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军;应焱燕;纪威;王永;徐倩倩
文章分析了目前昆山市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人员新鲜血液少、年龄结构大、退休返聘多、学历层次低、执业医师缺、技术水平差等问题.基于上述现状,指出: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培养教育力度,构建委培教育体系,深化人员岗位培训,提升人员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现有人才,设法解决人才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交流利用.
作者:任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安徽省凤阳县麻疹流行特征.方法: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凤阳县2013年1-3月份发病率为9.34/10万,71例病例分布在9个乡镇,<1岁的婴幼儿发病50例,占总病例数的70.42%,小于8月龄发病29例,占40.85%;散居儿童63例,占68.73%,无免疫史者55例,占77.46%.结论:凤阳县常规免疫仍存在薄弱环节,流动人口增多,易感人群逐渐累积,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计争;胡钧;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开展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普及推广应用,提高监测效率.方法:选择杭州市余杭区5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试点,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作为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开展监测.试点应用适宜技术监测与常规监测进行比较,评价监测效果.结果:2011年开展血清学查病2 106人,查出阳性者7例,病原学粪检6例,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例.常规监测目标对象监测率77.8%,试点监测9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监测血清学阳性检出率为0.32%,试点为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作为血吸虫查病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胡永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终病人家属的伦理问题,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临终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问卷词条中对家属伦理问题认知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如下:面对死亡,家属避而不见;躯体伤害;语言伤害;心理、精神伤害;财产争执;家属拒绝缓解症状的用药和护理;伴侣流露再婚想法等.结论:临终病人的家属伦理问题不容忽视,宜采取以下护理干预措施:制订探望须知;用药及必要的护理措施前交代目的、意义及费用;探视中加强巡视病人,防止伤害发生;定期举办临终关怀的讲座与宣传;制作小贴士,强化家人及社会关爱的意识等.
作者:李春卉;王春艳;张丽娜;王红明;姜新;宋艳丽;梁宇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压疮存在现状及特点,为压疮预防和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防范意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嘉兴市第二医院2011年3月10日的住院病人进行压疮现患率调查.结果:住院病人压疮现患率为1.52%,其中重症监护病房的压疮现患率达14.29%.发生地点以院外带人为主,占83.33%.18例压疮病人27处压疮发生部位以尾骶部多,占59.26%,Ⅱ~Ⅳ期压疮占77.78%,72.22%的病人只存在1处压疮.压疮组病人平均年龄比非压疮组大11.21岁(P<0.05).调查对象中Braden评分结果≤12分的压疮高危病人共占9.18%,压疮组压疮高危病人比例高于非压疮组(P<0.01).结论:住院病人压疮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可以反映医院压疮存在的基本情况,为医院制订压疮预防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胜春;金钰梅;邵翠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的控烟效果及对吸烟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电话调查杭州市2010年以来有吸烟史的15岁以上市民的吸烟行为及其变化情况.结果:杭州市民吸烟率为35.8%,吸烟者戒烟率为13.8%;2010年条例实施后,无人因控烟条例实施而戒烟,吸烟量减少者中有9.5%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减少吸烟;有42.9%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改变吸烟地点.结论:《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年以来对吸烟者戒烟无影响,但对吸烟量和吸烟场所有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该条例以及戒烟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执行力度.
作者:王黎荔;刘钦;任胜芳;周潇潇;谢淑云;王臻;何凡;徐旭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效率不高、统筹层次较低、公平性有待提升等,并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金燕;鲁胜锟;李绍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通过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左翼政府初级卫生保健改革情况的介绍,探明新自由主义对拉美国家的影响,了解左翼新总统上台后两国实现社会主义转型、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改革政策及成效,探索政治与社会因素对初级卫生保健改革的影响,以期获得卫生保健改革经验和启示.两国卫生改革在旧模式下艰难推进,尚未创造出新的“综合性初级卫生保健”模式,初级卫生保健改革仍然任重道远.WHO将初级卫生保健作为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的主题,提出“重振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在新医改中再创初级卫生保健辉煌.
作者:郑颖;杨善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总结血液透析血源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根据预防措施不同分为一般透析和规范透析两个阶段,通过两阶段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比较,认为加强对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染疾病的规范化管理,预防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血液净化质量和防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仙;许秀君;罗招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文章介绍了社区责任护士对67例重性精神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在能否坚持服药、睡眠满意度、能否按时复诊、症状是否稳定、能否上班、出院后满意度、肇事肇祸危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管理后重性精神病人监护率达100%,显好率达86.6%,社会参与率达88.1%,服药依从性97%,肇事肇祸率在0,较未规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
作者:高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疆贫困县三级医疗机构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新疆6个贫困县的78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被调查的782位居民中,看病首选县级医疗机构者占38.24%,乡镇卫生院占34.27%,村级医疗机构者占1.79%;应就诊未就诊的情况依次为经济困难、自感病轻、交通不便、无时间等;总体来看对医疗机构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服务态度好、就诊方便、技术水平高,不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等候时间过长.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在70%以下.居民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总的满意度依次为县>乡>村.结论: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医疗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要想提高居民满意度,从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郭诚;米娜瓦尔;段萌萌;柯思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慈城镇3~5岁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龋齿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宁波市慈城镇随机选取6所幼儿园的806名儿童进行龋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儿童随年龄增长患龋率及龋均逐渐增高,男女性别患龋相近.结论:3~5岁儿童患龋率较高,预防龋齿的时间必须提前,特别是提高儿童家长龋齿防治意识,并采取筛查等防治措施.
作者:刘峰;王德志;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为探讨改善该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医科大学2007-2009届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205份,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文本要素调查表,从毕业论文文本、评语及评分中提取相关要素,填写调查表.主要从论文内容、论文水平和引用抄袭三个角度描述论文质量.结果:论文篇幅大多集中在6 000~15 000字;53.2%的论文为理论研究型,30.2%为专题研究型;51.2%的论文缺少综述;32.2%的论文仅有0~5篇参考文献;有英文参考文献的占10.7%;42.4%的毕业论文正文中“引用比例在40%~60%”;97.6%论文被认为“研究方法合理”;2.9%论文被评价为“论文结论有特色或创新”;20.0%的论文被评价为“有一定参考借鉴或应用价值”;43.4%的毕业论文得分高于85分.结论:论文篇幅基本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调查研究类论文偏少;毕业论文结构不够完整;论文正文中引用比例较高;论文评分较高但论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尽早开设科研设计相关课程,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承担科研任务的带教老师吸收实习生参与课题调研,并指导他们进行调查研究类论文的写作.在卫生管理教学管理中要进一步强调论文综述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强调教师指导和前期培训;毕业论文评分还应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评分方法,量化评分标准,改变只给总成绩的模糊做法.
作者:张冬梅;宋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金华市近5年0~14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华市2006-2010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0.51‰,0岁组死亡率高(5.94‰),10~14岁组低(0.1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围生因素、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是导致0~14岁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而意外伤害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针对0~14岁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加强孕期检查和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同时,应加强预防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伤害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
作者:申屠平平;陈高尚;陈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耳穴压豆改善睡眠疗效的因素.方法:将600例门诊失眠患者按不同因素要求分成4组,每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比对.结果:将两组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价,显示治疗组的睡眠效率值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无服用安眠类药物、病程较短及遵医依从性较强的人及治疗期间给予较多心理护理的患者在耳穴压豆改善睡眠治疗中起效快,效果明显.
作者:李俊丽;孙利华;付文娟;袁小红;石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掌握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探索一条山丘型地区血防监测之路,为制定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以及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的要求,临安市于2008-2011年每年对省级监测点板桥乡板桥村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查螺投工265工,累计查螺面积75 830平方米,未发现钉螺.本地居民共查病975人,IHA阳性率为0.30%.流动人口查病400人,IHA阳性率为0.75%.结论:监测区2008-2011年虽未查出有螺面积,亦未查出血吸虫病原学阳性病人,但近几年临安市其它乡镇还有钉螺查出,外来流动人口出入频繁.因此,该地仍需采取“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性巩固策略”,以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作者:单宇敏;翁健;许向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宁波市江东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超声筛查情况.方法:选择宁波市江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婴幼儿健康体检的6个月内婴幼儿1 847例(3 692个髋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其中男性978例,女性869例,并予以出生史、家族史、其他畸形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来分析DDH的发病影响因素,对需要跟踪观察或治疗的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1 847例婴幼儿检出髋关节的异常者为80例(4.3%),其中DDH患儿有14例(7.6‰),其余病例为髋关节不稳定.性别、分娩方式、羊水量、襁褓方式等都是DDH的影响因素.60例超声随访病例中,45例于首次复查时恢复正常,9例于第二次复查时恢复正常.结论:超声检查能对髋关节发育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可作为婴幼儿DDH早期筛查和随访的主要手段,为早期干预治疗起到铺垫作用.
作者:傅婵荣;徐海娜;陈萍;汪建红;胡波瑛;骆桂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海岛渔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岱山县18岁以上渔农村居民1 149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海岛渔农村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58%,标化率14.43%;其中男性患病率20.56%,标化率13.23%;女性患病率22.38%,标化率15.52%,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5,P>0.05).高血压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48%、43.95%和25.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糖尿病和超重或肥胖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海岛渔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基本患病率,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要加强社区综合干预工作,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存弘;夏仕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24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试点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录入Excel(2007)进行逻辑检验,并对符合逻辑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全省2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完成入径病例8 428例,完成路径病例7 856例,让24个试点病种患者得到了全程精细化管理治疗,住院天数降低显著,治疗费用下降明显,治愈率和满意度提高.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病人的住院天数下降均超过10%.下降率>30%的共有11种病,占此次施行24个病种的45.83%;下降率20%~30%,有9种病,占37.5%;下降率20%~10%的有4个病种.治疗费用下降率大于40%的病种有5个,治疗费用下降了20%~40%的病种有5个,占24种病种的20.83%;治疗费用下降了10%~20%的病种有12种,占50%.医疗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在进行诊疗路径管理的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合理的机构占95.48%;医疗纠纷减少的医疗机构占77.40%;治愈率上升的医疗机构占79.10%;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医疗机构占84.7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供需双方都得到实惠.对规范医疗行为、科学合理确定看病费用、促进双向转诊机制构建、新农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提升等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参考.建议在全国基层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和推广,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
作者:王素珍;贾立明;陈和利;廖立华;郑先平;刘霞;卢恬;王力;江乐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营养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在吉林省选取了674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基本性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尚可,专业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较差,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尚可.营养与慢性病知识总体得分为53.4±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得分高于小学及以下以及初中文化程度者(P<0.001).不同家庭年收入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不同,其中家庭年收入10 000元以下组得分高于家庭年收入20 000元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等不同特征采取不同方式开展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村居民科学合理安排饮食,促进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黎;梁明辉;苏影影;阳小莲;宋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