况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晓铭;池闯;刘瑜;谢德耀;蒋成榜;郑亮承;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医院感染学教学质量,在医学生中树立医院感染意识.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感染学和实习医生教育的特点,采取整合案例教学的模式,对实习医生进行培养教育.结果 通过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使医学生牢固树立起医院感染的概念,促进了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医院感染在医学院和社会上的影响.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龙梅;姚冬杰;龙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效果.方法 分别抽取2009年10-12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例共120例(干预前)和2010年10-12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例共120例(干预后),针对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给药途径、溶酶选择、病历中通用名书写等各方面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的方法是可行、有 效的,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冷萍;宋金明;时萍;曹玉;隋忠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现场调查在岗临床医师220名、护士226名手卫生依从性和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 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57.6%,护士为73.9%,高于医师的40.9%(x2=49.670,P=0.000),外科医师为47.6%,高于内科医师的31.9%(x2=5.492,P=0.019),外科护上为91.5%,高于内科护士的58.3%(x2=32.113,P=0.000);手卫生依从性低主观归因率为75.7%.客观归因率为24.3%.结论 某三级中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主观原因为主要原因,应采取以强化培训为主的综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焕芝;毛乾国;付建国;周玉贞;吴碧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从过氧化氢灭菌失败的基本环节入手,查我原因,制定对策.结果 器械清洗不彻底、潮湿、包装材料不符合灭菌要求、包装方法不规范、灭菌前查对不认真、装载过挤均是引起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熟练掌握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手机消毒器对洁牙机头消毒清理后的病毒学监测,以及与其他的消毒方法做比较.方法 考察4种消毒灭菌方法:口腔手机消毒器、高压蒸汽灭菌及2%戊二醛和75%乙醇消毒后,洁牙机头上的HBV残留量,手机消毒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与2%戊二醛、75%乙醇消毒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使用手机消毒器和高压蒸汽灭菌的灭菌成功率达100.0%,但用2%戊二醛和75%乙醇的消毒成功率分别仅有77.0%和62.5%,消毒灭菌效果明显低于前两种方法.结论 手机消毒器对洁牙机头有高效杀灭病毒的作用.
作者:李华;何慧丽;郭红延;田春娟;林红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2010年10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7例,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7例患者,男4例,年龄35~68岁,平均45岁;其中5例经治疗达到出院标准出院;有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年龄均>60岁且合并有肺部等基础疾病.
作者:沈雁冰;谢迎春;冯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重要环节,清洗质量是消毒灭菌的重要保证,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实现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至关重要.1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开展培训,对用后的再生器械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与扩散,防止附着在再生器械血液、体液于结而影响清洗质量.
作者:张飞云;李莹;王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取H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特治星(4.0g哌拉西林+0.5g他唑巴坦,8∶1的配比)和佐朋(1.0g哌拉西林+0.25g他唑巴坦,4∶1的配比)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结果 特治星组与佐朋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7%、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3%、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特治星组与佐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3.3%,日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60.5±60.8)元、(192.0±42.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朋与特治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相当,但佐朋的剂量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日均治疗费用更低、更符合用药经济学原理.
作者:姜建洋;田明庆;陆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 自2006年1月-2011年3月分别收集ELISA法检测HIV1/2抗体吸光度(OD值)为临界值及大于等于阳性对照的患者血清33、29份,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HIV1/2抗体与P24抗原(HIVCOM).追踪患者免疫印迹HIV确证试验结果,研究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结果 33例临界值吸光度患者中27例HIV1/2抗体与P24抗原阳性,6例阴性,29例大于等于阳性对照值吸光度的患者中28例阳性,1例阴性,免疫印迹HIV确证试验的检测结果与联合检测HIV1/2抗体及P24抗原结果一致.结论 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较ELISA法能够更早更准确的发现HIV感染,对临床的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丽娟;郑文亮;毛淑清;周明君;艾根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进行比较,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前1周对各科室感染管理联络员进行培训,完善病历及病原学检查,以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974例,实查973例,实查率为99.9%;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现患率为7.6%,社区感染88例,感染率为9.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为3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7.2%.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促进抗菌约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王媛;陈俊卓;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笔者对人工配制的肝素封管液进行污染状况调查,旨在分析导致人工配制肝素封管液污染的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我院16个科室的肝素封管液共16份样本.从储存条件、储存时间、使用次数进行比较,观察肝素封管液污染的原因.1.2操作方法 (1)使用无菌注射器,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样本5 ml后,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密闭条件下送微生物实验室.
作者:孙淑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痰培养标本筛选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653份痰标本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703份痰标本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痰标本采用传统筛选方法,试验组痰标本采用改进筛选方法,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标本合格率为25.9%、试验组合格率为52.9%,两组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培养阳性率对照组为37.9%、试验组为33.3%,两组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痰培养标本筛选方法可提高标本合格率,不影响细菌学检验的质量.
作者:傅石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寻求预防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每天采用头皮针进行不同部位静脉穿刺输注甘露醇和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甘露醇两种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均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腰腿痛,经腰椎X线、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
作者:李小潘;覃兴乐;黄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来源于南京地区部分社区健康成年人鼻咽部与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性、携带整合子的特征及基因盒种类.方法 于医院体检中心采集健康体检者的鼻咽拭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KPN;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细菌分析系统,鉴定住院患者痰标本中的KPN;应用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应用PCR法扩增整合子;对PCR产物纯化、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来源于临床痰标本的24株KPN,10株为Ⅰ类整合子阳性株,整合子阳性率为41.7%,明显高于24株健康者定植菌分离KPN整合子的阳性率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的KPN对13种抗菌药物总的耐药率为16.7%~83.3%,明显高于健康者分离KPN的4.2%~45.8%;且携带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氯霉素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盒.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KPN整合子阳性率及耐药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呼吸道分离的KPN,健康者携带菌株可分离出Ⅰ类整合子,提示应从基因水平上检测不同人群细菌耐药性.
作者:刘海燕;顾兵;黄茂;陈意;梅亚宁;王彤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