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分析

陈纯;李迎飞;方建培;薛红漫;周敦华;黄科;徐宏贵;郭海霞;黄绍良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儿童
摘要:IST亚组及其无反应IST亚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76.9%(10/13)和45.6%(5/11),两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G-CSF反应IST亚组患儿总有效率(92.3%,12 /13)较无反应IST亚组(54.5%,6/11)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环孢菌素A.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反应的患儿,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好.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妊娠重度子痫前期产前检查延误诊治致隐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1例

    Hg,有子痫前期倾向.

    作者:杨斌健;罗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戊酸雌二醇配伍卡前列甲酯栓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采取戊酸雌二醇配伍卡前列甲酯栓措施的取器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戊酸雌二醇或卡前列甲酯栓.

    作者:李晓勤;陈欣;万红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1 003例唐氏综合征筛查分析

    .45% vs. 6.39%).③安全性评价: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检查,无一例发生流产.结论 对所有采用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妊娠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产前筛查孕妇的筛查后遗传咨询和确诊不容忽视.对高龄产妇应采取个体化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和诊断策略,可降低介入性产前诊断比例和风险.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在避免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马京梅;李辉;王玲;付杰;于丽;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各级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

    导、质量控制、信息监测,并进一步加强对各级保健机构听力筛查运作模式的管理,达到有效、经济和快速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目的 .

    作者:罗红裔;陶宣华;邹凌;蔡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顽固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 h或产褥期内出血,经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置冰袋压迫等措施均不能奏效,且出血量超过1 000 mL,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危及孕、产妇性命.为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本院对199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5例病历资料完整,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淑媛;苏玛;李志健;陈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小儿肺动脉瓣狭窄

    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试验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6例患儿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后,即时跨瓣压力阶差(transvalvular pressure gradient,ΔP)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4 13,P<0.05).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崔泽敏;吕兴;蔡定邦;蒋威;胡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毒蛇咬伤研究进展

    妊娠期毒蛇咬伤在发展中国家高发,我国全年被毒蛇咬伤者约10万例, 发生在妊娠期的毒蛇咬伤占0.4%~1.0%.本文就妊娠期毒蛇咬伤的病理特点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道芬;顾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8例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分析

    IST亚组及其无反应IST亚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76.9%(10/13)和45.6%(5/11),两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G-CSF反应IST亚组患儿总有效率(92.3%,12 /13)较无反应IST亚组(54.5%,6/11)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环孢菌素A.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反应的患儿,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陈纯;李迎飞;方建培;薛红漫;周敦华;黄科;徐宏贵;郭海霞;黄绍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70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被卫生部正式定为丙类传染病,并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现对本院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诊治的706例儿童HFMD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以期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黄建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患者阴道壁的核心蛋白聚糖mRNA水平与胶原含量的关系

    含量减少,胶原直径变细,支持力减弱,结缔组织弹性下降,从而引起盆腔器官脱垂或(和)压力性尿失禁;②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组织蛋白聚糖类,可能通过影响盆底结缔组织胶原的代谢,影响盆底支持组织的力量和弹性性能,参与其发生、发展;③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机制复杂.

    作者:余燕;宋岩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aspin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阳性表达越少.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中,maspi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Maspin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99,P=0.003).结论 Maspin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病情进展、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的指标之一.Maspin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MASPIN可能是P53的效应基因.

    作者:方世兰;严倩;张永欣;张璐;赵明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的相关因素分析

    指数≥27.0 kg/m2、经产妇、有不良孕产史、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可能性增加.但是否需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则需靠饮食控制后24 h血糖轮廓试验结果判定.

    作者:孙伟杰;朱赛楠;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的猫叫综合征1例

    见颈静脉怒张、呼吸三凹征,双肺闻及大量痰鸣音和湿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闻及3/6 G SM,腹隆,皮肤弹性欠佳,肝右肋下约3 cm,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邓巍;董卫国;张晓;陆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智力结构分析

    结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作者:唐春;邹小兵;岑超群;邓红珠;邹园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95例重症MAS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河池市妇幼保健院7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术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且常用的有创伤性手术.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1].现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6 401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覃红萍;莫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麻疹继发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d后,其中21例(84 00%)病情恢复,2例并发气胸死亡,2例未愈出院.结论 麻疹继发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部分与院内感染有关,故早诊断、早隔离、早明确病原菌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降低细菌耐药性.

    作者:黄荣卫;李凌媛;杨瑞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Kearns-Sayre syndrome的临床研究

    Kearns-Sayre syndrome.对该病患儿进行早期对症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卢国艳;刘瀚晻;雷明雨;王涛;郑忠梅;罗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kg纳络酮+2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氨茶碱首次负荷量为5 mg/kg+(10~20)mL 10%葡萄糖注射液,12 h后予2.5 mg/kg维持,每天2次,每天纳络酮、氨茶碱依次交替使用,疗程为3 d.对照组单用氨茶碱治疗,用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有效率为87%(40/46);对照组为67.5%(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梁雪泥;肖胜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早产治疗证据评价

    早产约占所有分娩妇女的5%~15%,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及其他并发症,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因此,积极防治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本文就目前早产治疗的证据进行综述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所有证据均来自已发表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研究文献.

    作者:谢欢宇;王珣;方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