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与病原菌分析

续红梅;王军民;郄国玲;刘海涛;何敬之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和病原菌及耐药特点、防治措施.方法 对入住ICU的651例患VAP的老年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3年内在ICU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350例发生VAP182例,气管切开、昏迷、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通气时间延长是发生VAP的重要原因;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23.6%);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消毒隔离有助于VAP的防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供应室的医务人员每天必须接触这些污物品并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都会对身体有害,加上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缺乏清洗设备和必要的防护措施,通风排气条件差,而使用的消毒剂浓度高、剂量大、极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

    作者:黄雪飞;巴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7月27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10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3%,例次现患率4.72%;下呼吸道(42.31%)为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49.82%,一联用药84.52%,二联用药15.12%;预防用药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44.25%),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33.06%.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梁英健;赵敏;李旭;安欣;马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因素,找出相应对策,保证物品清洗质量.方法 根据待清洗物品性状、性能、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并考察了不同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与清洗效果的关系,通过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潜血试验法检测物品清洗效果.结果 对于污染不明显且易暴露清洗面再生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其清洗佳条件为:二层放置弯盘48个、2个清洗盘放置止血钳36把;加酶时间5 s;使用全效多酶 .对于污染明显或难以暴露清洗面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不佳.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时应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考虑合适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清洗效果.

    作者:于凤玲;刘小华;胡国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手足创伤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24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63株,占67.4 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2.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4.1%.结论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郑永昌;肖中华;童丹红;钱临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HAP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56.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老年HAP疗效良好、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广谱抗菌药物.

    作者:殷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方法

    目的 比较两种低温灭菌方法在综合医院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时的佳方法.方法 2008年6~12月对环氧乙烷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灭菌时间、操作流程及灭菌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环氧乙烷为传统的低温灭菌方法,是成熟的灭菌技术,其灭菌物品选择范围广,成本合理,灭菌时间长,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综合医院手术室内各类物品的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为新兴的低温灭菌方法,灭菌成本高,包装材料及操作流程均有严格要求,但其灭菌时间短,适用于紧急和连台手术时的专科手术器械的灭菌.结论 两种灭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环氧乙烷仍是医院主要的低温灭菌手段.

    作者:姜媛;刘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强化环节管理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暴发流行

    200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3例院外带入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为预防其暴发流行,科室强化了环节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高淑平;黄小莉;张惠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6~2008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06~2008年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排在前3位的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其中敏感率保持>98.0%抗菌药物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而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50.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分别为60.0%、61.2%和65.2%;排在前3位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3年分别为49.1%、51.2%、58.2%和46.6%、60.0%、67.9%;非发酵菌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抗菌药物敏感率高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多药耐药菌(MDR)的分离率均>50.0%.结论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始终保持高活性;碳青酶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MRSA、ESBLs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值得关注.

    作者:雷金娥;袁莉;李和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

    目的 为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思考管理的难点与缺陷,就此通过细化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优化各区域的工作日程;提高全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主观能动性4方面的对策来提高供应室的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以上改革使供应室管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结论 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中能多观察现存问题可反过来审视现行的管理模式是否适时,以便及时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管理质量,间接提高医疗安全.

    作者:何惠燕;赵婉文;冯晓玲;刘文;古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调查医院检验科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总结医院在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 医院检验科在实验室布局、工作环境、防护设备、生物安全意识、工作习惯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结论 医疗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管理法规,重视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杨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实验资料,未用免疫球蛋白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观察肾功能情况.结果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血清IgG水平明显提高,尿素及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CMV肺炎治疗药物.

    作者:傅祖红;胡振红;潘兹书;徐西琳;毛梅;王冰;张波;墙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分类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AmpC酶检测法检测30株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所产各种β-lase,采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30株KPN总β-lase检出率为100.0%,其中产青霉素酶24株(80.0%),产广谱酶3株(10.0%),产ESBLs 3株(10.0%),未检出AmpC酶、复合产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对5大类9种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10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较敏感(均9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100.0%).结论 β-lase检出率高,以青霉素酶、ESBLs为主,未检出AmpC酶、产复合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耐药率不高.

    作者:苏智军;明德松;郭如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16例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特点

    目的 了解医院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6菌株主要来自于痰液,其次血液和胆汁,依次为74.14%、7.76%、6.90%;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患者,占51.69%;药敏试验对氨曲南高度耐药(90.52%),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高达48.28%~55.17%,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结论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感染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来汉江;杨莉俊;周鸿亮;顾保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餐厅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管理已趋向社会化.提供医务人员和诊疗者一个健康、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确保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笔者到过几所医院餐厅就餐,发现有不足之处,应引起重视.

    作者:谢冬梅;罗金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含氯制剂指示卡的应用体会

    正确使用含氯制剂指示卡,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反映含氯制剂浓度.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在此介绍含氯制剂指示卡的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判断及注意事项.

    作者:占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目的 对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进行了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以了解菌株亲缘性.方法 菌株亲缘性分析为多基因聚类分析法,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MDR-ABA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1种均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5%;20株MDR-ABA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20株可分A、B两群,其中A群存在4个克隆传播,分别为S2-S5-S7-S8-S19、S4-S6-S17、S11-S14-S16、S12-S13.结论 20株MDR-ABA衍生关系密切,有共同的祖先,并存在多个克隆传播.

    作者:傅爱玲;于翠香;李希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噪声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各区域设备发出噪声音量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用噪声测量仪对污染区、包装区、无菌区采用不同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科室大噪声设备进行监测.结果 3个区域的噪声分别为80~95 db,严重影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及身心健康.结论 噪声给人们带来危害,影响健康,应采取各种针对性预防措施,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黎顺霞;伍燕芳;吴可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眼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眼炎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对733例新生儿眼炎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用K-B法测定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261株病原菌,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嗜血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球菌,部分与孕产妇生殖道菌群相类似;耐药率较低的滴眼液是氯霉素、利福平,但不同菌种对各类药物敏感性差异大.结论 在围生期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尽量减少新生儿眼炎的发生,及时的细菌学检测有利于合理治疗.

    作者:应群华;杨丽;丁金龙;宋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68株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68株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8.81%、25.00%和12.69%;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51.49%及26.87 %;患者感染前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占73.51%、接受过气管插管、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占24.25%、入住ICU占20.52%、住院时间>30 d占47.01%.结论 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主要与感染前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气管插管、使用过呼吸机、入住ICU、长期住院等因素密切相关,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作者:董翠珍;翁国斌;许亚红;王启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检测及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状况,分析参与细菌黏附或聚集的icaA、aap、fbe和atlE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45株,采用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镜检测其生物膜形成,PCR检测icaA、aap、fbe和atlE基因,采用列联表χ~2检验分析这些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45株表皮葡萄球菌中生物膜形成株18株,占40.00%;PCR检测icaA、aap、fbe和atlE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8.89%、77.78%、93.33%、80.00%;其中icaA、a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A~+/aap~+及icaA~-/aap~+的表皮葡萄球菌均能形成生物膜,而icaA~-/aap~-表皮葡萄球菌不能形成生物膜;fbe、atlE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aA、aap基因参与了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且aap基因可能是生物膜形成的必需基因.

    作者:李燕;李冬冬;陶传敏;宋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