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惊厥急救策略与护理体会

陈香秋;周文莉

关键词:小儿惊厥,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急救策略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92例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合理的急救策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然后,观察患儿急救护理后的惊厥缓解消失情况.结果:惊厥情况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92例患儿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急救和有效护理下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小儿惊厥发生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冷静地给予患儿合理的急救策略和护理干预以促进患儿病情的控制与康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1年金华市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金华市近年来的结核病归口管理成果,探索更经济、更科学的结核病管理模式.方法:收集2007-2011年金华市结核病网报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核病患者纳入归口管理的佳模式,以建立长效归口管理的运行机制.结果:2007-2011年,金华市肺结核病人发现数由2007年的3 415例上升到2011年的3 775例,新发涂阳病人数由2007年的1 444例上升到2011年的1 499例;治愈率由2007年89.45%上升到2011年的94.31%,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稳中有升,全市实施肺结核病归口管理对肺结核病控制成效显著.结论:金华市通过强化DOTS策略,加强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卫生行政干预,实现了病人发现-转诊-全程治疗管理的模式,从而提高了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促使全市结核病归口管理机制的落实.

    作者:胡跃强;沈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内出血病人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应用

    文章通过分析南陵县医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对12例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应用自制密闭式血液回输装置进行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资料,说明此方法快速、方便、安全,降低输血反应率,并节约血源,还可杜绝传染病发生.

    作者:何铁梅;孙建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初探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管理效率不高、统筹层次较低、公平性有待提升等,并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金燕;鲁胜锟;李绍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4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居家期间护理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PICC置管肿瘤患者居家期间的护理问题,为更好地开展PICC携管患者的院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446例PICC携管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周1次,持续3~16周.分析随访到的PICC护理问题包括置导 管并发症、导管维护以及与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有关问题,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446例患者中存在导管相关并发症88例(19.73%),导管维护问题43例(9.6%),大部分患者存在影响日常生活问题.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患者置管手臂活动行为改变为有效(75.5%)、沐浴行为改变效果差(33.4%).结论:肿瘤患者PICC携管期间的院后护理不容忽视,电话随访能主动给患者提供院后护理咨询服务,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

    作者:张美英;吴红娟;王春兰;陈雪峰;马娟;姚建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0年杭州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特点,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1995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BMI)及年龄、身高标准分别筛查消瘦和生长迟滞来评价学生营养不良;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筛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WGOC)筛查学生超重和肥胖状况.结果:2010年杭州市7~18岁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51%、12.51%和5.81%,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检出率乡村高于城市.结论:杭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水平较低,营养过剩现象却较为严重.

    作者:罗军;朱晓霞;戚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农村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知识知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营养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在吉林省选取了674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基本性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尚可,专业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较差,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尚可.营养与慢性病知识总体得分为53.4±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得分高于小学及以下以及初中文化程度者(P<0.001).不同家庭年收入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不同,其中家庭年收入10 000元以下组得分高于家庭年收入20 000元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等不同特征采取不同方式开展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村居民科学合理安排饮食,促进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黎;梁明辉;苏影影;阳小莲;宋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疆贫困县基层医疗机构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贫困县三级医疗机构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新疆6个贫困县的78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被调查的782位居民中,看病首选县级医疗机构者占38.24%,乡镇卫生院占34.27%,村级医疗机构者占1.79%;应就诊未就诊的情况依次为经济困难、自感病轻、交通不便、无时间等;总体来看对医疗机构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服务态度好、就诊方便、技术水平高,不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等候时间过长.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在70%以下.居民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总的满意度依次为县>乡>村.结论: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医疗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要想提高居民满意度,从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郭诚;米娜瓦尔;段萌萌;柯思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高血红蛋白男性体检人群尿酸值的评价

    目的:对超高血红蛋白(Hb)体检人群尿酸值进行评价,了解超高Hb与尿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Hb≥180g/L的男性体检者500例,并查得同时检测的血清尿酸值;随机选取Hb在正常范围的男性体检人群200名,作为正常对照,并记录他们的Hb和血清尿酸值.年龄分组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6组.结果:超高Hb人群不同年龄组的尿酸平均值与对照体检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的尿酸值除50~59岁组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体检超高Hb人群的高尿酸阳性率(27.2%)明显高于对照人群(14.5%),两者x2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年龄组中超高Hb组尿酸值呈现两头升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0~59之间的变化较为平稳.结论:超高Hb与尿酸增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两者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身体代谢的异常,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何尚运;周建飞;姜红莲;吴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江西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效果和意义

    目的: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24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试点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录入Excel(2007)进行逻辑检验,并对符合逻辑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全省2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完成入径病例8 428例,完成路径病例7 856例,让24个试点病种患者得到了全程精细化管理治疗,住院天数降低显著,治疗费用下降明显,治愈率和满意度提高.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病人的住院天数下降均超过10%.下降率>30%的共有11种病,占此次施行24个病种的45.83%;下降率20%~30%,有9种病,占37.5%;下降率20%~10%的有4个病种.治疗费用下降率大于40%的病种有5个,治疗费用下降了20%~40%的病种有5个,占24种病种的20.83%;治疗费用下降了10%~20%的病种有12种,占50%.医疗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在进行诊疗路径管理的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合理的机构占95.48%;医疗纠纷减少的医疗机构占77.40%;治愈率上升的医疗机构占79.10%;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医疗机构占84.7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供需双方都得到实惠.对规范医疗行为、科学合理确定看病费用、促进双向转诊机制构建、新农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提升等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参考.建议在全国基层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和推广,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

    作者:王素珍;贾立明;陈和利;廖立华;郑先平;刘霞;卢恬;王力;江乐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医院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三轮咨询,确定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专家权威程度0.81,第一轮咨询表回收率96.3%,第二轮、第三轮咨询表回收率都是100%.第一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0.291 6,第二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0.492 3.一级指标均数>4.0,满分比均>50%,变异系数均<0.20,二级指标均数>3.5,80%的指标满分比>50%,变异系数均<0.20,三级指标中76.5%的指标满分比>50%,均数>3.5,变异系数<0.20的指标占97%.第三轮专家咨询确定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系统功能、系统效益、系统成本.结论:专家意见协调性好,可信度高,指标体系结果可取.

    作者:郭文秀;孔瑞珍;贺培风;王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浙江嵊州剡溪水质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嵊州剡溪的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价提供动态的科学依据,以确保当地居民合理、安全地利用水资源.方法:收集2004-2010年嵊州剡溪嵊新交接面、屠家埠断面监测数据,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1,2]对嵊州剡溪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新嵊交接断面的水质从劣Ⅴ类水改善到Ⅲ类水,水中溶解氧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显著好转;屠家埠断面的水质从劣Ⅴ类水改善到Ⅲ类水,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显著好转.结论:经过多年治理,政府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显著成效.

    作者:张润松;应锡钧;刘锦卫;张丰泉;尉美云;裘国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社区责任护士对67例重性精神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在能否坚持服药、睡眠满意度、能否按时复诊、症状是否稳定、能否上班、出院后满意度、肇事肇祸危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管理后重性精神病人监护率达100%,显好率达86.6%,社会参与率达88.1%,服药依从性97%,肇事肇祸率在0,较未规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

    作者:高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对吸烟行为影响情况电话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的控烟效果及对吸烟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电话调查杭州市2010年以来有吸烟史的15岁以上市民的吸烟行为及其变化情况.结果:杭州市民吸烟率为35.8%,吸烟者戒烟率为13.8%;2010年条例实施后,无人因控烟条例实施而戒烟,吸烟量减少者中有9.5%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减少吸烟;有42.9%的吸烟者因为条例实施而改变吸烟地点.结论:《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年以来对吸烟者戒烟无影响,但对吸烟量和吸烟场所有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该条例以及戒烟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执行力度.

    作者:王黎荔;刘钦;任胜芳;周潇潇;谢淑云;王臻;何凡;徐旭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凤阳县2013年1-3月份麻疹发病率升高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安徽省凤阳县麻疹流行特征.方法: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凤阳县2013年1-3月份发病率为9.34/10万,71例病例分布在9个乡镇,<1岁的婴幼儿发病50例,占总病例数的70.42%,小于8月龄发病29例,占40.85%;散居儿童63例,占68.73%,无免疫史者55例,占77.46%.结论:凤阳县常规免疫仍存在薄弱环节,流动人口增多,易感人群逐渐累积,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计争;胡钧;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998位居民人际关系行为与健康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城市居民人际关系行为与居民健康的相关性.方法:按区、街道和社区分层系统抽样,调查常住居民998人.由调查对象自填或调查员提问完成调查问卷.结果:人际关系行为平均分16.38±4.19,年龄、婚姻、文化、职业因素对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调查人群中10.82%经常有小病小痛,43.87%患有慢性病.人际关系行为得分越高,发生小病小痛OR=0.96(95%CI 0.95~0.98)和患慢性病风险降低OR=0.94(95%CI 0.92~0.96);结论:居民人际关系行为良好,健康风险降低,反之则升高.倡导和谐乐观的居民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状况.

    作者:王定祥;顾雯雯;张琼;李金涛;俞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二维超声斑点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运动特征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技术对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运动特征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STI对14例不同类型(心尖肥厚型、非对称性肥厚型)HCM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进行评估,并与1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在HCM患者心脏功能减退中的作用.结果:30例受检者中STI成功分析了29例患者的二维图形,成功率为96.67%.心尖肥厚组和非对称性肥厚组心肌整体扭转表现为逆时针扭转.非对称性肥厚组心尖部PAR和达峰时间、心底部PBR、左心室整体ptw和达峰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肥厚组心尖部PAR和达峰时间、左心室整体ptw和达峰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患者组HTU值增加,UntwR值降低,HTU值与E/A值呈负相关(r=0.602,P<0.05);HCM组患者PAR增加,Ptw增加,PAR与Ptw与LVEF呈正相关(r=0.592和0.586,P<0.05).结论:通过STI技术可以精确的反应左心室的运动功能,各种类型的HCM患者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可能与左心室扭转、旋转功能的严重受损有关.

    作者:何雪威;宋则周;郑哲岚;魏淑芳;贾金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对策

    总结血液透析血源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根据预防措施不同分为一般透析和规范透析两个阶段,通过两阶段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比较,认为加强对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染疾病的规范化管理,预防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血液净化质量和防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仙;许秀君;罗招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1年杭州市富阳监测区首诊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富阳监测区特有的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有效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监测区3家监测哨点医院,采用统一制定的伤害监测登记表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用EpiData 3.02,SPSS 13.0等相关软件对伤害发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累计收集伤害卡片8 082张.伤害监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构成比以15~44岁为主(44.18%);职业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农/渔业劳动者(46.30%)、农民工(23.20%)和学生(8.30%);发生地点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家中(54.58%)、工作场所(31.48%)、街道/城区(5.72%);受伤原因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动物伤(30.66%)、钝器(硬物)伤(29.14%)、跌伤/坠落(18.62%);伤害发生时的活动情况构成比前2位分别为空闲时(47.22%)和工作时(33.58%).结论:目前,伤害仍是杭州市富阳监测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监测结果制订适宜杭州市富阳监测区实际情况的防制措施,减少各种类型伤害的发生.

    作者:吴欧;刘庆敏;夏自成;何勇;孙军;查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耳穴压豆改善睡眠疗效因素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耳穴压豆改善睡眠疗效的因素.方法:将600例门诊失眠患者按不同因素要求分成4组,每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比对.结果:将两组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价,显示治疗组的睡眠效率值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无服用安眠类药物、病程较短及遵医依从性较强的人及治疗期间给予较多心理护理的患者在耳穴压豆改善睡眠治疗中起效快,效果明显.

    作者:李俊丽;孙利华;付文娟;袁小红;石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岱山县海岛渔农村居民高血压现状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海岛渔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岱山县18岁以上渔农村居民1 149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海岛渔农村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58%,标化率14.43%;其中男性患病率20.56%,标化率13.23%;女性患病率22.38%,标化率15.52%,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5,P>0.05).高血压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48%、43.95%和25.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糖尿病和超重或肥胖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海岛渔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基本患病率,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要加强社区综合干预工作,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存弘;夏仕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