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瘦素与神经肽Y的表达及意义

马俊如;周从容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患者, 瘦素, 脂肪合成, 妊高征, 分泌, 孕妇外周血, 现报道如下, 多肽类激素, 脂肪沉积, 孕妇血浆, 抑制食欲, 细胞合成, 胎盘组织, 生理变化, 神经末梢, 脐静脉血, 能量消耗, 能量摄取, 基因受体
摘要: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脂肪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由外周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一种多肽.瘦素作用于肥胖基因受体,可抑制下丘脑部位NP-Y的合成与分泌,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等途径,减少机体脂肪沉积,从而调节体重[1,2].此外,瘦素和NP-Y还参与血压的调节[3].为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时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瘦素和NP-Y的关系,我们对妊高征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静脉血、羊水中瘦素水平和孕妇血浆NP-Y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NP-Y的表达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中华妇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一例

    患者29岁,孕1产0.因孕29周+6,上腹痛8 h,抽搐1次,于2002年6月17日凌晨2时30分入院.未次月经2001年11月20日.孕4月始感觉胎动至今.曾因妊娠剧吐住院6 d.孕28周检查血压150/95 mm Hg﹙1 mm Hg=0.133 kPa)未做处理.

    作者:李明光;白宝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葡萄胎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葡萄胎发病及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含4 096条基因的cDNA表达谱基因芯片,对2例完全性葡萄胎组织和与葡萄胎孕周接近的2例正常绒毛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2例葡萄胎及2例正常绒毛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89条,占所检基因总数的2.2%.与正常绒毛组织比较,葡萄胎组织中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上调)的有24条,表达显著降低(下调)的有65条.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显示,RASA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BTG2等与细胞生长抑制有关的基因,在葡萄胎组织中显著下调;而与组织细胞增生和恶性转化及肿瘤转移有关的基因,如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单位、葡萄糖转运蛋白3、细胞周期蛋白B等基因在葡萄胎组织中显著上调.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筛查与葡萄胎发病相关基因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金全;石一复;周怀君;李娟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5例临床分析

    胚胎种植于剖宫产子宫瘢痕处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情况.国内外文献仅见个例报道.本院近期共收治5例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邵温群;郑斐;石一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宫内窘迫胎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胎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 及其在宫内窘迫胎鼠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孕21 d SD大鼠, 腹腔麻醉后,钳夹其双角子宫一侧动静脉血管,制备该侧宫角内胎鼠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模型,将胎鼠依次分为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15 min 、30 min,各时间点各取胎鼠16只),再灌注组(缺血缺氧30 min后,分别再灌注15 min 、30 min、45 min、1 h、2 h,各时间点各取胎鼠16只),和假手术组(取对侧未钳夹宫角内的胎鼠18只).将3组胎鼠肾组织匀浆后提取细胞膜蛋白和胞浆蛋白,采用改良的Takai法检测胎鼠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蛋白激酶C活性的计量单位为pmol*mg-1*min-1).结果 (1)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于缺血后开始升高, 缺血缺氧组为5.66±0.88,假手术组为4.30±0.97.缺血缺氧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再灌注组胎鼠灌注后,细胞膜蛋白激酶C 活性迅速增加,再灌注15 min 为7.26±0.76,30 min达高峰,为9.25±0.94,45 min 为8.34±0.89, 1 h 为6.57±0.96,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至再灌注2 h,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为4.64±0.96.(2) 细胞浆蛋白激酶C 活性则呈相反的方向变化, 缺血缺氧组胎鼠缺血15 min 为9.74±1.25,缺血30 min为8.47±0.84;假手术组为10.63±1.92;再灌注组胎鼠30 min时达低值,为6.60±0.94,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再灌注2 h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为9.86±1.00.结论缺血缺氧胎鼠再灌注后,肾组织中的蛋白激酶C 由细胞浆迅速向细胞膜移动.蛋白激酶C 可能作为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在胎鼠肾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滕月娥;胡潇滨;魏克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期妇女弓形体感染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弓形体(Tox)感染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 908例孕妇外周血中Tox-IgM,对Tox-IgM阳性孕妇进一步检测其新生儿脐血中Tox-IgM;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孕妇流产物中Tox-DNA,其中新生儿脐血Tox-IgM或绒毛膜组织中Tox-DNA 阳性者95例为感染组,阴性者119例为非感染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动态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智力发育状况,以及采用早期干预措施后出生1年及4年的两组婴幼儿语言IQ、操作IQ及总IQ.结果感染组孕妇发生流产12例(12.6%)、死胎5例(5.3%)、早产4例(4.2%)、胎儿生长受限(FGR)4例(4.2%)及畸形3例(3.2%).非感染孕妇组发生流产3例(2.7%)、死胎1例(0.9%)、早产2例(1.8%)、FGR 2例(1.8%)及胎儿畸形1例(0.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感染组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流产4.7、死胎5.9、早产2.3、FGR 2.3及胎儿畸形3.6.感染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为93±13,运动发育指数为101±16.明显低于非感染组的107±17和111±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干预措施后出生1年及4年,感染组婴幼儿语言IQ、操作IQ及总IQ,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先天性Tox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密切相关.早期干预能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

    作者:闻良珍;刘兰青;敖黎明;陈素华;曾万江;凌霞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Bax、Bcl-2基因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IH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胎盘绒毛细胞的凋亡和Bax、Bcl-2基因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旨在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探讨PIH的发生机理.

    作者:邬卫东;周从容;马俊如;曾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宫颈癌组织CD105表达与局部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关系

    CD105(endoglin)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000,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同源二聚体跨膜糖蛋白,能与多种转化生长因子(TGF)超家族成员如TGF-β结合,通过调节TGF-β与其受体结合,参与信号传导及血管生成[1].CD105基因定位于人9号染色体,是Ⅰ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相关基因,可能与血管生成启动有关[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CD105蛋白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组织的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江忠清;朱凤川;曲军英;郑秀;游彩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孕妇血铅水平测定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北京城区孕妇的血铅水平及其与妊娠并发症、新生儿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1 151例不同孕周孕妇静脉血及434例新生儿脐带血铅水平,同时观察孕妇妊娠及分娩期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并于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测量其体格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腹围);采用儿童神经行为发育量表,对出生后42 d的215例婴儿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分.结果整个孕期血铅中位数为43.4 μg/L,孕早期为44.5 μg/L,孕中期为37.4 μg/L,孕晚期为45.1 μg/L.脐血铅中位数为26.4 μg/L.孕妇血铅水平与妊娠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但孕妇血铅水平与其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另外,孕妇血铅水平及脐血铅水平与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北京城区孕妇血铅水平对各种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幺宏彦;黄醒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卵巢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随着肿瘤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模型的仿真性日益重视.人肿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可以客观地再现人类肿瘤的临床发展过程,自然模拟肿瘤在人体内的浸润和转移过程[1].我们利用卵巢癌细胞株SW626成功地建立了人卵巢癌裸鼠的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邢辉;高庆蕾;卢运萍;邬素芳;马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终止妊娠时间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患者终止妊娠的佳时间及其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2年10月至2001年9月,57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至分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3组.Ⅰ组:确诊后24 h内终止妊娠;Ⅱ组:确诊后 24 ~48 h终止妊娠;Ⅲ组:确诊48 h后终止妊娠.对3组母儿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Ⅰ组7%及11%,Ⅱ组16%及 21%,Ⅲ组64%及73%.Ⅲ组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Ⅰ、Ⅱ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 Ⅰ、Ⅲ组孕产妇并发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Ⅰ组: 11%、4%及19%,Ⅲ组:55%、36%及64%,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3)Ⅰ、Ⅱ组孕产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4%及37%,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 HELLP综合征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终止妊娠佳时间为诊断后48 h内.继续妊娠对孕产妇预后有严重影响,终止妊娠时间越晚,孕产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吴淑卿;许雪华;刘惠玲;郭韶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及其性激素调节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mRNA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8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研究组)和2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志愿者或男方因素不孕患者(对组照)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MMP-9、TIMP-1 mRNA检测,同期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子宫内膜腺上皮、间质细胞胞浆、胞核均有MMP-9、TIMP-1 mRNA的表达,研究组较对照组表达少,研究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MMP-9 mRNA表达水平为0.42±0.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7±0.19(P<0.05);研究组TIMP-1 mRNA表达水平为0.59±0.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1±0.20(P<0.01).研究组黄体中期血清P水平为(34±15)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7)nmol/L(P<0.01),而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P水平与MMP-9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22,P<0.01),而研究组无相关性(P>0.05);两组P水平与TIMP-1 mRNA,E2与MMP-9、TIMP-1 mR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影响MMP-9、TIMP-1 mRNA的表达并致活性下降,可能与不孕有关.

    作者:吴瑞瑾;周馥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瘦素与神经肽Y的表达及意义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脂肪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由外周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一种多肽.瘦素作用于肥胖基因受体,可抑制下丘脑部位NP-Y的合成与分泌,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等途径,减少机体脂肪沉积,从而调节体重[1,2].此外,瘦素和NP-Y还参与血压的调节[3].为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时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瘦素和NP-Y的关系,我们对妊高征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静脉血、羊水中瘦素水平和孕妇血浆NP-Y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NP-Y的表达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如;周从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辅助T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半年内接受过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UHA患者(治疗组),及25例未经治疗的UHA患者(未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产生的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产生IL-4、IL-10水平.并选取1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1)在佳诱导时间内,治疗组IL-2、IFN-γ的水平分别为(108±37) ng/L、(110±52)ng/L,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223±85)ng/L、(326±92)ng/L(P值均<0.05);IL-4、IL-10水平分别为(50±11)ng/L、(140±37)ng/L,明显高于未治疗组的(23±11)ng/L、(52±28)ng/L(P值均<0.05).未治疗组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32)ng/L、(102±35)ng/L(P值均<0.05);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的(62±21)ng/L、(150±42)ng/L(P值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2)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妊娠26例,其中8例自然流产,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18例妊娠成功者及对照组(P值均<0.05),而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后两者(P值均<0.05).结论 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产生以Th1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产生大量的Th1型细胞因子,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上调Th2型细胞因子及下调Th1型细胞因子,有利于UHA患者妊娠成功.

    作者:董瑞英;孔北华;许燕雪;江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卵巢癌相关基因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含有512条人类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相关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共筛查与卵巢癌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37 条,其中14条基因表达增加(上调),23条基因表达减少(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可筛查出新的卵巢癌相关基因.

    作者:昌晓红;成夜霞;张辛燕;崔恒;冯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2和共刺激分子B7-1联合修饰肿瘤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B7-1基因联合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对大鼠卵巢上皮癌腹腔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切、去磷酸化、连接、重组的方法,构建携带B7-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mB7-1SN ,以脂质体介导法,建立高表达细胞株NuTu-19/B7-1、NuTu-19/IL-12及双基因联合表达细胞株NuTu-19/IL-12-B7-1,并以转染空载体pLXSN的细胞NuTu-19/Neo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在大鼠体内的致瘤性;将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各组肿瘤细胞,以皮下接种方式免疫动物,观察其对卵巢癌腹腔转移大鼠模型生存期的影响,及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本研究构建pLmB7-1SN成功.建立的NuTu-19/B7-1、NuTu-19/IL-12和NuTu-19/IL-12-B7-1细胞株中mB7-1和mIL-12稳定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各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致瘤性有不同程度下降.B7-1组[NuTu-19/BT-1(B7-1单独免疫)]和IL-12组[NuTu-19/IL-12(IL-12单独免疫)]大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分别为2.4和4.6,后者与对照组(PI=1.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联合组[NuTu-19/IL-12-B7-1(IL-12+B7-1联合免疫)]PI为10.2,与对照组和B7-1组、IL-12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诱导CTL杀伤活性的作用,B7-1组(15.0%)和IL-12组(31.5%)明显强于对照组(2.6%)(P<0.05,P<0.01);而联合组(52.4%)与对照组、B7-1组及IL-1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7-1组或IL-12组荷瘤动物生存期均有所延长(分别为56.2 d和59.8 d),但与对照组(53.4 d)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联合组(66.0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IL-12和B7-1联合制备的肿瘤细胞疫苗,通过刺激CTL增殖、成熟和增强CTL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及杀伤活性,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对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华茂;姜洁;孔北华;马道新;江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甲型副伤寒并左侧附件慢性化脓性炎症一例

    患者35岁,孕2产2,因不规则发热15 d,下腹部持续性胀痛3 h,于2002年9月25日入院.体温高39.5℃,可自行下降,无畏寒、盗汗,腹痛为阵发性加剧,无放射,有恶心、呕吐,大便成形,无柏油、黏液血便,尿量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月经正常.

    作者:秦秀妹;邓志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良原核期胚胎评分系统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原核期胚胎评分(原核评分)系统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的原核评分系统对受精后16~18 h的受精卵进行评分,然后在受精后第3天根据卵裂期胚胎的形态,并参考原核评分选择移植胚胎.结果在178个常规IVF-ET周期中,当移植胚胎的平均原核评分(移植胚胎的原核评分总和/移植胚胎的数目)达13分时,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分别为49.1%和26.5%,显著高于原核评分<13分的29.4%和15.0%.随着移植胚胎中原核评分为满分(15分)的数目增加,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和多胎妊娠率也随之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供冷冻的胚胎比例也与原核评分有关.当原核评分≥11分时,77.2%的胚胎在受精后第3天可供移植或符合冷冻标准;而<11分时,仅有46.1%的胚胎符合标准(P<0.001).结论原核评分是辅助选择移植胚胎的有效参数,但原核期胚胎形态只能部分反映胚胎发育的潜能,因此必须与卵裂期胚胎评分结合使用.

    作者:徐艳文;庄广伦;方丛;舒益民;张敏芳;彭文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子宫中隔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子宫中隔(uterus septus)是临床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占子宫畸形的80%~90%.子宫中隔可引起不孕与不育,在不孕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7.9 %[1] .近年来,随着诊断与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明显提高了子宫中隔的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现就其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艳;段华;夏恩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erbB-2与c-raf-1反义寡核苷酸联合转染对裸鼠人卵巢癌皮下移植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c-erbB-2与c-raf-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联合转染,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在裸鼠皮下移植瘤形成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共分7组:Ⅰ组(正常对照)、Ⅱ组[c-erbB-2正义寡核苷酸(SODN)]、Ⅲ组(c-raf-1 SODN)、Ⅳ组(c-erbB-2 ASODN)、Ⅴ组(c-raf-1 ASODN)、Ⅵ组(全剂量联合)、Ⅶ组(半剂量联合).根据不同分组条件将相应寡核苷酸导入SKOV3细胞株内,然后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出现的时间和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结果Ⅱ、Ⅲ组与对照组成瘤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Ⅳ、Ⅴ组的成瘤能力明显降低,Ⅵ组与Ⅶ组的成瘤能力低,Ⅵ组与Ⅶ第1次出现肉眼可见肿瘤的时间分别为13.7 d和15.2 d,大抑瘤率分别为61.1%和71.3%.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联合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的成瘤能力和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更明显.

    作者:吴永忠;任庆兰;扬素芬;陈晓品;李少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缩短人精卵共同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胚胎质量与临床结果的影响

    在常规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过程中,精子和卵子共同孵育的时间平均为16~20 h.在此期间,大量已获得受精能力的精子围绕着卵冠丘的复合体、高浓度的精子代谢产物以及因精子穿透卵丘而驱散的颗粒细胞、部分退化和死亡的精子,可能析出一些不利于胚胎发育的物质[1].已有研究表明,人类精-卵相互作用和受精发生在性交后20 min内,因此,缩短IVF-ET过程中精-卵接触的时间至1~2 h是可行的.本研究通过缩短IVF-ET过程中人精卵共同孵育的时间,观察并探讨其对胚胎质量和临床结果的影响.

    作者:周颖;黄学锋;林金菊;叶碧绿;郑菊芬;赵军招;林文琴;周玮;徐炳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