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高龄老人复杂重症肺部感染的护理

杨佳琳;武强

关键词:高龄老人, 复杂重症肺部感染, 护理
摘要:高龄老人抵抗力随着年龄递减,常并存慢性疾病,其呼吸道机械和免疫屏障随年龄下降,加上免疫功能失调及免疫缺陷,易发生重症肺部感染.我科收治1例高龄复杂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7个月临床治愈.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烧伤早期抗氧化治疗的临床探讨

    选择1993~2002年间严重烧伤2 h内入院的患者100例,分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复苏的同时应用抗氧化治疗,结果表明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陈永森;田永生;冯俊梅;牛湘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常见的肺部感染痰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对207例RICU肺部感染患者280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 结果 G+菌77株,占2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占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3株占18.9%;G-菌162株,占57.9%,占前4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56株(2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5株(8.9%),肺炎克雷伯菌17株(6.1%),鲍氏不动杆菌14株(5%);真菌41株,占14.6%;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0.7%;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仍然对碳青酶烯类敏感. 结论该组RICU肺部感染以G-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构成主要G-感染菌株;MRSA和真菌感染的比例较高.

    作者:傅应云;何正强;吴伟元;穆雪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关系.现将供应室工作在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1 供应室存在的问题1.1 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医院的供应室无内、外走廊划分.工作室、休息室、消毒室、无菌室等界限不清,难以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不能人流、物流分开及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

    作者:赵翠兰;王素芬;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大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贮存、发放和回收毁形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保证一次医疗用品正常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安全因素,笔者对4年来我院供应室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关瑞锋;许志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对策. 方法对ICU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年龄、有创性操作、医务人员的关系及病原菌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创性操作的次数与感染关系密切;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ICU设置的不合理和医护人员的缺乏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 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加强危重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沈梅芳;楼一玲;王芳;於国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戊二醛用于支气管镜浸泡消毒效果监测管理

    我院感染科从2002年4月~2003年7月随机采样监测细菌培养,每次持续时间2周,共6次.对196例患者检查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后的支气管镜表面、内腔洗脱液、浸泡用戊二醛进行采样监测,结果有37例患者使用过的支气管镜经消毒后培养阳性,阳性率18.9%,检出细菌数都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医院没有因支气管镜检查造成的感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黄秀良;聂英;周涓;高桂兰;胡燕燕;林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1例调查

    我院妇产科收治1名产妇,因剖宫产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现对该病例术后发生阑尾周围脓肿的原因及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自然破水,羊水Ⅲ度污染,胎心率100~162次/min.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在硬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头位取出一男活婴.产妇于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9℃之间,给加强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7 d出现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右下腹可触及2 cm×5 cm索状包块,较固定,无腹膜刺激征,给加强抗感染.患者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

    作者:丁彦文;李改兰;李林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地方监控网的作用与地位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方法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地方监控网,在网内汇总和分析全市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进行业务培训、检查监督及总结与交流等. 结果及时掌握全市医院感染资料、普及相关知识,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结论地方医院感染监控网是行政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助手.

    作者:姜亦虹;李春红;沈黎;张亚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透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高发区.在整个医院感染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率占第1位.因此加强医院感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根据血透患者易受医院感染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张青玉;唐迎春;张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鼻窦炎患者厌氧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厌氧菌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及筛窦3个部位的分布情况. 方法在功能性内镜手术中,无菌采集中鼻道、上颌窦及筛窦脓液标本各1份,分别接种于Oxyplates厌氧平板,直接于35℃培养箱中培养,并对筛选的耐氧试验阳性的可疑菌作生化鉴定. 结果在615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458株31种,其中厌氧菌24株3种,占总菌株数的5.2%;在3个部位间,厌氧菌检出率分别为18.45%、14.35%和16.4%;在24株厌氧菌中,以革兰阳性杆菌位居第1,占83.3%. 结论慢性鼻窦炎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主要为迟缓真杆菌引起,该3个部位的细菌检出率无较大差别.

    作者:彭燕;张国华;刘富春;黄田海;徐永涛;钟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双层手套在外科手术中保护作用的调查研究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中单层手套与双层手套的穿孔率,评价双层手套预防穿孔的效果. 方法 2004年2~4月我院手术室前瞻性调查100例手术使用的992只手套,采用向手套注水的方法观察手套穿孔情况. 结果外科手术中,手套穿孔率为9.07%;单层手套的穿孔率为11.84%,双层手套外层与内层的穿孔率分别为8.85%、0.52%;手套穿孔的危险性在手术时间>2 h、手术医生及洗手护士、左手示指中较高. 结论高危手术中应使用双层手套,以减少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秀云;徐敏;赵体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速灭安加热57℃灭菌吸唾器、扩大针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口腔科扩大针、吸唾器灭菌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按(5×105~6)CFU/ml和HBsAg悬液各20 μl分别滴染于吸唾器、扩大针上,放入57℃速灭安中灭菌30 min,临床应用120件次灭菌后做细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生物菌种全部杀灭,灭菌指数为(5×105~6)CFU/ml,HBsAg消毒后S/N<2.1,临床应用灭菌后均无细菌生长. 结论速灭安加热57℃ 30 min灭菌效果可靠.

    作者:孙伯英;董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的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化. 方法对我院2002、2003年临床分离出的1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对两时间段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学χ2检验. 结果与2002年相比,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较大幅度的升高,但统计学上无意义;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变化不大.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有增强的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梁勇;陈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本研究尝试揭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寻求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3年1~12月住院病历4 36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003年医院感染345例次,感染率为7.9%;高危感染率分别为神经康复科29.2%、内分泌肾内科13.8%、甲级病房12.42%、消化内科10.84%、呼吸、心血管内科9.3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50.43%、消化道22.61%、泌尿道18.84%、皮肤软组织2.9%、手术部位1.7%;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9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6.88%. 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蚁少华;毛沁;瞿美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SARS与高度疑似SARS患者骨髓像分析

    目的对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下称SARS)患者和高度疑似SARS的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分析,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方法抽取3例确诊重症SARS患者和1例高度疑似SARS患者骨髓作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结合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3例SARS患者骨髓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噬血细胞和吞噬细胞,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一系或多系的骨髓抑制现象;1例疑似SARS患者在吞噬细胞中发现荚膜组织胞浆菌. 结论重症SARS患者的骨髓表现很可能与病毒本身的毒性、用药种类、用药量有关;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严密的实验室检验数据的监测,将有利于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及时对症治疗,从而杜绝因感染而引起的并发症,对高度疑似SARS患者的血像及骨髓则应注意有没有其他致病原,如原虫、真菌等.

    作者:黎庆恩;陈福雄;王鹏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对策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0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 102例病例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且多数病例发生于气管切开术后4~6 d,所分离的6种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广谱耐药. 结论为有效控制感染,除加强对患者及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护理、消除易感因素外,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分泌物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谢明水;郝建春;刘国政;熊建华;刘杨;谢九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科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对残留血的影响

    经血液传播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极微量的含病毒血液(0.0004 ml)即具有传染性.因此,若对污染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为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我们试用不同清洗方法来比较它们对血迹的清洗作用,探讨清洁作用好的清洗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珍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 方法统计分析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2002年和2003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结果在8 80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 954株,占22.18% ,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39%,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列前5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5.8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分列前3位;真菌占12.8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提示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近年来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出现多重耐药,应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一兵;李卫光;朱其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中循证医学的应用

    目的应用循证的方法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确立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医院感染的管理. 方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形成可供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评价证据,采用循证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规范、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论证. 结果医院目前制定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过程一般是采取Ⅳ级方式,缺乏证据用于决策的强度;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干预措施,应建立在有充分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注重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可靠性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重视控制措施对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死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评价,加强医院感染的经济决策和效果、效益、效用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整体的提高.

    作者:魏华;索继江;邢玉斌;韩黎;张影杰;王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及抗菌药物治疗对策

    目的分析3年中1 878株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3年我院重症治疗中心共计分离出的1 878株非发酵菌,对其分布特点、检出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症治疗中心内医院感染非发酵菌检出率为43.3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19.75%),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15.18%),近年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呈上升趋势,其检出率约为5.38%;不同感染部位标本非发酵菌检出的阳性率也不同,以呼吸系统为常见,占79.4%,尿液与引流液阳性率约为23.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临床较为敏感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菌药物;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药敏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 结论重症治疗中心医院感染中非发酵菌检出率高且耐药性强,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为代表的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菌药物,对非发酵菌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耐药性.

    作者:安群;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