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力;苏光华;刘桂云
产科DIC常发病急,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及早有效地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母儿的预后.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4月收治的9例总结如下.
作者:徐元春;李筠;吴月琴;吕春风;张利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阴道血肿是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常由于产后阴道伤口止血不彻底,缝合时留有空隙,或分娩时软组织过度伸展,使深层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所致.临床上处理阴道血肿较棘手.自1995年~2003年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并发6例阴道血肿以及由基层转入9例产后阴道血肿患者共15例,均采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琚玲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意义及应用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2004年妇产科24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①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87.8%,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3%,阳性预测值为83.9%;②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白上皮符合率为66.7%,二联征符合率为77.8%,三联征符合率100%,可疑宫颈癌符合率100%;③宫颈疾病在年龄分布上,其中以30~39岁发病者所占比例大(46.5%),为CIN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双;张国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ICP患者35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A组血浆置换配合药物治疗15例;B组药物治疗20例; 疗程均为2周.比较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改善以及围生儿预后.结果治疗前后比较A组患者瘙痒及黄疸症状,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B组无明显改善(P>0.05).与B组相比,A组早产、胎儿窒息、羊水粪染、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浆置换法配合药物治疗是重度ICP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美茜;曹来英;林爱丰;徐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内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点问题.我院在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改良应用于子宫切除,使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玲艳;周永来;李青华;易友香;金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问题,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实验检查诊断衣原体感染技术不断改进,目前有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及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LCR(ligase chain reaction),敏感性特异性更高,是女性CT感染检测的较好方法.
作者:付瑞锋;马京梅;杨慧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Mp妊娠高血压疾病监测系统检测仪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Mp妊娠高血压疾病监测系统检测仪对245例孕妇在孕期进行桡动脉血流图监测,对高阻低排型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阿司匹林40~60 mg/d,钙尔奇D 600 mg/d,VitE 100 mg/d)和未干预组,分别与正常阻力型孕妇组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245例孕妇进行320次检测.134例次(54.7%)为高阻低排型,药物干预组38例、未干预组96例、正常图形组111例(45.3%).各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2例(31%)、26例(27%)和15例(13%).高阻低排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28.4% vs 13%, χ2=7.35, P<0.01),其灵敏度71%,特异度50%,阴性预测值为86%,阳性预测值28%.干预组、未干预组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p妊高征监测系统检测仪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预测,方法简单,无创,耗时短.在预测不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靖霄;王山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闭经指育龄期妇女月经未来潮.导致闭经的病因很多,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类.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闭经多见于原发性闭经,解剖原因所致的闭经少见但也很重要.妊娠和哺乳期闭经属生理性闭经.闭经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两种.原发性闭经指16岁时仍无月经来潮,而继发性闭经是指≥6个月无月经来潮.导致闭经原因常常多个混杂,所以区别两者的实际意义不大.
作者:方芳;李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病例摘要 患者2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2个多月到私人诊所要求终止妊娠,诊所大夫在此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给予口服中药6次打胎,直到孕5个月时,患者方在家中娩出胎儿、胎盘,继而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和下腹疼痛,2 d后因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
作者:苗华艳;郑和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4岁,孕2产1,剖宫产术后5个月,早孕入院.未哺乳.既往体健.末次月经2004年11月12日.停经50 d查尿妊反阳性,阴道少量出血淋漓不净,于外院行药物流产术(具体用药剂量不详),未见胎囊排出,术后无阴道出血.
作者:肖娜;陈升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术已成为避孕失败后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本文介绍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针刺相关穴位配合人工流产手术,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点,缓解了患者紧张情绪,与普通常规人工流产术比较,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青;汪文荣;王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困扰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患,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现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其年龄等特殊性,尚未引起患者及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容易引起误诊误治.现将近10年我院收治的确诊的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毕蕙;李克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小儿和青春期妇科学面对的人群是特定的年龄段的女性,这一人群的妇科疾患因其生理解剖的特点而与成人的有所不同,需要分别对待.我们的观察显示在小儿青春期妇科患者中,月经病的就诊率占26.7%,而青春期PCOS患者多以月经异常就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和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PCO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有未阐明的问题.目前已发现PCOS多起病于青春期初潮后,病理生理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一定联系.
作者:杨冬梓;陈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为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宫颈病门诊诊治的127例CIN患者的诊断方法、处理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CIN平均年龄36岁,表现性交后出血占23.6%.11.81%同时患有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经6~12个月随访48例CINⅢ未有复发.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年龄应早于35岁,而筛查时应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三阶梯原则.CIN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尤志学;王淑玉;周斌兵;贾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正常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产科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WHO推荐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1],我院在产房推行包括生理、心理的全面情感支持的新产时保健措施,对提高自然分娩率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秀敏;张水治;金丽珠;罗丹丹;张玲玲;陈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采用阴道B 超引导下向盆腔注入生理盐水造影的方法,对607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输卵管形态及通畅度的观察,准确评价输卵管对不孕产生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对其中47例患者在本检查后进行的腹腔镜/开腹手术的自身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本技术的准确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玉华;汤丽莎;许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SV)感染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很多,多以局部治疗为主,我院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射频治疗宫颈糜烂18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肖力;苏光华;刘桂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998年2月~2005年4月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55例(研究组)及随机抽取普通平滑肌瘤120例(对照组),就其症状、体征、手术所见、大体标本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发病年龄、肿瘤的增长速度、大小、质地与普通平滑肌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较易向阔韧带内生长,质地偏软.随访有3例复发,5例妊娠或生育.结论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瘤体较大,向阔韧带内生长,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作者:季新梅;赵丽萍;刘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HGF和核转录因子(NFkB)抑制剂PDTC刺激培养的SKOV3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VEGF 蛋白和核蛋白NFkB的变化.结果 HGF促进卵巢癌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随时间和浓度增加作用增强,PDTC可以抑制HGF的刺激作用;HGF促进细胞核NFkB蛋白的活化,且随时间延长作用增强,于刺激1 h达高峰,PDTC可以抑制HGF对NFkB的活化作用.结论 HGF通过NFkB途径在核酸和蛋白水平调节卵巢癌细胞分泌VEGF.
作者:王化丽;张淑兰;鲁艳明;姜继勇;朱晓钰;曾伟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在预测综合ICU产科危重患者的病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观察2000年1月~2004年4月转入GICU资料完整产科危重患者81例,应用APECHE 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率,并进行验证. 结果 81例产科危重患者APACHE Ⅱ评分范围6~56分,平均为(20.02±9.55)分; 64例生存者评分为 (18.24±6.95)分; 17例死亡者评分为(30.39±10.5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01; 随着APACHE Ⅱ评分的增高,预测死亡风险的阳性率逐渐升高;APACHE Ⅱ评分对以非产科医学指征转入GICU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的阳性率可高达93.03%,而对以产科指征转入者其阳性率仅为30.91%.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产科危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尤其对妊娠合并内外科危重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价值.但产科危重患者是一独特的群体, APACHEⅡ评分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必要开发一种产科危重患者专用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系统.
作者:刘慧姝;王沂峰;徐仲;陈敦金;邱国英;佘若箐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