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型研究

蔡培泉;王春新;黄支密;糜祖煌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 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4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qacE△1-sul1基因. 结果 74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44.6%~94.6%之间,qacE△1-sul1基因阳性有54株,阳性率74.3%. 结论 阴沟肠杆菌具明显的多重耐药特征,qacE△1-sul1基因携带率很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碘仿纱布、纱条的制作和应用

    碘仿是黄色小叶状结晶,有刺鼻的气味,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乙醚.碘仿遇到创面的分泌物后,即游离出的二氨乙炔,它有制止腐败的作用,能保证持久的杀菌、防腐、除臭作用.它可制成4%~6%碘仿纱布、纱条及10%碘仿软膏等.把浸以含乙醚、甘油、碘仿溶液所制成的纱布、纱条放在手术创口.如上颌骨切除术的创口,腭裂整形缝合术衬垫口内腭护板,填塞牙槽窝,中、小面积植皮,乳突、会阴等手术,可3~10d换药1次.

    作者:王彦琦;梁新;董雅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致全身多处脓肿1例

    1 病例患儿,男,1.5岁,因发热咳嗽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强,双肺内带可见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入院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经头孢噻肟、苯唑西林、阿米卡星治疗7 d后肺部体征消失,但仍高热不退,3 d后发现右侧腰背部包块,腹部CT报告右侧腹膜后脓肿.转入外科行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流出脓液约250 ml,淡黄色,脓液培养出大肠埃希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治疗.

    作者:戴文燕;谭琼;张忠仆;刘小萍;周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开放试验,完成病例30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1次/d静脉滴注,疗程为7~4d. 结果 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6.7%、83.3%、82.1%. 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其500mg 1次/d给药可达到更高的临床有效率、更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作者:彭华生;叶兴蓉;肖欣荣;王晓湘;王炜;孙海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灭菌技术探讨

    我院自2005年1~10月,做硬式内镜的清洗灭菌工作共547例,其中腹腔镜363例,膀胱镜95例,椎间盘镜62例、关节镜22例、胸腔镜4例,均采用标准肯格王腔镜中心的清洗灭菌程序,灭菌合格率达100%.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刚荣;王汴云;王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感染组178例与未感染组172例进行对照,探讨下呼吸道感染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感染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组(P<0.05);感染组病死率为23.0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马飞;耿黎明;苗今乐;许建军;陈丽华;牟艳春;于勇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专科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4月1 771份出院病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结果 抗感染药物使用率94.81%,以联合用药为主,占55.63%,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3.61%;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二线及其以上抗菌药物占36.21%;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 d,占90.30%;产科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98.17%. 结论 加强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督导,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作者:程雯;唐敏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BV-DNA定量参考值的探讨

    目前,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HBV-DNA定量检测已成为诊断和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指标.HBV-DNA定量检测也是评价拉米夫定抗病毒复制的常用客观指标.但一些病例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而HBV-DNA为阴性,肝活检结果为G1、S1-4.因此,对这些病例患者的血清通过沉淀浓缩检测其HBV-DN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

    作者:崔征;宋明辉;曾媛;卜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条件,了解不同洗手方式与医护人员依从性的关系,提高洗手行为依从性,保持手卫生,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将监测科室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丹尼尔-皮肤消毒液、含氯消毒液、碘伏、皂液流水洗手方式,比较其效果、洗手依从率并行标本菌株鉴定,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选择丹尼尔-皮肤消毒液洗手,效果好、易被医护人员接受、洗手依从率显著提高. 结论 必须具备医护人员易于接受的洗手依从条件,才能提高洗手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刘灿兰;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重叠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 评价新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的优势. 方法 16例被诊断为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的患者,在先行给予抗生素、解痉、利尿、呼吸兴奋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同时迅速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治疗,并分为使用新型Bi-PAP和旧型Bi-PAP机器两组,观察其转归. 结果 其中7例使用新型机器的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全部缓解;9例应用旧型机器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经无创机械通气缓解,另3例因无创治疗效果不佳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结论 新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更多的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无需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缓解,同时减少了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可能性.

    作者:陈哲;刘素彦;陈宝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 方法 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73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 结果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0.6%和75.5%;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HBeAg阴性患者部分仍存在着病毒复制;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在HBV-DNA低拷贝数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 结论 PreS1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反映HBV存在和复制的情况,PreS1作为辅助或补充指标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同步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晓梅;陶志华;周武;张文辉;王瑜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坚持质量查房控制医院感染在供应室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部队综合性医院,因编制调整,供应室正式专业技术人员减少,临时聘用人员增加,人员变动频繁.根据这些特点,近年来,为保证工作质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作者:刘杜娟;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光学、光纤和晶体等材料制造的先进医疗用品不断出现,现有的物理和化学灭菌方法已不能满足这些特殊医疗用品的需求.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继甲醛、环氧乙烷和戊二醛等低温灭菌技术之后,又一新的低温灭菌技术.

    作者:方益荣;叶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腔科无菌持物钳不同消毒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前,医疗机构广泛使用戊二醛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戊二醛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很强.因此,对传统的浸泡在2%戊二醛中的无菌持物钳与在常温、常湿环境下干燥无菌持物钳进行了微生物学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作者:吴碧君;王琴;周壮丽;王碧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丹尼尔皮肤消毒液用于外科洗手的临床评估

    丹尼尔皮肤消毒液是一种速效、免水洗、无刺激的复合型消毒剂.2004年4月我院手术室开始试用丹尼尔外科刷手液和皮肤消毒液替代0.5%碘伏用于手术前手消毒,并根据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前后手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与碘伏洗手比较, 报道如下.

    作者:肖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美罗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使用前瞻性、开放性、非比较的方法研究美罗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进入研究前,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者血液培养进行病因学调查;入选病例使用美罗培南1g/8h静脉内给药,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时间是3~7 d. 结果 35例(66.04%)患者治愈或好转,6例(11.32%)死亡,有11例(21%)出现临床并发症,但同美罗培南无明显关系. 结论 美罗培南是有效、耐受性良好的药物,本研究中死亡率较低同诊断后首先使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有关.

    作者:江德鹏;向静;熊建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院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医院使用消毒剂被细菌或致病菌污染,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流行.因此,正确使用和管理消毒剂是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

    作者:尹玉华;尹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作者:张杰;李新华;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 027例的有关临床资料. 结果 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4%;以下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常见,分别占67.2%和21.1%;感染菌株主要是念珠菌属占96.7%;高龄、昏迷、广谱抗生素应用及时间、长住院日、糖尿病、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等与真菌性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结论 念珠菌属是真菌性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真菌性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程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普通病区医护人员手清洁消毒方法的监测与探讨

    清洁洗手是阻断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调查3种不同的清洁洗手方法,经过细菌学培养检验,进行临床监测效果评价.

    作者:宋秀玲;刘莉;邓慧萍;郭辉;张坚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酶在医疗器械清洗中的作用探讨

    我院供应室从2004年开始选用安必洁多酶清洗剂用于手工器械清洗.作者对清洗消毒器中使用酶后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酶在医疗器械清洗中的效果,以供实践参考.

    作者:胡国凤;李淑玲;李大忻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