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

张琛

关键词:健康档案, 管理, 现状, 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滕州市17所镇卫生院、34所村卫生室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情况.结果: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较高,但档案的更新率、利用率较低;农村居民对免疫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知晓率较高,对重性精神病管理和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率较低.结论:要通过加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提高村医的业务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等措施,在增加健康档案数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档案建立质量和利用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惊厥急救策略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急救策略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92例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合理的急救策略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然后,观察患儿急救护理后的惊厥缓解消失情况.结果:惊厥情况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92例患儿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急救和有效护理下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小儿惊厥发生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冷静地给予患儿合理的急救策略和护理干预以促进患儿病情的控制与康复.

    作者:陈香秋;周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昆山市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人才现状及建设规划

    文章分析了目前昆山市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人员新鲜血液少、年龄结构大、退休返聘多、学历层次低、执业医师缺、技术水平差等问题.基于上述现状,指出: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培养教育力度,构建委培教育体系,深化人员岗位培训,提升人员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现有人才,设法解决人才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交流利用.

    作者:任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在血吸虫病查病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开展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普及推广应用,提高监测效率.方法:选择杭州市余杭区5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试点,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作为血吸虫病查病适宜技术,开展监测.试点应用适宜技术监测与常规监测进行比较,评价监测效果.结果:2011年开展血清学查病2 106人,查出阳性者7例,病原学粪检6例,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例.常规监测目标对象监测率77.8%,试点监测9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监测血清学阳性检出率为0.32%,试点为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作为血吸虫查病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胡永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医院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三轮咨询,确定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专家权威程度0.81,第一轮咨询表回收率96.3%,第二轮、第三轮咨询表回收率都是100%.第一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0.291 6,第二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0.492 3.一级指标均数>4.0,满分比均>50%,变异系数均<0.20,二级指标均数>3.5,80%的指标满分比>50%,变异系数均<0.20,三级指标中76.5%的指标满分比>50%,均数>3.5,变异系数<0.20的指标占97%.第三轮专家咨询确定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系统功能、系统效益、系统成本.结论:专家意见协调性好,可信度高,指标体系结果可取.

    作者:郭文秀;孔瑞珍;贺培风;王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农村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知识知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为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营养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在吉林省选取了674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基本性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尚可,专业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较差,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尚可.营养与慢性病知识总体得分为53.4±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得分高于小学及以下以及初中文化程度者(P<0.001).不同家庭年收入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不同,其中家庭年收入10 000元以下组得分高于家庭年收入20 000元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营养与慢性病知识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等不同特征采取不同方式开展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村居民科学合理安排饮食,促进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黎;梁明辉;苏影影;阳小莲;宋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州市2006年与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比较

    目的:比较温州市医疗机构2006年和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现状以及报告质量情况,为更好地规范医疗机构乙型肝炎报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前一年不同县(市、区)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中、低3个层次,2006年选取3个县(市、区)18家医疗单位,2011年选取5个县(市、区)23家医疗单位,按国家诊断标准对报告的乙肝病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结果:2006年和2011年分别抽取1 017例和1 679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乙肝病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80%和63.19%;2006年乙肝诊断符合率以县(市)级医院高,乡镇卫生院低;而2011年以乡镇卫生院高,省级医院低.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仍是造成诊断不符合的主要因素.结论:2011年较2006年乙肝诊断符合率有上升,各医疗机构需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乙肝病例诊断报告自查工作,同时完善院内沟通机制,不断提高乙肝等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作者:林丹;余向华;潘琼娇;陈祎;倪庆翔;张孝和;陈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998位居民人际关系行为与健康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城市居民人际关系行为与居民健康的相关性.方法:按区、街道和社区分层系统抽样,调查常住居民998人.由调查对象自填或调查员提问完成调查问卷.结果:人际关系行为平均分16.38±4.19,年龄、婚姻、文化、职业因素对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调查人群中10.82%经常有小病小痛,43.87%患有慢性病.人际关系行为得分越高,发生小病小痛OR=0.96(95%CI 0.95~0.98)和患慢性病风险降低OR=0.94(95%CI 0.92~0.96);结论:居民人际关系行为良好,健康风险降低,反之则升高.倡导和谐乐观的居民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状况.

    作者:王定祥;顾雯雯;张琼;李金涛;俞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层综合性医院压疮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压疮存在现状及特点,为压疮预防和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防范意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嘉兴市第二医院2011年3月10日的住院病人进行压疮现患率调查.结果:住院病人压疮现患率为1.52%,其中重症监护病房的压疮现患率达14.29%.发生地点以院外带人为主,占83.33%.18例压疮病人27处压疮发生部位以尾骶部多,占59.26%,Ⅱ~Ⅳ期压疮占77.78%,72.22%的病人只存在1处压疮.压疮组病人平均年龄比非压疮组大11.21岁(P<0.05).调查对象中Braden评分结果≤12分的压疮高危病人共占9.18%,压疮组压疮高危病人比例高于非压疮组(P<0.01).结论:住院病人压疮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可以反映医院压疮存在的基本情况,为医院制订压疮预防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胜春;金钰梅;邵翠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某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为探讨改善该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医科大学2007-2009届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205份,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文本要素调查表,从毕业论文文本、评语及评分中提取相关要素,填写调查表.主要从论文内容、论文水平和引用抄袭三个角度描述论文质量.结果:论文篇幅大多集中在6 000~15 000字;53.2%的论文为理论研究型,30.2%为专题研究型;51.2%的论文缺少综述;32.2%的论文仅有0~5篇参考文献;有英文参考文献的占10.7%;42.4%的毕业论文正文中“引用比例在40%~60%”;97.6%论文被认为“研究方法合理”;2.9%论文被评价为“论文结论有特色或创新”;20.0%的论文被评价为“有一定参考借鉴或应用价值”;43.4%的毕业论文得分高于85分.结论:论文篇幅基本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调查研究类论文偏少;毕业论文结构不够完整;论文正文中引用比例较高;论文评分较高但论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尽早开设科研设计相关课程,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承担科研任务的带教老师吸收实习生参与课题调研,并指导他们进行调查研究类论文的写作.在卫生管理教学管理中要进一步强调论文综述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强调教师指导和前期培训;毕业论文评分还应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评分方法,量化评分标准,改变只给总成绩的模糊做法.

    作者:张冬梅;宋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应用时输注相关反应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患者,观察其输注相关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5例患者出现美罗华输注相关反应12例,其中面部潮红伴皮疹7例,寒战、高热1例,低血压1例,呼吸困难1例,喉头发痒2例.主要发生于第1次应用,通过及时观察及干预,除1例外,余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严密观察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患者顺利完成美罗华治疗.

    作者:陆月琴;陈娟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岱山县海岛渔农村居民高血压现状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海岛渔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岱山县18岁以上渔农村居民1 149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海岛渔农村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58%,标化率14.43%;其中男性患病率20.56%,标化率13.23%;女性患病率22.38%,标化率15.52%,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5,P>0.05).高血压患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48%、43.95%和25.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糖尿病和超重或肥胖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海岛渔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基本患病率,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要加强社区综合干预工作,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存弘;夏仕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社区责任护士对67例重性精神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在能否坚持服药、睡眠满意度、能否按时复诊、症状是否稳定、能否上班、出院后满意度、肇事肇祸危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管理后重性精神病人监护率达100%,显好率达86.6%,社会参与率达88.1%,服药依从性97%,肇事肇祸率在0,较未规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

    作者:高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疆贫困县基层医疗机构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贫困县三级医疗机构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新疆6个贫困县的78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被调查的782位居民中,看病首选县级医疗机构者占38.24%,乡镇卫生院占34.27%,村级医疗机构者占1.79%;应就诊未就诊的情况依次为经济困难、自感病轻、交通不便、无时间等;总体来看对医疗机构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服务态度好、就诊方便、技术水平高,不满意的方面前三位是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等候时间过长.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在70%以下.居民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总的满意度依次为县>乡>村.结论:居民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医疗技术水平低、设备环境差,要想提高居民满意度,从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郭诚;米娜瓦尔;段萌萌;柯思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06-2010年金华市O~14岁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金华市近5年0~14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华市2006-2010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0.51‰,0岁组死亡率高(5.94‰),10~14岁组低(0.1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围生因素、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是导致0~14岁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而意外伤害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针对0~14岁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加强孕期检查和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同时,应加强预防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伤害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

    作者:申屠平平;陈高尚;陈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对策

    总结血液透析血源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根据预防措施不同分为一般透析和规范透析两个阶段,通过两阶段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比较,认为加强对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染疾病的规范化管理,预防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血液净化质量和防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仙;许秀君;罗招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宁波市江东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超声筛查情况.方法:选择宁波市江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婴幼儿健康体检的6个月内婴幼儿1 847例(3 692个髋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其中男性978例,女性869例,并予以出生史、家族史、其他畸形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来分析DDH的发病影响因素,对需要跟踪观察或治疗的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1 847例婴幼儿检出髋关节的异常者为80例(4.3%),其中DDH患儿有14例(7.6‰),其余病例为髋关节不稳定.性别、分娩方式、羊水量、襁褓方式等都是DDH的影响因素.60例超声随访病例中,45例于首次复查时恢复正常,9例于第二次复查时恢复正常.结论:超声检查能对髋关节发育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可作为婴幼儿DDH早期筛查和随访的主要手段,为早期干预治疗起到铺垫作用.

    作者:傅婵荣;徐海娜;陈萍;汪建红;胡波瑛;骆桂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动脉期CT表现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为TACE术前预测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65例肝癌患者TACE前CT表现分为均匀强化型、不均匀强化型、强化不明显型和无强化型),分析这4种CT表现对TACE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①65例患者近期疗效有效者28例(43.08%),无效37例(56.92%).不同CT分型的肝癌患者行TACE近期疗效差异显著(P<0.05),其中均匀强化型的近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其他CT分型(P<0.05);②65例患者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08%、66.15%和26.15%.不同CT分型的肝癌患者行TACE远期疗效差异显著(P<0.05),其中均匀强化型患者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其他CT分型(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肝CT表现与TACE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CT表现可以进行原发性肝癌血供评估,可以初步预测原发性肝癌TACE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衍锋;张景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高血红蛋白男性体检人群尿酸值的评价

    目的:对超高血红蛋白(Hb)体检人群尿酸值进行评价,了解超高Hb与尿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Hb≥180g/L的男性体检者500例,并查得同时检测的血清尿酸值;随机选取Hb在正常范围的男性体检人群200名,作为正常对照,并记录他们的Hb和血清尿酸值.年龄分组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6组.结果:超高Hb人群不同年龄组的尿酸平均值与对照体检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的尿酸值除50~59岁组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体检超高Hb人群的高尿酸阳性率(27.2%)明显高于对照人群(14.5%),两者x2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年龄组中超高Hb组尿酸值呈现两头升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0~59之间的变化较为平稳.结论:超高Hb与尿酸增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两者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身体代谢的异常,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何尚运;周建飞;姜红莲;吴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马鞍山市雨山区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雨山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需求,为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市区及农村抽取15~49岁的居民各40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高,他们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识也较高,但对其它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不高.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而城市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结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文化背景、需求状况,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材料,切实提高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

    作者:袁红梅;潘礼琴;开远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耳穴压豆改善睡眠疗效因素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耳穴压豆改善睡眠疗效的因素.方法:将600例门诊失眠患者按不同因素要求分成4组,每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比对.结果:将两组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价,显示治疗组的睡眠效率值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无服用安眠类药物、病程较短及遵医依从性较强的人及治疗期间给予较多心理护理的患者在耳穴压豆改善睡眠治疗中起效快,效果明显.

    作者:李俊丽;孙利华;付文娟;袁小红;石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