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影响

方英;何晓玲;叶世富;游莹;陈雍华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 终末期, 姑息护理,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常规护理及姑息护理干预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精神面貌、死亡恐惧症和家属心态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每个疗程结束时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面貌、患者心态、死亡恐惧症和家属心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健康和卫生、安全领域和心理领域三个方面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姑息护理能提高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心理,建议推广和使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质量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生活质量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四川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生活质量护理的31例患者纳入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纳入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共性症状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3个月,干预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共性症状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3个月,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生活质量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中应用,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申文远;查怡蔓;潘美;杨慧;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脑肿瘤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DM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脑肿瘤卒中患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DMA)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湖北省江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脑肿瘤卒中患者,按起病至手术治疗时间分为0~3h组和3~4.5h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 (ADAS-Cog) 和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检测患者血小板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及纤维蛋白原 (FIB)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检测溶栓前后血清中ADMA蛋白表达,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DAS-Cog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ADAS-Cog和NIHSS评分均降低,且0~3h组患者评分均低于3~4.5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0~3h组患者PLT及M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且0~3h组患者四项指标均高于3~4.5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ADMA水平均下降,且0~3h组患者ADMA水平高于3~4.5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皮疹、恶心呕吐和血小板过低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DMA水平.

    作者:唐晓静;田文彬;邓江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CM7和P2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CM7和P27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另选取2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IHC) S-P法检测3种肝组织中MCM7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MCM7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 (44例),在癌旁硬化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肝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为43.3% (26例),低于癌旁组织的83.3% (50例) 和正常肝组织的85.0% (1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肝细胞癌中MCM7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P<0.01).结论MCM7蛋白高表达和P27蛋白低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牛广旭;郭晓娟;杨建华;宋晓明;王朝晖;郑神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常规护理及姑息护理干预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精神面貌、死亡恐惧症和家属心态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每个疗程结束时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面貌、患者心态、死亡恐惧症和家属心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健康和卫生、安全领域和心理领域三个方面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姑息护理能提高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心理,建议推广和使用.

    作者:方英;何晓玲;叶世富;游莹;陈雍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瘤颈扭曲大于60度腹主动脉瘤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 (EVAR) 治疗瘤颈扭曲大于60°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瘤颈扭曲大于60°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采用EVAR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变化、血压、心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分.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治疗瘤颈扭曲大于60°腹主动脉瘤的过程中,EVER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应当加强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鹏;戴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木犀草素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食管癌TE-1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干预.采用噻唑蓝 (MTT) 法检测木犀草素处理后TE-1细胞的活性,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TE-1细胞的侵袭力.采用蛋白印记检测TE-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及蛋白激酶B (AKT) 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MTT实验证明木犀草素具有抑制TE-1细胞的活性.Transwell实验证明木犀草素能减少TE-1细胞的迁移能力.木犀草素能降低TE-1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和MMP9,同时能够抑制蛋白激酶B (AKT) 的磷酸化.结论 木犀草素通过抑制AKT磷酸化,减少MMP2和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TE-1的活性和侵袭.

    作者:谢娜;钱云峰;许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与钼靶摄片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超声与钼靶摄片检查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小肿块患者,均采用超声与钼靶摄片检查及病理检查.比较患者超声与病理检查、钼靶摄片与病理检查、超声与钼靶摄片联合病理检查及超声与钼靶摄片单独和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4% (28/34),特异度为53.8% (14/26),准确性为70.0% (42/60),阳性预测值为70.0% (28/40),阴性预测值为70.0% (14/20).钼靶摄片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5.3% (29/34),特异度为53.8% (14/26),准确性为71.7% (43/60),阳性预测值为70.7% (29/41),阴性预测值为73.7% (14/19).超声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97.1% (33/34),特异度为80.8% (21/26),准确性为90.0% (54/60),阳性预测值为86.8% (33/38),阴性预测值为95.5% (21/22).超声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摄片检查 (P<0.05).结论超声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单独检查高.

    作者:容彦英;吴棘;温乔;江雪清;陈泽利;张翠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的4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43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家属遵医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6.3%,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90.7%,观察组家属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方案护理急性白血病患儿,能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提高家属的依从性,适合推广.

    作者:卫晓慧;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多药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是全世界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与其他类型相比, 约占总体的90%, 为主要类型.在全世界, 每年的新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的第5位, 死亡率居第3位, 均处于高水平并且无丝毫下降的趋势.我国作为肝炎大国, 新发病率及死亡率同样不容乐观, 分别居第4位及第3位[1].导致肝癌死亡率高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肝癌,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然而由于肝癌的疾病特性及疾病筛查的普及不佳, 仅有约10%的患者尚存在手术机会.对于进展期肝癌来说, 除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具有短期疗效外, 索拉菲尼是当前唯一被批准用于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 然而快速耐药的产生也严重影响索拉菲尼的疗效, 部分治疗有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8~12周[2-4].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 无论是化疗或靶向治疗, 其疗效均因多药耐药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 的产生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 多药耐药机制的探讨、逆转多药耐药方案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下文将综述肝癌多药耐药产生的相关机制.

    作者:汤嵩;江啸;王翔;杨金伟;杨璐西;李榆;李玉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D-二聚体与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西安市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收治的63例胃癌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4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为B组,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试者D-二聚体与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 (CEA) 及糖链抗原72-4 (CA72-4) 等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 A组患者D-二聚体与CA199、CEA及CA72-4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A组Ⅰ期患者D-二聚体和CA199、CEA及CA72-4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Ⅱ期患者CA72-4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Ⅲ期和Ⅳ期患者D-二聚体和各肿瘤标记物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A组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单项检查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D-二聚体单项检测中敏感度高,CA72-4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较于其他肿瘤标志物均较高.联合检测中,D-二聚体联合CA199和CA72-4的敏感度高,为93.7%.结论 D-二聚体与CA199、CEA及CA72-4等肿瘤标记物水平随胃癌的分期进展而不断增高.其中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较高,与肿瘤标记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升胃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斌;张小军;朱祈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放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7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切除标本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减少右半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彻底清除淋巴结,保护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展辉;唐世龙;陈锐河;卢强;张小兵;张万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病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多病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Ts) 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间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病灶行CT和MRI检查,分析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包括位置、直径、数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其它脏器转移及胰管形态等.结果 G1级20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比重高,G2级22个病灶呈等密度比重高,G1级病灶强化峰值位于静脉期的例数多于G2级,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G1级PNETs病灶CT发现形态规则的比重为85.0%,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相对清晰;G2级病灶规则的比重为54.5%,病灶有分叶,边界较模糊,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2级病灶中有38.9%引起胆管和胰管扩张,高于G1级病灶;G1级PNETs病灶MRI发现形态规则比重为83.3%,高于G2级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G1和G2级病灶在强化峰值的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病灶在T2WI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两分级病灶的DWI弥散受限比重较高,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G1和G2级病灶影像学检查直径比较,多数G1级病灶直径小于G2级.结论 多病灶PNETs在CT和MRI下的强化方式、病灶形态和胆胰管有无扩张等特征,可为PNETs临床病理分级提供可行依据.

    作者:张涛;胡智斌;姚海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程系统化护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肾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肾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间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肾癌根治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给予围术期全程系统化护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普通饮食时间、退烧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普通饮食时间和退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给予围术期全程系统化护理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肾癌术后患者,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泽凤;贺徐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载量与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水平对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清HBV-DNA,依据结果分为高HBV-DNA组320例和低HBV-DNA组290例,检测术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凝血酶原和血清总胆红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HBV-DNA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的关系.结果 高HBV-DNA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较低HBV-DN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DNA高是影响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的独立因素 (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与肝门阻断及HBV-DNA值呈正相关 (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延迟恢复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HBV-DNA可能是影响原始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禤彩云;许文;林绍庆;何锦文;胡聪;张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帕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与顺铂 (TP方案) 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间上海市浦南医院东院收治的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21-1 (Cyfra21-1)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和VEGF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血清中Cyfra21-1和VEGF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安贞兰;魏玮;姚新明;赵玲;智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扶正抗瘤方辅助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bFGF及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抗瘤方辅助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 (CE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抗瘤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bFGF及MMP-9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bFGF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bFGF及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低于对照组的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扶正抗瘤方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CEA、bFGF、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冯高华;刘美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修复乳腺癌患者术后残余创面或溃疡创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修复乳腺癌患者皮瓣或植皮手术术后残余创面或溃疡创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40例皮瓣或植皮手术修复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或溃疡创面患者,均为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健康指数水平及心理障碍缓解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生理健康水平、社会健康水平和整体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术后在传统护理上采用心理及人文关怀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健康指数水平,缓解心理障碍.

    作者:武山山;杨磊;金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北京市延庆区医院收治的8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术后行组织学分级和肿瘤脉管浸润情况测定,对钼靶X线征象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40例乳腺癌患者中,24例 (2.9%) 患者无肿块、钙化征象,616例 (73.3%) 患者出现肿块,其中342例 (55.5%) 患者不同程度钙化,24例 (2.9%) 患者单独钙化,176例 (21.0%) 患者发生其他征象.钼靶X线征象相关性分析显示,非毛刺肿块有钙化的高组织学分级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学特点部分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术前诊断进行推广.

    作者:赵瑞华;黄立雪;朱石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ET/CT显像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ET/CT显像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肿瘤TNM分期结果和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肿瘤0~Ⅳ期分期结果和TNM分期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PET/CT显像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马秀红;王晓燕;高桂华;尹志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术式与侧方入路术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术式与侧方入路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上海建工医院收治的94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侧方入路,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间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术中血管损伤率、癌指标活力 (Plk2、Livin、TK1、Xiap) 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镇痛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d,研究组患者Plk1、Livin、TK1和Xiap水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血管损伤率为25.5% (12例),高于对照组的6.4% (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侧方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病灶切除彻底,癌指标活力明显降低,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韩潞;刘兵;谭卫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