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新生活(三)

韩翠娥

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 信息处理能力, 海洋, 有价值, 地球村, 网络, 生产, 浸泡, 交互, 技术, 获取, 变革
摘要:互联网与大数据联袂,将会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引发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伴随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成倍的提高,会让人们在数据的海洋中极其快速地获取更符合需要、更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我们的生活将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可以说数据、网络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都浸泡在数据的海洋中,随时与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癌症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治疗&晚期癌症——“魏则西事件”有感

    自“魏则西事件”见诸报端后,关注者日众.此事貌似对晚期癌症患者是否适用免疫治疗的具体业务问题,其实涉及面颇广.诸如为何此等事件多见于其运行经费由国家全额承担的部队医院?何以由游医发展起来的莆田医疗竞占民营医疗的80%?全球享有盛誉的谷歌咨询,国人为何无法享受?……这些令人深思的深层次问题,相信随着国家的深化改革将逐步予以解决.本文仅就此具体事例,从医疗层面谈些拙见.

    作者:徐光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者寄语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门与缺少健康的人打交道.肿瘤医院的护士则是这特殊职业中的特殊群体,每天面对的多数是病情不同的患者.在综合医院的护士,还能够享受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给自己带来的丝丝慰藉,而我们却很少得到这种回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新生活(三)

    互联网与大数据联袂,将会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引发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伴随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成倍的提高,会让人们在数据的海洋中极其快速地获取更符合需要、更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我们的生活将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可以说数据、网络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都浸泡在数据的海洋中,随时与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可能跟大家想象中有所不同,今天想要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我原以为医学无所不能.在1968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农民得了肿瘤,瘤体非常大,她每天只能坐在床上,根本躺不下,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很多年,后来是亲人解放军把她的这个瘤子去掉了.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当恐惧来袭,要反击回去——一位癌症幸存者的四点建议

    假如你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将会怎样?你将会做什么,你的生活又会有什么不同?杰伊·普特拉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我觉得他们几乎被恐惧驯服得不敢去尝试自己梦想着要去做的那些令人惊奇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征服恐惧,你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事情,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在双手带着手铐、蒙着双眼的条件下完成了横游密西西比河这一壮举.

    作者:四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癌症 让我的生命更坚强

    自从2007年5月诊断出乳腺癌Ⅱ期到2014年6月发现子宫内膜癌,这8年癌症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打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使我更加珍惜生命,为爱我的亲人们和朋友们好好地活着.

    作者:梁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助人居天堂 自私入地狱

    心灵是躯体的能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个聪明、智慧的心灵,才能尽享人生快乐.我们的生活如何走向,来自心的选择;我们是生活在天堂里,还是生活在地狱中,全在心态的抉择,而天堂与地狱只咫尺之间.弥尔顿有一句名言:“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变成天堂.”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痛并快乐着

    2005年11月底,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之前,曾被某大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后来,我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被一位资深的老医师发现,并经老医师的引见,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已有淋巴结转移.

    作者:杨新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句话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先说另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见到一个患者的家属,他的妻子是一位肠癌终末期的患者,这个50多岁的大男人,当着我的面掉下了眼泪.我一问缘由,他说:“我的妻子原来特别贤惠温柔、知书达理,但现在却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每天累死累活地照顾她、陪伴她,她可倒好,每天抱怨我饭做得不好吃,没有照顾好她……我简直无法理解,都快活不下去了.她为什么这样对我?

    作者:张晓东;吴君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泻不止莫大意

    腹泻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为特点,常伴随腹胀腹痛、恶心、厌食、肠鸣矢气、疲乏无力等症状.从中医的证候分析,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湿热蕴脾、食滞肠胃、寒湿困脾等均可引起腹泻.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中医根据不同病机可有补脾健胃、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温中散寒等多种治法.常用的中成药有胃苓散、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等.常见的涩肠止泻中药有石榴皮、诃子、椿皮、肉豆蔻、金樱子等.

    作者:李佩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致乳腺癌患者的一封信——豆制品到底是敌还是友?

    亲爱的患者:您好!您的来信我们已收到.您对乳腺癌患者能否摄入豆制品以及亚麻籽油有疑问,担心摄入这些会对您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希望以下我们的回复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作者:龚丽青;方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扶正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扶正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广为使用.扶正中药是指具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肾功能的药物,可以改善因气血两虚、脾肾不足造成的乏力、气短、疲倦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扶正中药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某些扶正中药对机体的免疫监控、免疫调节和免疫防御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癌症知多少——老年肿瘤》分册问答选登(五)

    我们单位正在组织大肠癌筛查,这种筛查有何价值?如何进行?虽然这种筛查有些争议,目前仍然认为大肠癌筛查是在高危人群中比较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措施.粪便隐血检查仅能发现癌变的迹象,不能直接发现癌病灶,是做肠镜前的常规初筛手段.由于肠镜检查的广泛普及,过去使用的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已经逐渐退出,只是个别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知识问答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结直肠癌好发年龄一般在50 ~ 70岁之间,只有5%左右低于30岁,男性比女性多.大肠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饮食因素,并与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促进粪便排泄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与癌症的亲密接触

    2016年2月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清晰地镌刻入我的生命历程!这一天,我看到了我的体检报告:双肺多发结节,大的直径0.6 mm.看到报告的一瞬间,肺结节被自动地理解成肺癌,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世界一片空白,意识虚无缥缈地游荡,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汗一层层地铺满全身,没有逻辑,没有理智,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崩溃状态,满满的都是恐慌感、无助感和茫然感.我还有好多事没有来得及做,或者没有做好呢,我怎么可以得这样的一种病呢?我不会得癌症的,肯定不是癌症!以后可怎么办?没有以后,没有未来了!

    作者:左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药物应存敬畏之心(下)——《癌症康复》编辑部视频访谈录

    (接上期)问题四:保健品和药品的本质区别现实生活中各种保健品充斥市场,各种推销手段令许多百姓经不住诱惑,该用不该用的难以厘清,有人对其寄予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厚望.其实保健品和药品有着太多的不同.

    作者:杨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直肠癌能保留肛门吗?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脂肪性食物增加,大便在结肠和直肠滞留时间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有人做过统计,美洲居民食肉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需3~4天,而非洲居民以蔬菜、水果、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不到24小时.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没有息肉就没有大肠癌

    “息肉”一词误了多少人?起因: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40多岁.虽然出生农村,从小在田间劳作,但20多岁嫁了一个生意人,从此物质条件富裕,体态也变得“富裕”了,多年来一直注重“养生”,在衣食住行上动足了脑筋.知道我是医生,一有问题就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怎么办.3年前的一天突然又来电话,说是超声检查发现她的胆囊有个9mm的息肉,医院让她用腹腔镜摘除胆囊,可是她一怕疼痛,二怕肚皮上打几个洞会留下疤痕而不愿手术,非要我给她介绍中医,想靠吃中药把息肉“消化”掉.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病理解读:大肠癌——小世界大乾坤系列之(二十一)

    说到大肠癌,让我想到一个同学的妈妈.她因顽固性贫血多方求医多年无果,后来发现是(右半)结肠癌,手术中见到肿瘤已经很大且已有淋巴结转移.目前术后已17年,令人欣喜的是她身体依然很健康.有文章称大肠癌是迄今为止可能治愈的胃肠道癌,但大肠癌仍是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位居国内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大肠癌预后与病理类型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肠癌病理.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注姑息治疗让肿瘤患者活得更好

    吴孟超院士曾说“医学是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姑息治疗尤为注重这一点.很多患者及其家人认为,姑息治疗是属于放弃治疗后的临终关怀措施,其实不然.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台湾译为“缓和医学”,是一整套涉及领域广阔的、体系庞大而积极的治疗手段,包含对患者疲乏、疼痛等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对患者生活及社会角色的干预等众多内容,甚至包括对逝者家属的居丧期服务.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而有尊严地离世.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癌症康复杂志

癌症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