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并快乐着

杨新意

关键词: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医院, 医师, 乳腺增生, 北京大学, 诊断, 体检
摘要:2005年11月底,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之前,曾被某大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后来,我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被一位资深的老医师发现,并经老医师的引见,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已有淋巴结转移.
癌症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痛并快乐着

    2005年11月底,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之前,曾被某大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后来,我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被一位资深的老医师发现,并经老医师的引见,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已有淋巴结转移.

    作者:杨新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可能跟大家想象中有所不同,今天想要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在1968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农民得了肿瘤,瘤体非常大,她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根本躺不下,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很多年,后来是亲人解放军把她的这个瘤子去掉了.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癌症 让我的生命更坚强

    自从2007年5月诊断出乳腺癌Ⅱ期到2014年6月发现子宫内膜癌,这8年癌症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打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使我更加珍惜生命,为爱我的亲人们和朋友们好好地活着.

    作者:梁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者的角色与艺术(上)

    72岁的刘端祺是关注死亡较多的医生之一,从20多岁在艰苦的西北地区行医,到1997年着手创立北京军区总医院(现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他和同事们送走过各式各样的病人.他说行医越久,自己对医学局限性的认识越深刻,常常能触摸到医学的边界.

    作者: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致乳腺癌患者的一封信——豆制品到底是敌还是友?

    亲爱的患者:您好!您的来信我们已收到.您对乳腺癌患者能否摄入豆制品以及亚麻籽油有疑问,担心摄入这些会对您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希望以下我们的回复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作者:龚丽青;方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肠癌 新闻三则

    喝咖啡可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以色列的国家癌症控制中心和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喝咖啡可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每天喝超过2.5份咖啡,患大肠癌的风险下降至50%,无论是否含咖啡因.这是因为咖啡中含有大量的有助于大肠健康的成分,咖啡因和多酚可以作为抗氧化剂,阻止潜在的结肠癌细胞生长.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生成黑素,有利于结肠蠕动;二萜类物质可能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来预防癌症.

    作者:严毅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说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老人日益增多.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保障条件越来越好,“人过七十古来稀”的老话早已过时.昔日的老师、同事、邻家的大爷大妈、自家的亲朋好友中年过七八十岁的比比皆是.如今老人们常说“七八十岁不算老,活到一百不是梦”.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恐惧来袭,要反击回去——一位癌症幸存者的四点建议

    假如你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将会怎样?你将会做什么,你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杰伊·普特拉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我觉得他们几乎被恐惧驯服得不敢去尝试自己梦想着要去做的那些令人惊奇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征服恐惧,你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事情,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在双手带着手铐、蒙着双眼的条件下完成了横游密西西比河这一壮举.

    作者:四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者寄语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门与缺少健康的人打交道.肿瘤医院的护士则是这特殊职业中的特殊群体,每天面对的多数是病情不同的患者.在综合医院的护士,还能够享受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给自己带来的丝丝慰藉,而我们却很少得到这种回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没有息肉就没有大肠癌

    “息肉”一词误了多少人?起因: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40多岁.虽然出生农村,从小在田间劳作,但20多岁嫁了一个生意人,从此物质条件富裕,体态也变得“富裕”了,多年来一直注重“养生”,在衣食住行上动足了脑筋.知道我是医生,一有问题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怎么办.3年前的一天突然又来电话,说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胆囊有个9mm的息肉,医院让她用腹腔镜摘除胆囊,可是她一怕疼痛,二怕肚皮上打几个洞会留下疤痕而不愿手术,非要我给她介绍中医,想靠吃中药把息肉“消化”掉.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直肠癌能保留肛门吗?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脂肪性食物增加,大便在结肠和直肠滞留时间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有人做过统计,美洲居民食肉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需3~4天,而非洲居民以蔬菜、水果、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不到24小时.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病理解读:大肠癌——小世界大乾坤系列之(二十一)

    说到大肠癌,让我想到一个同学的妈妈.她因顽固性贫血多方求医多年无果,后来发现是(右半)结肠癌,手术中见到肿瘤已经很大且已有淋巴结转移.目前术后已17年,令人欣喜的是她身体依然很健康.有文章称大肠癌是迄今为止可能治愈的胃肠道癌,但大肠癌仍是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位居国内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大肠癌预后与病理类型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肠癌病理.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免疫治疗&晚期癌症——“魏则西事件”有感

    自“魏则西事件”见诸报端后,关注者日众.此事貌似对晚期癌症患者是否适用免疫治疗的具体业务问题,其实涉及面颇广.诸如为何此等事件多见于其运行经费由国家全额承担的部队医院?何以由游医发展起来的莆田医疗竞占民营医疗的80%?全球享有盛誉的谷歌咨询,国人为何无法享受?……这些令人深思的深层次问题,相信随着国家的深化改革将逐步予以解决.本文仅就此具体事例,从医疗层面谈些拙见.

    作者:徐光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癌及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下)

    近日,《癌症康复》编辑部对著名肿瘤外科专家钦伦秀教授进行了专访,就患者所关注的肝癌治疗方法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接上期)抗肿瘤转移确实是很热点的话题,因为转移也是难攻克的一个堡垒.假如我们认为攻克癌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那么转移研究就更加困难.但是为什么这么困难还要去做,因为我们的肿瘤病人90%以上是死于转移的.

    作者:钦伦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癌症知多少——老年肿瘤》分册问答选登(五)

    我们单位正在组织大肠癌筛查,这种筛查有何价值?如何进行?虽然这种筛查有些争议,目前仍然认为大肠癌筛查是在高危人群中比较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措施.粪便隐血检查仅能发现癌变的迹象,不能直接发现癌病灶,是做肠镜前的常规初筛手段.由于肠镜检查的广泛普及,过去使用的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已经逐渐退出,只是个别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助人居天堂 自私入地狱

    心灵是躯体的能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个聪明、智慧的心灵,才能尽享人生快乐.我们的生活如何走向,来自心的选择;我们是生活在天堂里,还是生活在地狱中,全在心态的抉择,而天堂与地狱只咫尺之间.弥尔顿有一句名言:“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知识问答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结直肠癌好发年龄一般在50 ~ 70岁之间,只有5%左右低于30岁,男性比女性多.大肠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饮食因素,并与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促进粪便排泄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癌症粲然降临

    在人们的一生中,1/3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并且当中3/4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了癌症.癌症粲然降临,尤如晴天霹雳.癌症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癌症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季加孚教授谈远离肠癌的黄金法则

    根据近数据显示,北京市肠癌年平均增长率1.7%,发病率较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3倍之多.结直肠癌居男性肿瘤的第2位,女性肿瘤的第4位,每年发病约4962例.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一般来说,30岁前大肠癌发病很少,从30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增加,在75 ~ 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

    作者:新里程健康讲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癌症康复杂志

癌症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