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TORCH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周乙华

关键词:孕期感染, 筛查, 巨细胞病毒, 南京医科大学, 围产儿结局, 实验室诊断, 围产医学, 疱疹病毒, 临床诊断, 宫内感染, 感染现状, 产前诊断, 医学院, 新生儿, 弓形虫, 方法及, 症状, 孕妇, 医院, 危害
摘要:有人将TORCH定义为以下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及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各种病毒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我们究竟该不该做产前 TORCH 筛查?如果该做的话又该如何做?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周乙华教授在视频中向我们分析了以上4种病毒在我国的感染现状、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围产儿结局,以期对TORCH感染的临床诊断给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绒毛膜双胎胎盘浅表血管灌注方法简介

    单绒毛膜囊双胎作为单卵双胎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特有的胎盘特点:即双胎共用一个胎盘,其表面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可能发生“复杂性双胎”问题,即双胎输血综合征[1,2]、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3,4]、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5]等,导致单绒毛膜囊双胎的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囊双胎。对器官组织进行血管灌注来研究相应脉管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手段由来已久,可以算作是一项古老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单绒毛膜复杂性双胎治疗的重点即为胎盘浅表吻合血管,因此胎盘浅表血管灌注在复杂性双胎妊娠的研究中使用至今。一方面借此可以了解不同复杂性双胎妊娠胎盘结构特点,了解其发病机制和特点;另一方面目前更多的胎儿医学中心将胎儿镜激光治疗后分娩的胎盘进行浅表血管灌注[6,7],借此了解手术效果,分析胎盘特点在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方面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将介绍单绒毛膜双胎胎盘浅表血管灌注的基本方法。

    作者:王学举;赵扬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孕期TORCH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有人将TORCH定义为以下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及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各种病毒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我们究竟该不该做产前 TORCH 筛查?如果该做的话又该如何做?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周乙华教授在视频中向我们分析了以上4种病毒在我国的感染现状、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围产儿结局,以期对TORCH感染的临床诊断给出意见和建议。

    作者:周乙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羊膜上皮干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stem cells )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干细胞的来源、体外维持干性的能力、免疫反应及其致瘤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hAECs)是一种不为人熟悉的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在特定环境中可诱导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hA ECs干细胞特性及其细胞移植在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邹刚;刘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巨细胞感染的孕前和产前筛查

    在孕期 TORCH 感染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 V )感染备受关注。风疹病毒感染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不曾感染者可接种疫苗主动免疫。而CM V 感染不仅涉及孕妇,且人群广,可反复感染,也无可用的疫苗,宫内感染后可造成严重后果。虽然医生建议女性怀孕前好能做一次CM V 感染筛查,但临床仍有不少孕妇在孕期未作CM V 感染筛查,因此准确判断孕期感染的时间对临床处理非常重要。

    作者:胡珺洁;吕时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6例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介入性穿刺术获取胎儿附属物标本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产前诊断,降低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出生率。方法孕11~14周孕妇采用超声引导下绒毛活检术抽取胎盘绒毛;孕16周后孕妇在超声引导下抽取羊水;孕25周以上因有其他项目需同时产前诊断的,则在超声引导下抽取脐血。应用短串重复序列连锁分析(STR)进行母血污染鉴别,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GJB2、GJB3、SLC26A4和mtDNA12SrRNA 4个耳聋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6例产前介入性穿刺术均一次成功。36例标本经S T R鉴定均排除母血污染。7例未检测到明确耳聋基因突变;16例为耳聋基因杂合突变,3例为耳聋基因杂合突变伴多态性位点突变,已出生的,生后随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均正常;10例为耳聋基因双重杂合突变,经遗传咨询后,孕妇及家人选择终止妊娠。结论超声引导下行介入性穿刺术是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产前诊断获取胎儿附属物标本的有效途径。联合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及STR检测,可排除母血污染,准确诊断胎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型,有效降低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出生率。

    作者:李玲;麦明琴;曾玉坤;饶腾子;丁红珂;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的产前诊断、处理及妊娠结局

    据现今数据表明,约有1%~2%的妊娠期妇女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hParvo‐B19),其中约有30%~50%会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其后果可造成胎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水肿,甚至死亡。

    作者:Dick Oepkes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刊对于稿件规范用语的要求

    1.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均为500字(词)以上。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2.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新版《Index M 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 eS H )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作者: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娠期水痘感染对母婴的影响(附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水痘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妊娠合并水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妊娠合并水痘发病孕周分别为14周1例,20~28周2例,32周1例,37~40周9例。其中孕妇发热11例,继发性皮肤感染3例,未出现水痘肺炎、脑炎。所有孕妇均足月分娩,胎儿宫内窘迫1例,剖宫产7例,产后出血4例,无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患儿,新生儿水痘2例。结论孕妇感染水痘应经妇产科、感染科医生共同诊断治疗,围生期特别是水痘完全结痂期前分娩的新生儿可能患水痘,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新生儿水痘的发生。

    作者:岳欣;成骢;韩国荣;明亚玲;阚乃颖;徐征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昆明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近10年来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 )携带以及 HBV DNA复制状态与产科结局的关系。方法以2002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10年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2085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孕妇 HBV感染与某些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在本院分娩人数共为20854例,其中 HBV感染770例,总感染率为4.17%;在770例HBV感染中有529例(68.70%)进行HBV DNA检查,其中DNA阳性189例(25.55%)。 HBV 感染且 DNA 阳性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发生率(15.87%)显著高于 HBV阴性组(10.70%)(P<0.05),HBV感染且DNA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7.41%)高于HBV感染但DNA阴性组(2.95%)和 HBV阴性组(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组妊娠期特异性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生率(1.95%)高于HBV阴性组(0.78%)(P<0.05)。HBV感染组与 HBV阴性组两组间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 HBV感染或HBV‐DNA病毒复制与GDM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某些妊娠期特异性肝病发生相关。

    作者:孙永虎;易晓云;马润玫;陈卓;杨明晖;肖连栋;宋蕾;孙倩;李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规范产检的孕妇11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孕妇外周血CM V IgG、IgM抗体,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测定部分孕妇外周血和产妇乳汁中CM V DNA含量,留取新生儿外周血及尿液检测CMV DNA含量。结果1157例孕妇血清中CMV潜伏感染率90.6%(1048/1157),孕妇C M V活动性感染率1.6%(19/1157),其19例新生儿先天性C M V感染的发病率为31.6%,其中1例死胎,1例无脑儿畸形;孕妇CM V潜伏感染者其新生儿先天性CM V感染有症状者的发病率为0.9%,其中黄疸并肝脾肿大4例,肺炎3例,不明原因发热并血小板减少2例。结论孕妇活动性CM V感染导致胎儿先天性CM V感染率较高,并且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建议孕前筛查CM V感染,活动性感染者延迟怀孕,可降低CM 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桑洪爱;王琳琳;刘振平;马玉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刊对文稿撰写的要求

    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片和视频(音频)内容。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欢迎以图像为主的来稿,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为30~40分钟(分成3~4段)。当报告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母胎界面病原微生物识别与感染预防

    母胎界面是由代表母体组织的子宫蜕膜与代表胎儿组织的滋养细胞共同形成的界面,是一个免疫学环境很特殊的地方。因为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对母体来说是一个半同种移植物,母胎界面既要促进对胎儿的耐受,同时又要保持对外来病原体的宿主防御功能。因此,如果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物质,或者免疫反应过度,都有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临床研究显示,母体子宫内细菌或病毒感染与妊娠期综合征,如流产、早产、宫内生长受限和子痫前期等有密切关联。因此,在母胎界面,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做出快速正确的免疫应答反应对成功妊娠至关重要。

    作者:侯亚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尊敬的医生同行们:胎儿医学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产科亚学科,紧紧围绕“胎儿也是人”这一理念,综合运用超声影像学、免疫生化、分子遗传等技术对胎儿疾病进行全面的筛查和诊断,旨在研究疾病在宫内的病理生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可能的宫内干预。它需要从事胎儿医学的医生接受包括超声、遗传、产科等全方面的培训,成为“多面手”,也需要建立广泛的多学科的合作,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内科、小儿外科、临床遗传、生殖免疫、儿童保健、心理等;由于胎儿与母体密不可分,对胎儿疾病的宫内诊断及干预都要通过母亲,也涉及更多了伦理法律社会问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儿母源性抗体的免疫保护以及对疫苗接种的影响

    母源性抗体是指婴幼儿或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乳汁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新生儿可通过乳汁获得特异性分泌型IgA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A ,sI‐gA)[1],但是通过胎盘获得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 ,IgG )仍是母源性抗体的主要成分。母源性抗体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幼儿抵御相应病原体的感染,但也可影响婴幼儿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应答。了解母源性抗体转运特征,对理解新生儿对病原体的免疫以及预防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巧珍(综述);胡娅莉;周乙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网上投稿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本刊信息化建设,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作者,扩展作者与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自2012年1月起,本刊将正式启用网上投稿办公系统(网址为:http://w w w .chinjpd . com ,对应于我刊的英文网名缩写Chin J Pren Diag ),请作者尽可能使用网上投稿系统投稿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脑发育不全的新进展

    小脑发育不全是指小脑的部分或全部的阙如,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Combettes[1]于1981年首次报道一例11岁女孩的小脑阙如,其小脑结构被连接于脑干的膜状物取代。通过尸检统计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病率,Pinar等[2]报道围产期和新生儿小脑畸形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3%。有关文献报道确诊小脑发育不全的年龄段从妊娠几周到出生后74岁不等[3]。

    作者:张艳花;温弘;林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IV 感染孕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和不良影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所致。 HIV 感染/AIDS 是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 HO )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末,全世界有3500万人感染HIV ,其中每年新发感染是210万人。迄今,并无治愈HIV感染的方法,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可以控制病毒的数量,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佩佩(综述);周乙华;胡娅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需要孕晚期抗病毒治疗吗?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普通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率仍高达7 .18% [1 ] ,母婴传播是主要原因,预防HBV 母婴传播是减少慢性感染的关键。经正规免疫预防,即新生儿在出生后12 小时内,肌内注射1 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 HBIG) ,并在24 小时内接种第1 针乙型肝炎疫苗,1 月龄和6 月龄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疫苗[2 ] ,总体保护率> 95% ,但仍存在婴幼儿感染[3‐5] ,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HBV 母婴传播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林晓倩;周乙华;胡娅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内感染的产前超声检查

    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很大危害[1,2]。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者们就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包括孕妇血清学筛查高危人群、羊水分析胎儿有无感染、超声观察胎儿有无感染的异常表现,直至出生后甚至生后一段时期才能判断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有无后遗症等。

    作者:严英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南京地区中孕孕妇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孕妇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状况。方法912例中孕期孕妇血清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 IgG和IgM 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确认。结果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期孕妇人群抗‐HEV IgG抗体阳性率为13.6%(124/912),抗‐HEV IgM抗体阳性率为1.4%(13/912)。在<21岁、21~25岁、26~30岁和>30岁孕妇中,抗‐HEV IgG阳性率分别为14.0%(6/43)、12.6%(62/492)、15.2%(39/256)、12.1%(17/121);抗‐HEV IgM阳性率分别为2.3%(1/43)、1.0%(5/492)、1.2%(3/256)和3.3%(4/121);各年龄组抗‐HEV IgG和IgM 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抗‐HEV IgM 阳性血清,同时抗‐HEV IgG阳性。结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孕妇人群存在 HEV 散发感染,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为主。

    作者:周璇;黄红玉;段红蕾;陈珊珊;周乙华;胡娅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杂志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