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一兵;李卫光;朱其凤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 方法统计分析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2002年和2003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结果在8 80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 954株,占22.18% ,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39%,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列前5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5.8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分列前3位;真菌占12.8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提示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近年来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出现多重耐药,应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烧伤早期抗氧化治疗的临床探讨

    选择1993~2002年间严重烧伤2 h内入院的患者100例,分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复苏的同时应用抗氧化治疗,结果表明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陈永森;田永生;冯俊梅;牛湘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透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高发区.在整个医院感染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率占第1位.因此加强医院感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根据血透患者易受医院感染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张青玉;唐迎春;张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Toll样受体与常见病原菌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迄今为止,已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了11种TLRs分子,其中TLR2和TLR4的作用尤为突出.笔者就TLRs的分子结构特点、信号转导方式及其在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真菌及结核菌等病原菌所致感染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邓敏;陈晓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双层手套在外科手术中保护作用的调查研究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中单层手套与双层手套的穿孔率,评价双层手套预防穿孔的效果. 方法 2004年2~4月我院手术室前瞻性调查100例手术使用的992只手套,采用向手套注水的方法观察手套穿孔情况. 结果外科手术中,手套穿孔率为9.07%;单层手套的穿孔率为11.84%,双层手套外层与内层的穿孔率分别为8.85%、0.52%;手套穿孔的危险性在手术时间>2 h、手术医生及洗手护士、左手示指中较高. 结论高危手术中应使用双层手套,以减少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秀云;徐敏;赵体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地方监控网的作用与地位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方法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地方监控网,在网内汇总和分析全市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进行业务培训、检查监督及总结与交流等. 结果及时掌握全市医院感染资料、普及相关知识,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结论地方医院感染监控网是行政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助手.

    作者:姜亦虹;李春红;沈黎;张亚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及控制

    为了更好地做好消毒灭菌工作,现就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消毒灭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家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中循证医学的应用

    目的应用循证的方法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确立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医院感染的管理. 方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形成可供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评价证据,采用循证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规范、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论证. 结果医院目前制定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过程一般是采取Ⅳ级方式,缺乏证据用于决策的强度;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干预措施,应建立在有充分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注重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可靠性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重视控制措施对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死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评价,加强医院感染的经济决策和效果、效益、效用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整体的提高.

    作者:魏华;索继江;邢玉斌;韩黎;张影杰;王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耐药状况. 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判定标准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结果 1999~2003年我院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423株,对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及敏感菌株MSSA分别为79株和334株,表皮葡萄球菌898株,对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E及敏感菌株MSSE分别为647株和251株;MSSA、MSSE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70%;MRSA、MRSE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高度耐药,只有万古霉素100%敏感. 结论了解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对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十分重要,万古霉素可作为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万建华;褚云卓;陈佰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加大管理力度. 方法从医务人员、诊疗环境设置、消毒设备、消毒方法和程序、卫生学监测等方面,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 结果逐渐规范了对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结论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作者:刘彬;罗小洁;范小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速灭安加热57℃灭菌吸唾器、扩大针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口腔科扩大针、吸唾器灭菌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按(5×105~6)CFU/ml和HBsAg悬液各20 μl分别滴染于吸唾器、扩大针上,放入57℃速灭安中灭菌30 min,临床应用120件次灭菌后做细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生物菌种全部杀灭,灭菌指数为(5×105~6)CFU/ml,HBsAg消毒后S/N<2.1,临床应用灭菌后均无细菌生长. 结论速灭安加热57℃ 30 min灭菌效果可靠.

    作者:孙伯英;董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中重度医院感染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 方法于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患者60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静脉滴注,q 8 h;对照组(B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静脉滴注bid,两组疗程均为7~10 d. 结果 A组治愈率为68.6%,有效率为98%,细菌清除率为86.6%;B组治愈率为63.3%,有效率为90%,细菌清除率为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药敏试验显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总敏感率在2001年是54.7%、2002年是66.8%,对铜绿假单胞菌为74.3%;头孢哌酮/舒巴坦对G-菌敏感率2001年是57.4%、2002年是69.4%,对铜绿假单胞菌是58.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74.3%, 58.6%). 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疗效较头孢哌酮/舒巴坦好,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两种药物差异无显著性,使用安全.

    作者:吴华;梁剑辉;刘晓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SARS治疗中甲泼尼龙注射液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注射液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规律与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6月收治的680例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用药信息. 结果 680例患者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的有408人,占60%,根据使用剂量分为高低量不等的8个组, 291人从入院第1天开始连续用药,376人平均每日用药剂量≤80 mg,平均用药天数(11.1±7.5)d. 结论激素类用药呈现一定的用药规律,为防止加重继发感染,何时开始用药,每次用药的剂量、频次、疗程及方式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用药方案,以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的目的.

    作者:代伟;董军;曹秀堂;高筠;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1例调查

    我院妇产科收治1名产妇,因剖宫产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现对该病例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的原因及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自然破水,羊水Ⅲ度污染,胎心率100~162次/min.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在硬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头位取出一男活婴.产妇于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9℃之间,给加强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7 d出现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右下腹可触及2 cm×5 cm索状包块,较固定,无腹膜刺激征,给加强抗感染.患者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

    作者:丁彦文;李改兰;李林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高龄老人复杂重症肺部感染的护理

    高龄老人抵抗力随着年龄递减,常并存慢性疾病,其呼吸道机械和免疫屏障随年龄下降,加上免疫功能失调及免疫缺陷,易发生重症肺部感染.我科收治1例高龄复杂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7个月临床治愈.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杨佳琳;武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感染后骨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感染后骨坏死相关因素,提高SARS诊断、治疗水平,预防骨坏死发生. 方法对住院临床诊断SARS的80例患者出院后跟踪6个月随访;检测血液生化,观察不同时期症状,总结SARS感染后骨坏死发生与激素治疗每天大剂量、疗程、治疗全程总量和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SARS感染后骨坏死跟踪样本发生率26.3%,以医务人员居多;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对骨坏死的形成有辅助作用,甲泼尼龙治疗全程总剂量>6 000 mg和治疗疗程时间>40 d的患者发生骨坏死的机会较多,与无骨坏死患者比较有明显区别,P<0.005和P<0.025;SARS患者发病期血脂普遍增高,比较骨坏死和无骨坏死患者无差异. 结论 SARS感染后骨坏死与甲泼尼龙治疗全程总剂量和治疗时间有关,临床病情与血脂增高对骨坏死的发生无统计学支持.

    作者:韩玉坤;周先志;曾珍;张海陵;耿华;王华明;牟劲松;季伟;李志伟;张效东;张晓峰;王海滨;毛远丽;陈菊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呼吸系统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医院呼吸系统感染(RSI)的状况. 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住院的LN患者并发医院RSI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LN患者的医院RSI发生率为43.7%,以G-杆菌感染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结论抗菌药物滥用和大剂量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高度狼疮活动是LN患者的医院RSI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远航;罗正茂;朱起之;童俊容;张虹;张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SARS与高度疑似SARS患者骨髓像分析

    目的对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下称SARS)患者和高度疑似SARS的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分析,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方法抽取3例确诊重症SARS患者和1例高度疑似SARS患者骨髓作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结合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3例SARS患者骨髓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噬血细胞和吞噬细胞,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一系或多系的骨髓抑制现象;1例疑似SARS患者在吞噬细胞中发现荚膜组织胞浆菌. 结论重症SARS患者的骨髓表现很可能与病毒本身的毒性、用药种类、用药量有关;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严密的实验室检验数据的监测,将有利于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及时对症治疗,从而杜绝因感染而引起的并发症,对高度疑似SARS患者的血像及骨髓则应注意有没有其他致病原,如原虫、真菌等.

    作者:黎庆恩;陈福雄;王鹏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感染管理水平,现对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玲;许美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对策. 方法对ICU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年龄、有创性操作、医务人员的关系及病原菌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创性操作的次数与感染关系密切;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ICU设置的不合理和医护人员的缺乏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 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加强危重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沈梅芳;楼一玲;王芳;於国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及抗菌药物治疗对策

    目的分析3年中1 878株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3年我院重症治疗中心共计分离出的1 878株非发酵菌,对其分布特点、检出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症治疗中心内医院感染非发酵菌检出率为43.3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19.75%),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15.18%),近年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呈上升趋势,其检出率约为5.38%;不同感染部位标本非发酵菌检出的阳性率也不同,以呼吸系统为常见,占79.4%,尿液与引流液阳性率约为23.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临床较为敏感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菌药物;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药敏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 结论重症治疗中心医院感染中非发酵菌检出率高且耐药性强,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为代表的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菌药物,对非发酵菌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耐药性.

    作者:安群;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