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病房楼搬迁时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王鲜平;张秀銮;管晓萍;曹力

关键词:新病房楼, 医院感染, 预防
摘要:在新外科大楼建成启用的搬迁阶段,为有效地控制新楼的环境污染,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我院采取了积极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病房楼搬迁时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在新外科大楼建成启用的搬迁阶段,为有效地控制新楼的环境污染,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我院采取了积极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鲜平;张秀銮;管晓萍;曹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1年多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实施管理措施,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标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王立波;张东航;董雨燕;王琳;贾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与医院感染及预防措施

    目的 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静脉输液所致医院感染的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感染环节是液体污染或变质;配制和输注液体的环境细菌数超标;违反静脉输液操作规程;操作方法不当.结论 把好静脉输液的液体关;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减少细菌污染机会;改进输液操作环节,注意静脉输液全程无菌操作,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等,能有效地减少输液反应,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国权;范静;翟红岩;张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的管理

    医院中心供应室,是为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及一次性灭菌物品的医技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如何更合理编配供应室的人员,保证工作质量,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作者:梅仙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母婴病房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调查分析与控制

    加强预防与控制母婴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我院母婴病房2006年9月,连续发现3例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经积极控制感染,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汪青;刘素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加强岗前培训确保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目前,医院中心卫生员、护工等人群已进入消毒供应队伍,尤其军队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已经成为一支主力军.但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培训,对预防医院感染和消毒供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培养一支能为医院消毒供应工作队伍势在必行.我们的做法如下.

    作者:王素珍;崔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研究

    目的 检测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流行及传播.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细菌室2004年1-12月,非重复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18株,改良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菌株,多重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别,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改良三维试验检出13株AmpC酶,检出率为5.96%,经多重PCR测定,7株菌约在405 bp出现阳性条带,经基因测序证实为DHA-1型质粒AmpC酶,检出率为3.2%;7株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全部耐药,对其他头孢类、单环β-内酰胺酶类、含酶抑制剂药物、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耐药,只有亚胺培南对其显示较好抗菌活性,尚未见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DHA-1型质粒AmpC酶,检出率为3.2%,产酶株显示多重耐药特性.

    作者:彭敬红;孙自珑;周有利;吕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

    目的 调查与解决乙型肝炎病毒(HBV)职业暴露的防治.方法 对2005-2006年间医院1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的追踪调查和防治措施对比.结果 发现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以下高危因素,包括在医院内特殊的区域、特定的时间段、易暴露的部位、暴露前是否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结论 预防与治疗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除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预防原则操作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及暴露后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BP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医院2000年3月-2005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1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腹水中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占39.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2%.结论 诊断SBP除应尽早进行腹水培养外,还要结合临床症状,依据药敏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金法祥;李水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株携带6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 了解对亚胺培南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KPN)β-内酰胺酶产生状况.方法 对1株KPN用PCR法进行了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LEN、OKP、CTX-M-1群、CTX-M-2群、CTX-M-9群、OXA-1群、OXA-2群、OXA-10群、PER、GES、VEB、CARB、DHA、ACT-1)检测.结果 检测显示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群、DHA等6种阳性.结论 该株KPN同时携带6种β-内酰胺酶基因.

    作者:周军;王智刚;史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Attacin抗菌肽基因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建立Attacin基因体内抗菌活性检测系统,并初步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 PCR扩增Attacin编码区目的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在体内检测Attacin的抗菌活性,同时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未诱导对照相比,包含重组质粒的宿主菌生长受到抑制,含pET30a(+)/Attacin宿主菌诱导表达后,提纯不到His-Attacin融合蛋白,而含pGEX-4T-1/Attacin宿主菌可获得GST-Attacin融合蛋白.结论 建立灵敏、简便的Attacin体内抗菌活性检测方法,为下一步研究Attac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徐建华;朱家勇;金小宝;许琴英;张秀明;庄俊华;陈曲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头孢他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鼠肺炎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对体外试验敏感的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鼠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经鼻内滴入肺炎克雷伯菌菌悬液,制备大鼠肺炎模型;接种细菌后24 h,各组分别给予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和生理盐水,在各时间点测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结果 治疗72 h后头孢他啶组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头孢噻肟组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他啶对体外敏感的产CTX-M-14型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苒;孙耕耘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关节炎1例

    1 病例患者,男,10岁,在上学途中摔伤右膝关节.摔伤部位红肿,行走因难,在镇卫生院摄X线片无骨折,血常规WBC 9.5×109/L,N 0.81,L 0.19,诊断关节软组织挫伤.为预防感染用头孢唑林治疗约20 d,未见好转,红肿反而加重,遂转我院治疗.抽关节腔积液做细菌培养,分离出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5 d后,再次做细菌培养阴性,病情好转,康复出院.

    作者:刘旭忠;詹贞芳;宋智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淘汰旧的供应模式,实行供应室的集中式管理,按标准改建整体消毒供应中心,明确职能,规范流程,强化管理.结果 集中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有效且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循环系统,确保消毒物品的质量.结论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更利于管理和质量控制,减少污染扩散,简化作业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实现无菌物品零缺陷.

    作者:邱文影;徐海英;钟国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与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医疗机构消毒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85所医疗机构检查消毒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有82.5%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90.0%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公立、民营、个体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率分别为54.4%、22.4%、45.5%;有54.5%医院重点科室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只有48.9%医院重点科室所使用的医疗用品按其危险程度分类,做相应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符合规定要求;口腔科的消毒设备、手机配置和消毒隔离操作符合要求的公立医院占68.2%、民营医院仅占22.7%、个体为56.7%.结论 在消毒隔离、医疗机构审批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执法力度.

    作者:魏明远;阿依夏木;吕媛;郝晓易;孙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目的 调查各级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发生概率,分析发生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50所医疗机构1 050名护理人员,进行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发放调查表1 050份,有效使用1 028份.结果 50所医疗机构1 028名护理人员,其中有903名在工作中均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损伤概率占87.84%;工龄6~10年损伤率高,占40.75%,其次是工作11~15年占31.12%;共发生损伤7 059例次,每人平均损伤7.80次,损伤>10次287名,占31.78%;配药时被安瓿损伤4 986例次,占70.63%;其次是清洗器械损伤1 097例次,占15.54%;皮肤轻度损伤4 072例次,占57.69%.结论 要不断改进安瓿工艺及器械安全性;有条件医院应购置器械清洗机;关键是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的宣教力度,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损伤概率极为重要.

    作者:王美容;朱秀兰;方东萍;林祥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胃肠道感染的干预效果

    本院自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发现胃肠道感染患者36例,占精神科医院感染总数的32.14%,较为严重.为提高精神科医务人员对胃肠道感染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的防范,控制其发生率,我们分析了精神科胃肠道感染高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水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两种低温灭菌方法在医院物品灭菌中的选择运用

    目的 比较两种低温灭菌方法,为在各类湿热敏感医疗器械灭菌时选择佳的低温灭菌方法.方法 对环氧乙烷灭菌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成本、灭菌参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环氧乙烷为传统的低温灭菌方法,有成熟及完善的灭菌监测手段,适用于物品的终末灭菌,放置在消毒供应中心较适宜;过氧化氢等离子为新兴的低温灭菌方法,适用于紧急和连台手术时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放置在手术室较适宜.结论 两种低温灭菌方法均有各自的长处及局限性.

    作者:李大忻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国产高压蒸汽灭菌产生湿包现象的探讨

    湿包现象属于灭菌不合格.一方面因为潮湿,影响蒸汽穿透力,不能确保物品已达到灭菌要求,特别是包的中央部位,已经过多次试验,湿包中央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率>50%;另一方面,因为包布潮湿,外界细菌容易在布上繁殖,易造成在有效期内产生二次污染.笔者总结我院供应室两年来就国产压力蒸汽灭菌产生湿包现象做一分析.

    作者:邵学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糖肽类耐药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糖肽类耐药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机制,为MRCNS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头孢西丁纸片法、mecA基因PCR检测MRCNS;万古霉素耐药确证试验筛选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E-test法检测其MIC及多重PCR检测其van基因.结果 CNS对头孢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程度较高;52株CNS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与mecA基因检测MRCNS的符合率为96.2%,mecA基因阳性率为92.3%;256株CNS菌中筛选出4株异质性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RS),均为MRCNS,未检出vanA、vanB、vanC1及vanC2基因.结论 对VRS和MRCNS进行有效的实验室检测与院内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远春;李爽;李凤莲;刘迎春;王靖;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