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锋;马京梅;杨慧霞
一、病例摘要例1,3岁,因外伤伴阴道出血9 h于1998年5月21日急诊入院.9 h前,患儿不慎从10米高处跌下,一直径约5 cm的竹筒刚好从会阴刺入阴道,致使疼痛、出血不止.入院查体:血压60/30 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贫血貌,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柔软,肝脾未及,肠鸣音4~7次/min,臀部挫伤,右侧臀部外侧皮下气肿,有捻发感,肛门正常,双下肢可活动,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征.
作者:李秀泉;熊辉;周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在预测综合ICU产科危重患者的病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观察2000年1月~2004年4月转入GICU资料完整产科危重患者81例,应用APECHE 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率,并进行验证. 结果 81例产科危重患者APACHE Ⅱ评分范围6~56分,平均为(20.02±9.55)分; 64例生存者评分为 (18.24±6.95)分; 17例死亡者评分为(30.39±10.5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01; 随着APACHE Ⅱ评分的增高,预测死亡风险的阳性率逐渐升高;APACHE Ⅱ评分对以非产科医学指征转入GICU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的阳性率可高达93.03%,而对以产科指征转入者其阳性率仅为30.91%.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产科危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尤其对妊娠合并内外科危重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价值.但产科危重患者是一独特的群体, APACHEⅡ评分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必要开发一种产科危重患者专用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系统.
作者:刘慧姝;王沂峰;徐仲;陈敦金;邱国英;佘若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阴道血肿是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常由于产后阴道伤口止血不彻底,缝合时留有空隙,或分娩时软组织过度伸展,使深层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所致.临床上处理阴道血肿较棘手.自1995年~2003年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并发6例阴道血肿以及由基层转入9例产后阴道血肿患者共15例,均采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琚玲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4岁,孕2产1,剖宫产术后5个月,早孕入院.未哺乳.既往体健.末次月经2004年11月12日.停经50 d查尿妊反阳性,阴道少量出血淋漓不净,于外院行药物流产术(具体用药剂量不详),未见胎囊排出,术后无阴道出血.
作者:肖娜;陈升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问题,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实验检查诊断衣原体感染技术不断改进,目前有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及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LCR(ligase chain reaction),敏感性特异性更高,是女性CT感染检测的较好方法.
作者:付瑞锋;马京梅;杨慧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虽然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失败的患者采取的是输卵管切除手术这种有创治疗,这无疑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又有减少再孕的机会,我们利用内镜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下是我们的有关资料.
作者:吴萍;方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较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如何能更好地将枕后位转至枕前位而获阴道分娩,减少因枕后位而行剖宫产的几率,直接影响到一个医院的产科质量.为此我院对140例枕后位产妇进行研究,随机选择52例在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跪式待产,利用胎背重力使胎方位从枕后位逐渐旋转至枕前位而娩出.
作者:杨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采用阴道B 超引导下向盆腔注入生理盐水造影的方法,对607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输卵管形态及通畅度的观察,准确评价输卵管对不孕产生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对其中47例患者在本检查后进行的腹腔镜/开腹手术的自身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本技术的准确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玉华;汤丽莎;许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33例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依临床分期制定治疗计划.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临床、磁共振成像分期结果中癌浸润的部位和范围、淋巴结转移,尤其对宫旁浸润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比,评价宫颈癌分期.结果 MRI 对宫旁浸润判断的准确度为94%,特异度为96%,敏感度为90%.MRI对宫颈癌总的分期预测的准确性为75.7%.在局限性和宫旁浸润的区分中MRI有着94%的准确性.结论 MRI在宫颈癌中对区分局限性和浸润性病灶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引入MRI技术于临床,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制定,应成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刘建文;杨大明;赵瑞峰;李海学;张冬娅;李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PID),传统观点认为:静脉滴注抗生素是治疗盆腔炎的主要措施,只有抗生素无效或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TOA)和盆腔脓肿时方考虑手术治疗.而近年来对PID及TOA的治疗模式已由单纯药物治疗转变为手术干预的治疗模式[1].本文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68例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高丽;帅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为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宫颈病门诊诊治的127例CIN患者的诊断方法、处理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CIN平均年龄36岁,表现性交后出血占23.6%.11.81%同时患有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经6~12个月随访48例CINⅢ未有复发.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年龄应早于35岁,而筛查时应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三阶梯原则.CIN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尤志学;王淑玉;周斌兵;贾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SV)感染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很多,多以局部治疗为主,我院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射频治疗宫颈糜烂18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肖力;苏光华;刘桂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早产儿脏器功能不成熟,常导致较高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减少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早产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龄以赢得促胎肺成熟的时间.我院采用硫酸镁联合硫酸舒喘灵治疗先兆早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淑霞;杨培红;吕素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困扰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患,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现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其年龄等特殊性,尚未引起患者及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容易引起误诊误治.现将近10年我院收治的确诊的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毕蕙;李克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产科DIC常发病急,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及早有效地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母儿的预后.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4月收治的9例总结如下.
作者:徐元春;李筠;吴月琴;吕春风;张利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998年2月~2005年4月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55例(研究组)及随机抽取普通平滑肌瘤120例(对照组),就其症状、体征、手术所见、大体标本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发病年龄、肿瘤的增长速度、大小、质地与普通平滑肌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较易向阔韧带内生长,质地偏软.随访有3例复发,5例妊娠或生育.结论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瘤体较大,向阔韧带内生长,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作者:季新梅;赵丽萍;刘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部位以卵巢居多(4例),其次是宫颈3例、宫体和阴道各1例.临床表现:病变累及子宫和阴道者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症状(5/5);而病变在卵巢者则表现为腹部包块和腹痛,以双侧多见.FIGO分期ⅢB期3例、Ⅲc期2例、Ⅳ期1例;ⅠB期3例.B细胞来源6例,为低-中度恶性,T细胞来源2例均为高度恶性,1例来源不明.治疗多采用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9例患者现存活4例,其中ⅠB期3例,ⅢB期1例,均为B细胞来源.1例已生存8年,1例已生存5年,5例在1~2年内恶化或死亡,2例治疗后不到2年仍在随访中.结论卵巢恶性淋巴瘤较生殖系统其他部位淋巴瘤预后差.化疗联合手术及放疗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伴有较大宫颈、阴道肿瘤的患者应及早放疗.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周凤智;张国楠;孙维刚;宋水勤;樊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意义及应用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2004年妇产科24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①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87.8%,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3%,阳性预测值为83.9%;②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白上皮符合率为66.7%,二联征符合率为77.8%,三联征符合率100%,可疑宫颈癌符合率100%;③宫颈疾病在年龄分布上,其中以30~39岁发病者所占比例大(46.5%),为CIN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双;张国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例摘要:患者,女,43岁,已婚.主因下腹痛伴发热4 d于2004年11月2日入院.患者4 d前突发下腹剧痛,伴恶心、肛门下坠感,体温37.4℃,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好转,但体温升高达39.1℃.既往于今年4、7、11个月前均出现上述症状,予抗炎治疗好转.
作者:荣艳霞;王建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小儿和青春期妇科学面对的人群是特定的年龄段的女性,这一人群的妇科疾患因其生理解剖的特点而与成人的有所不同,需要分别对待.我们的观察显示在小儿青春期妇科患者中,月经病的就诊率占26.7%,而青春期PCOS患者多以月经异常就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和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PCO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有未阐明的问题.目前已发现PCOS多起病于青春期初潮后,病理生理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一定联系.
作者:杨冬梓;陈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