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文
我们单位正在组织大肠癌筛查,这种筛查有何价值?如何进行?虽然这种筛查有些争议,目前仍然认为大肠癌筛查是在高危人群中比较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措施.粪便隐血检查仅能发现癌变的迹象,不能直接发现癌病灶,是做肠镜前的常规初筛手段.由于肠镜检查的广泛普及,过去使用的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已经逐渐退出,只是个别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接上期)问题四:保健品和药品的本质区别现实生活中各种保健品充斥市场,各种推销手段令许多百姓经不住诱惑,该用不该用的难以厘清,有人对其寄予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厚望.其实保健品和药品有着太多的不同.
作者:杨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6年2月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清晰地镌刻入我的生命历程!这一天,我看到了我的体检报告:双肺多发结节,大的直径0.6 mm.看到报告的一瞬间,肺结节被自动地理解成肺癌,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世界一片空白,意识虚无缥缈地游荡,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汗一层层地铺满全身,没有逻辑,没有理智,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崩溃状态,满满的都是恐慌感、无助感和茫然感.我还有好多事没有来得及做,或者没有做好呢,我怎么可以得这样的一种病呢?我不会得癌症的,肯定不是癌症!以后可怎么办?没有以后,没有未来了!
作者:左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日,《癌症康复》编辑部对著名肿瘤外科专家钦伦秀教授进行了专访,就患者所关注的肝癌治疗方法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接上期)抗肿瘤转移确实是很热点的话题,因为转移也是难攻克的一个堡垒.假如我们认为攻克癌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那么转移研究就更加困难.但是为什么这么困难还要去做,因为我们的肿瘤病人90%以上是死于转移的.
作者:钦伦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人们的一生中,1/3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并且当中3/4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了癌症.癌症粲然降临,尤如晴天霹雳.癌症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癌症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扶正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广为使用.扶正中药是指具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肾功能的药物,可以改善因气血两虚、脾肾不足造成的乏力、气短、疲倦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扶正中药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某些扶正中药对机体的免疫监控、免疫调节和免疫防御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一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还没有坐稳就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我一边递给她纸巾,一边安慰她说:“能先告诉我情况吗?看看我是否可以帮助你.”她说:“唐大夫,我知道我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了,我可能真的活不了多久了.”我问道“你很害怕死亡这件事吗?”她说:“我不能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唐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先说另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见到一个患者的家属,他的妻子是一位肠癌终末期的患者,这个50多岁的大男人,当着我的面掉下了眼泪.我一问缘由,他说:“我的妻子原来特别贤惠温柔、知书达理,但现在却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每天累死累活地照顾她、陪伴她,她可倒好,每天抱怨我饭做得不好吃,没有照顾好她……我简直无法理解,都快活不下去了.她为什么这样对我?
作者:张晓东;吴君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灵是躯体的能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个聪明、智慧的心灵,才能尽享人生快乐.我们的生活如何走向,来自心的选择;我们是生活在天堂里,还是生活在地狱中,全在心态的抉择,而天堂与地狱只咫尺之间.弥尔顿有一句名言:“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可能跟大家想象中有所不同,今天想要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在1968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农民得了肿瘤,瘤体非常大,她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根本躺不下,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很多年,后来是亲人解放军把她的这个瘤子去掉了.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互联网与大数据联袂,将会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引发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伴随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成倍的提高,会让人们在数据的海洋中极其快速地获取更符合需要、更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我们的生活将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可以说数据、网络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都浸泡在数据的海洋中,随时与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老人日益增多.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保障条件越来越好,“人过七十古来稀”的老话早已过时.昔日的老师、同事、邻家的大爷大妈、自家的亲朋好友中年过七八十岁的比比皆是.如今老人们常说“七八十岁不算老,活到一百不是梦”.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息肉”一词误了多少人?起因: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40多岁.虽然出生农村,从小在田间劳作,但20多岁嫁了一个生意人,从此物质条件富裕,体态也变得“富裕”了,多年来一直注重“养生”,在衣食住行上动足了脑筋.知道我是医生,一有问题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怎么办.3年前的一天突然又来电话,说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胆囊有个9mm的息肉,医院让她用腹腔镜摘除胆囊,可是她一怕疼痛,二怕肚皮上打几个洞会留下疤痕而不愿手术,非要我给她介绍中医,想靠吃中药把息肉“消化”掉.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亲爱的患者:您好!您的来信我们已收到.您对乳腺癌患者能否摄入豆制品以及亚麻籽油有疑问,担心摄入这些会对您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希望以下我们的回复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作者:龚丽青;方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结直肠癌好发年龄一般在50 ~ 70岁之间,只有5%左右低于30岁,男性比女性多.大肠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饮食因素,并与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促进粪便排泄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说到大肠癌,让我想到一个同学的妈妈.她因顽固性贫血多方求医多年无果,后来发现是(右半)结肠癌,手术中见到肿瘤已经很大且已有淋巴结转移.目前术后已17年,令人欣喜的是她身体依然很健康.有文章称大肠癌是迄今为止可能治愈的胃肠道癌,但大肠癌仍是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位居国内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大肠癌预后与病理类型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肠癌病理.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腹泻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为特点,常伴随腹胀腹痛、恶心、厌食、肠鸣矢气、疲乏无力等症状.从中医的证候分析,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湿热蕴脾、食滞肠胃、寒湿困脾等均可引起腹泻.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中医根据不同病机可有补脾健胃、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温中散寒等多种治法.常用的中成药有胃苓散、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等.常见的涩肠止泻中药有石榴皮、诃子、椿皮、肉豆蔻、金樱子等.
作者:李佩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脂肪性食物增加,大便在结肠和直肠滞留时间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有人做过统计,美洲居民食肉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需3~4天,而非洲居民以蔬菜、水果、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不到24小时.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门与缺少健康的人打交道.肿瘤医院的护士则是这特殊职业中的特殊群体,每天面对的多数是病情不同的患者.在综合医院的护士,还能够享受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给自己带来的丝丝慰藉,而我们却很少得到这种回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72岁的刘端祺是关注死亡较多的医生之一,从20多岁在艰苦的西北地区行医,到1997年着手创立北京军区总医院(现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他和同事们送走过各式各样的病人.他说行医越久,自己对医学局限性的认识越深刻,常常能触摸到医学的边界.
作者: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