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癌症粲然降临

于世英

关键词:癌症患者, 不可预知性, 治疗手段, 无思想, 生命, 晴天, 家属
摘要:在人们的一生中,1/3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并且当中3/4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了癌症.癌症粲然降临,尤如晴天霹雳.癌症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癌症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
癌症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鸡蛋,你吃对了吗?

    鸡蛋,你吃对了吗?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吃法不同,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也有较大差别.我们不单要了解吃鸡蛋的益处、挑选鸡蛋的窍门,更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吃鸡蛋.选对、吃对,才能事半功倍.健康的鸡蛋烹饪方式:蒸和煮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蒸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作者:于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恐惧来袭,要反击回去——一位癌症幸存者的四点建议

    假如你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将会怎样?你将会做什么,你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杰伊·普特拉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我觉得他们几乎被恐惧驯服得不敢去尝试自己梦想着要去做的那些令人惊奇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征服恐惧,你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事情,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在双手带着手铐、蒙着双眼的条件下完成了横游密西西比河这一壮举.

    作者:四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泻不止莫大意

    腹泻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为特点,常伴随腹胀腹痛、恶心、厌食、肠鸣矢气、疲乏无力等症状.从中医的证候分析,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湿热蕴脾、食滞肠胃、寒湿困脾等均可引起腹泻.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中医根据不同病机可有补脾健胃、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温中散寒等多种治法.常用的中成药有胃苓散、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等.常见的涩肠止泻中药有石榴皮、诃子、椿皮、肉豆蔻、金樱子等.

    作者:李佩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释放心理能量

    一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还没有坐稳就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我一边递给她纸巾,一边安慰她说:“能先告诉我情况吗?看看我是否可以帮助你.”她说:“唐大夫,我知道我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了,我可能真的活不了多久了.”我问道“你很害怕死亡这件事吗?”她说:“我不能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唐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者寄语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门与缺少健康的人打交道.肿瘤医院的护士则是这特殊职业中的特殊群体,每天面对的多数是病情不同的患者.在综合医院的护士,还能够享受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给自己带来的丝丝慰藉,而我们却很少得到这种回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没有息肉就没有大肠癌

    “息肉”一词误了多少人?起因: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40多岁.虽然出生农村,从小在田间劳作,但20多岁嫁了一个生意人,从此物质条件富裕,体态也变得“富裕”了,多年来一直注重“养生”,在衣食住行上动足了脑筋.知道我是医生,一有问题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怎么办.3年前的一天突然又来电话,说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胆囊有个9mm的息肉,医院让她用腹腔镜摘除胆囊,可是她一怕疼痛,二怕肚皮上打几个洞会留下疤痕而不愿手术,非要我给她介绍中医,想靠吃中药把息肉“消化”掉.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痛并快乐着

    2005年11月底,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之前,曾被某大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后来,我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被一位资深的老医师发现,并经老医师的引见,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已有淋巴结转移.

    作者:杨新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助人居天堂 自私入地狱

    心灵是躯体的能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个聪明、智慧的心灵,才能尽享人生快乐.我们的生活如何走向,来自心的选择;我们是生活在天堂里,还是生活在地狱中,全在心态的抉择,而天堂与地狱只咫尺之间.弥尔顿有一句名言:“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注姑息治疗让肿瘤患者活得更好

    吴孟超院士曾说“医学是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姑息治疗尤为注重这一点.很多患者及其家人认为,姑息治疗是属于放弃治疗后的临终关怀措施,其实不然.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台湾译为“缓和医学”,是一整套涉及领域广阔的、体系庞大而积极的治疗手段,包含对患者疲乏、疼痛等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对患者生活及社会角色的干预等众多内容,甚至包括对逝者家属的居丧期服务.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而有尊严地离世.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知识问答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结直肠癌好发年龄一般在50 ~ 70岁之间,只有5%左右低于30岁,男性比女性多.大肠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饮食因素,并与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促进粪便排泄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新生活(三)

    互联网与大数据联袂,将会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引发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伴随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成倍的提高,会让人们在数据的海洋中极其快速地获取更符合需要、更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我们的生活将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可以说数据、网络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都浸泡在数据的海洋中,随时与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与癌症的亲密接触

    2016年2月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清晰地镌刻入我的生命历程!这一天,我看到了我的体检报告:双肺多发结节,大的直径0.6 mm.看到报告的一瞬间,肺结节被自动地理解成肺癌,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世界一片空白,意识虚无缥缈地游荡,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汗一层层地铺满全身,没有逻辑,没有理智,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崩溃状态,满满的都是恐慌感、无助感和茫然感.我还有好多事没有来得及做,或者没有做好呢,我怎么可以得这样的一种病呢?我不会得癌症的,肯定不是癌症!以后可怎么办?没有以后,没有未来了!

    作者:左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可能跟大家想象中有所不同,今天想要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在1968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农民得了肿瘤,瘤体非常大,她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根本躺不下,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很多年,后来是亲人解放军把她的这个瘤子去掉了.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癌症知多少——老年肿瘤》分册问答选登(五)

    我们单位正在组织大肠癌筛查,这种筛查有何价值?如何进行?虽然这种筛查有些争议,目前仍然认为大肠癌筛查是在高危人群中比较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措施.粪便隐血检查仅能发现癌变的迹象,不能直接发现癌病灶,是做肠镜前的常规初筛手段.由于肠镜检查的广泛普及,过去使用的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已经逐渐退出,只是个别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癌及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下)

    近日,《癌症康复》编辑部对著名肿瘤外科专家钦伦秀教授进行了专访,就患者所关注的肝癌治疗方法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接上期)抗肿瘤转移确实是很热点的话题,因为转移也是难攻克的一个堡垒.假如我们认为攻克癌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那么转移研究就更加困难.但是为什么这么困难还要去做,因为我们的肿瘤病人90%以上是死于转移的.

    作者:钦伦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免疫治疗&晚期癌症——“魏则西事件”有感

    自“魏则西事件”见诸报端后,关注者日众.此事貌似对晚期癌症患者是否适用免疫治疗的具体业务问题,其实涉及面颇广.诸如为何此等事件多见于其运行经费由国家全额承担的部队医院?何以由游医发展起来的莆田医疗竞占民营医疗的80%?全球享有盛誉的谷歌咨询,国人为何无法享受?……这些令人深思的深层次问题,相信随着国家的深化改革将逐步予以解决.本文仅就此具体事例,从医疗层面谈些拙见.

    作者:徐光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季加孚教授谈远离肠癌的黄金法则

    根据近数据显示,北京市肠癌年平均增长率1.7%,发病率较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3倍之多.结直肠癌居男性肿瘤的第2位,女性肿瘤的第4位,每年发病约4962例.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一般来说,30岁前大肠癌发病很少,从30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增加,在75 ~ 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

    作者:新里程健康讲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直肠癌能保留肛门吗?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脂肪性食物增加,大便在结肠和直肠滞留时间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有人做过统计,美洲居民食肉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需3~4天,而非洲居民以蔬菜、水果、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不到24小时.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癌症粲然降临

    在人们的一生中,1/3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并且当中3/4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了癌症.癌症粲然降临,尤如晴天霹雳.癌症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癌症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癌症康复杂志

癌症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