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例胆道疾病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陆屏;蔡叶樨;杨丹蓉

关键词:胆汁,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胆道疾病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128份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有68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53.0%,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2.9%)、肺炎克雷伯菌(15.7%)、铜绿假单胞菌(11.4%)、粪肠球菌(10.0%),病原菌对哑胺培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三、四代头孢菌素药物敏感性高,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低.结论 胆汁中病原菌种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多见,依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切口感染与非感染病例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40例CABG切口感染病例为感染组及40例非感染病例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两样本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 感染组的住院天数和各项医疗费用均大于对照组,感染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增加43.03 d(2.85倍),住院总费用平均增加人民币84 314.38元(2.0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BG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除患者因素以外,还来自很多患者以外的因素;要不断改进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日,更合理地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围手术期各相关环节的管理.

    作者:李夏明;束冬兰;陈晨;陈颖;伍冀湘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272例脑瘫患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脑瘫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医院近两年脑瘫住院患儿1272例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9.28%,例次感染率9.75%;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多见,占总感染47.46%,其次是胃肠道,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引起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脑瘫患儿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年龄、生理及疾病特点加强监护,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王荥新;蒋雪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

    目的 探讨加强细节管理以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 强化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以细节管理为中心.采取了日常督导检查和定期检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健全医院感染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果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护理缺陷明显减少,2007年较2006年减少52.00%;无菌手术感染率下降,2006年为0.49%,2007年为0.31%.结论 加强细节管理有利于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徐伟英;何萍;李永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监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工作质量,提高灭菌保证水平,以便加强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每台清洗机第1舱放置英国产Brown STF清洗效果检测卡,对全自动清洗机对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对可能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结果 2年内STF清洗效果检测卡检测清洗器械质量总合格率为98.9%;手术室器械和各科室器械清洗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8.6%和99.4%.结论 全自动清洗机适合清洗外科器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由于手工操作对护士的刺伤和感染,能满足临床的需要;STF检测卡操作安全,能有效地检测清洗机的清洗效果,适合应用于临床.

    作者:商玲;徐海凌;王洪梅;王新华;陈美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37份痰标本中672份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3.72%;672份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7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46株(69.8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157株(20.0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真菌79株(10.10%),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肺炎链球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对青霉素大部分耐药.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毛娟华;徐林燕;郑逸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尿路感染特点,以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对ICU 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661例患者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院内尿路感染63例,发病率9.53%;ICU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抗菌药物、激素应用、留置导尿时间、APACHEⅡ评分有关;病原菌以真菌为主(40.66%),革兰阴性菌31.87%,革兰阳性菌27.46%;ICU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ICU院内尿路感染有其自身特点,值得关注,避免盲目应用抗菌药物、激素,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杨爱祥;吴慧娟;郑贞苍;杨静;滕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药敏状况.方法 对2000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70例患者(68.6%)培养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1株,革兰阴性菌43株,真菌5株;单一菌感染37例,混合菌感染33例,其中Wagner分级≥3级糖尿病足者28例(84.85%),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药交叉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及头孢菌素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加伊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早期联合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作者:楼大钧;朱麒钱;金华伟;斯徐伟;官莉莉;俞钟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的现状.方法 对全国6个省市36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资料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9%的医院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80.6%的医院内医院感染管理科为一级科室,直接上级主要为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在专职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0.8%,高级职称占39.4%,平均219张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结论 感染管理科的设置已不断规范,但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员配备专业比例不合理,医师比例低或没有医师.

    作者:李六亿;贾会学;朱其凤;陈新民;龚瑞娥;陈菁;曲绍蓬;胡霞云;赵艳春;贾建侠;赵秀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供应室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与预防

    供应室人员如何预防血源性感染非常重要.笔者对供应室血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柴剑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英国先德Tiek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药敏结果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ICU近4年VAP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73株,分离率69.3%,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革兰阳性球菌143株,分离率26.6%,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真菌22株,分离率4.1%;大多数病原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VAP病原菌种类多而复杂,呈多药耐药,应重视并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耐药性监测,提高治愈率.

    作者:金艳;张春和;郭爱兰;徐锋;马金群;陈东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17044例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4-2006年3年间共发生Ⅰ类手术切口感染3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0.21%;2004、2005、2006年切口感染发生率依次为0.24%、0.22%、0.18%;在36例切口感染中手术时间>3 h的为17例,2~3 h的为12例,<2 h的为7例.其构成比依次为47.23%、33.33%、19.44%.结论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季节、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有关,切口感染重在预防,要加强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作者:何耀琴;吴红丽;陈谷霖;于建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病原学分析

    目的 调查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s)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CRBSI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1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及污染菌分离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 137例患者中80例为CRBSIs确诊病例,共分离出9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43株(46.7%),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1株(33.7%),革兰阴性杆菌31株(33.7%),假丝酵母菌属18株(19.6%);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9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0%.结论 CNS是CRBSIs的常见病原菌,假丝酵母菌属在CRBSIs的病原菌中占相当比例,常见分离细菌耐药性严重.

    作者:蔡继明;杨玉芳;陈妮娜;董叶丽;黄俊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层流手术室的洁净管理

    我院自1999年5月正式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以来,通过严格的人员培训和规范的管理,保证了手术环境的元菌要求和无菌效果,满足了各类手术需要.现将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957份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57份胆汁标本中检出病原菌638株,阳性率为66.67%;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3.09%)、肺炎克雷伯菌(11.19%)、粪肠球菌(8.67%)、屎肠球菌(5.78%)和铜绿假单胞菌(4.69%);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7.22%)为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95.4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0%,肠球菌属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达73.6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达84.72%.结论 致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3种菌为常见,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阿米卡星联合氨苄西林可作为胆道感染的临床经验用药.

    作者:应建飞;吕火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MIC值的监测

    目的 了解医院5年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MIC值的变迁.方法 用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的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的MIC值.结果 2003-2007年5年内,MRSA检出率从2003年的52.2%上升到2007年的74.5%,万古霉素的MIC几何均数从1.85μg/ml上升到2.15μg/ml,替考拉宁的MIC几何均数从1.28μg/ml上升到2.07μg/ml,利奈唑烷的MIC值的变化不大.结论 2003-2007年5年内,MRSA检出率逐年上升,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MIC值有升高的趋势,且以替考拉宁的升高更为明显.

    作者:陈栎江;周铁丽;吴庆;刘媚娜;吴莲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病房电视遥控器污染的调查及消毒管理

    笔者对我院普通病房内91个电视遥控器作消毒前、消毒后及消毒使用后3 d的细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祝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室应用洁定8666清洗消毒器的体会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特别是对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及灭菌是其工作的重点,污染物品有效彻底的清洗是灭菌成功的保障,同时,如何避免工作人员免受交叉感染也是其工作的关键所在.我院消毒供应室2007年引进洁定8666清洗消毒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其独特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亓卫东;辛英伟;许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6年1-12月外科手术后感染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的195株致病菌,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NC31鉴定板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培养出的19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4%,革兰阳性球菌25.6%,常见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4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33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具有较好抗菌效果.结论 密切监测外科感染病原菌,对预防治疗外科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家聪;胡凯峰;朱广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坚持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对重点环节如:建立消毒防护感染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预防控制感染的技巧以及对操作过程的细微控制.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肖远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产科护士职业感染防护

    由于医院工作所受到的职业性危害具有专业特殊性,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中.探讨职业感染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护士职业感染的防护意识.

    作者:沈红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