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杨青;张伟丽;孔海深;陈云波;魏泽庆;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6月-2010年12月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资料.结果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8例,感染率为80.0%;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1.4%,革兰阳性菌16株,占28.1%,真菌6株,占1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美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2010年西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西南地区9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14 936株,革兰阳性菌占31.2%,革兰阴性菌占68.8%;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1.0%和83.8%,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但对四环素的耐药率相反,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4%、0.2%;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6%、0.5%,无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65.3%和44.3%,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敏感率92.5%~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36.0%和39.5%,鲍氏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为52.7%和58.9%;米诺环素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8.0%.结论 西南地区医疗机构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张伟丽;杨青;孔海深;陈云波;魏泽庆;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7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用K-B纸片法检测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7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92株MRSA,检出率为53.2%;其中,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占46.2%;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敏感,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为23.9%、27.2%;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70.0%.结论 MRSA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MRSA的耐药性监测,在治疗时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俊清;穆海霞;吴容;黄诚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东北地区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2010年东北地区6所医院采用K-B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CLSI 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北地区6所医院共分离细菌18 1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 029株,占77.3%,革兰阳性菌共4121株,占22.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6.9%、78.4%、75.3%和54.3%;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90.0%);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1%、64.2%和14.6%;MRSA和MRSCN检出率分别为60.4%和74.0%;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3%、0.7%;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1.6%、0.5%.结论 东北地区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及多药耐药非发酵菌增加,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伟丽;孔海深;杨青;陈晓;魏泽庆;陈云波;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病毒性腹泻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为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积累经验,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 采取鼓励缺陷报告、信息公开提前预警、信息化平台前瞻性监测以及各部门密切合作落实干预措施等积极应对策略.结果 在多年秋季病毒性腹泻暴发流行的情况下,2009年以来有效地阻断了病毒性腹泻在医院暴发流行.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的建设,敏感地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及时的信息交流可防止医院感染蔓延.
作者:赵冰;马海燕;陈素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南地区2010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0年中南地区8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0年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南地区2010年共分离细菌19 2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8%,革兰阳性菌占30.1%,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63.2%和80.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是2.3%和0.9%;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产ESBLs株分离率分别为69.6%、52.4%和10.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97.4%~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0.0%,而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6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氯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低,<50.0%,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高,>85.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70.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低为16.7%,流感嗜血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3.4%,除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率稍低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大部分>70.0%.结论 临床常见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增高明显,应重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及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
作者:孔海深;杨青;陈晓;张伟丽;魏泽庆;沈萍;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综合性三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该院2009年4-10月门急诊处方共计18 125张,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进行总结,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52.91%,联合用药约占抗菌药统计处方的25.39%;在统计的16种抗菌药物中,有13种抗菌药物DUI≤1.0.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稍高,似有过度使用的倾向;经过应用权威性的评价工具进行测评,提示其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元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ICU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所有可疑或确诊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研究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1-12月)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不限制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第二阶段(2009年1-12月)限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尽可能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两阶段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不受限制;比较两阶段细菌耐药性的变化,了解限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结果 第二阶段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明显降低,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由第一阶段的69.2%、76.9%、90.2%、91.3%降至第二阶段的49.6%、61.6%、69.3%、79.2%(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由93.1%降至80.0%(P=0.043).结论 在ICU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能降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同时能降低MRSA的检出率.
作者:邵俊;郑瑞强;卢年芳;林华;陈齐红;於江泉;窦英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09年分离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9年1-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临床感染病原菌排在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4.80%,其余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分别占15.62%、14.21%、10.33%、9.27%;革兰阳性球菌对磷霉素、利福平等耐药率相对较低,目前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氯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尚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结论 了解医院感染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加强医护人员防范意识,指导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吕春兰;丁志红;张有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自2009年12月开始,我院对3M指示胶带的书写分别采用了传统卷筒状3M指示胶带手工书写、3M指示胶带标签手工书写和EXCEL软件打印的方法进行了比较.1方法1.1传统卷筒状手工书写方法将传统卷筒状3M指示胶带根据需要剪成一定的长度,而且要有3条3M指示胶带变色条纹,用手工在指示胶带上填写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姓名和消毒锅次号的信息内容.1.2标签手工书写方法因为标签上已有设计好的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姓名和消毒锅次号的信息内容,只需在相应的对应栏内用手工书写好信息内容即可.
作者:昝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PAE) OprD的表达水平,探讨济南地区PA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机制.方法 收集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PAE,提取13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菌株的RNA,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PAE外膜蛋白oprD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外膜蛋白,超速离心收集外膜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外膜蛋白,观察OprD的表达.结果 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PAEoprD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实验室标准株Ct值oprD/rpsL为1.42;1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Ct值oprD/rpsL平均值为1.17,与实验室标准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6,P<0.01),2株碳青霉烯类敏感株Ct值的oprD/rpsL平均值为1.58,与实验室标准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膜蛋白电泳图谱表明,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在45 kDa处表达明显下降,此处外膜蛋白为OprD.结论 济南地区PA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OprD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耿治英;吴大玮;韩进;冯进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SIRS评分对ICU危重症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70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预后与SIRS评分的关系.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51例,占72.9%,死亡19例,死亡率为27.1%;在死亡的患者当中SIRS评分高的死亡率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ICU患者,SIRS评分分值高可能预示预后不良.
作者:鲁厚清;吴忠展;汪文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用固体培养法来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效果,探讨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属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提供更准确的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临床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支原体属.结果 812例标本中液体培养法阳性361例,阳性率为44.46%,固体培养法阳性205例,阳性率为25.25%;解脲脲支原体的假阳性为59.69%,人支原体的假阳性为21.74%;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检测不能仅凭液体培养法,应结合固体培养法才能报告.
作者:陈红霞;陶日新;杨振强;颜卫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控制磁共振射频能量(SAR)影响参数,以降低头部伽玛刀治疗时,在3.0T磁共振定位中局部皮肤的灼伤与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0例伽玛刀3.0T磁共振定位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分组研究,试验组100例患者选择合适扫描序列、调整TR参数等措施以控制射频能量进行磁共振定位,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磁共振定位.结果 试验组手术后7例患者有头架固定头钉部的局部轻度灼伤,发生率为7.0%;对照组常规方法定位有28例患者头架固定头钉部的局部轻度灼伤,发生率为28.0%,两组间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理调整SAR影响参数,控制射频能量,可以明显控制伽玛刀3.0T磁共振定位中的局部灼伤与感染,使患者缩短住院床日,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峥;厉民;陈书达;周佳;郑新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槽水龙头属于触碰式,水龙头的污染容易忽视,而内镜清洗消毒要求一用一高水平消毒,每个环节都应避免交叉感染.我院自2002年1月开始,采用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外包装袋包裹水龙头,在开关水龙头时不直接接触污染手套,一用一更换,避免了清洗消毒环节的交叉感染,取得了较好效果.1方法将取出一次性橡胶检查手套的外包装袋从中心点向上下两边剪开,上下端各保留1~2 cm,呈帽状,放人清洁袋中备用,在清洗消毒操作前、后套在水龙头上,开关水龙头时手套不直接接触水龙头,用后立即更换.
作者:彭俊;杨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房山区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并探讨解决办法.方法 对房山区的43所医院,采用问卷、查阅档案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各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房山区43所医院中,一级综合性医院占65.12%,感染委员会在90.70%的医院均已设置,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总设置率为23.26%及20.93%,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专职率在二、三级医院中>83.33%;感染管理人员持证率83.05%;全员培训每年≥4次的医院占2.33%;耐药菌监测及细菌培养在基层二、三级医院均已开展,一级医院及其他医院均未开展;医院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硬件设施不达标,医疗器械消毒方法不正确,手卫生观念差及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结论 房山区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结构初具规模,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资历和能力,专业水平尚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及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作者:马玉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0例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130例,发生率11.82%,临床表现咳嗽、咳痰70例,单纯发热20例,无发热及呼吸系统症状者40例;白细胞计数≥10×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0.70%的75例;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98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占30.61%,其次肺炎克雷伯菌,占22.45%,真菌占10.21%;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心功能差、存在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肺炎组死亡率为10.77%,高于无医院获得性肺炎组的2.06%.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感染症状部分不典型,造成病情加重,因此胸部X线检查应作为检查常规;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以减少或避免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裘益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常见的2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2004-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75%、39.87%、49.69%、45.46%、37.25%、32.49%;2009年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30.00%,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40.00%;不动杆菌属的分离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 注重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迁的抗菌药物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耐药率增高产生的关键.
作者:冉素平;张洪姣;王惠;易勇;李东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农村糖尿病(DM)患者并发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制定农村糖尿病综合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0年9月体检的705例DM患者发生过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有103例患者发生136例次感染,感染率为14.6%,例次感染率19.3%,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和和皮肤黏膜;共分离病原菌144株,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6%,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占29.2%和13.2%;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较长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存在其他合并症等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立农村社区糖尿病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和随访;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诊断和救治的技术水平等综合措施干预,是减少DM患者并发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夏建娥;钱岸锋;钱小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及分布,为预防治疗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被检者的标本用ELISA初筛,阳性者再用TPPA确诊.结果 27 832份血清标本中,经TPPA检测阳性900份,阳性率3.23%;不同性别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感染率高,为5.6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P<0.01);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在各科室分布不均衡,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内科系统高居首位,感染率为4.44%,其次为普外科,感染率为3.82%.结论 目前住院患者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其检测梅毒抗体很有必要.
作者:叶振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