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瑞霞;刘冰冰;周代伟;陈彬;梁亚统;李俊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41例和联合组39例.IMRT组采用IMRT治疗,联合组采用IMRT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和远期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IMR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1年和3年的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组患者2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IMR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肿瘤体积(GTVnd)缩小比例高于IMRT组,皮下纤维化率低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口干率、听力受损率和肝功能受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陈伙辉;苏木兰;韦文浩;雷海红;张楚荣;陈淑萍;周同冲;陈广幸;陈燕武;江文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联合控尿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仁医院收治的103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联合控尿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功能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尿潴留率和再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自解小便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领域内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症状领域中的疼痛、疲劳及恶性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单一症状领域中的食欲减退、失眠、气短、腹泻、便秘及经济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控尿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终改善富颈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戴瑜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部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部良性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持续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3d、7d及15d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持续性护理干预组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持续护理干预组术后第30d屈曲、内外旋和外展髋关节活动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FIM评分均升高,且持续性护理干预组评分较常规护理组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股骨粗隆部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可缓解疼痛,改善术后肢体功能.
作者:冯瑜菲;陈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引流强度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四川省会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零负压组、低负压组和高负压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切口均给予自然对合处理,并给予不同强度的负压引流,观察三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拆线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零负压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3例,低负压组1例,高负压组0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负压组患者甲级愈合21例,乙级愈合5例,切口感染2例;低负压组甲级愈合26例,乙级愈合2例,无切口感染患者;高负压组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1例,无切口感染患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平均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加负压引流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长莲;冯锦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大体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预测及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玲;赫晓磊;高峰;冯燕;木尼拉;郭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根据其细胞表面受体类型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常见的受体有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1].其中HER-2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穿膜受体,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存活及分化[2].曲妥珠单抗是一种应用于靶向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可与HER-2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并选择性阻断HER-2的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治疗疾病[3].临床中,癌症转移现象十分普遍,且转移过程往往伴随着多药耐药性的产生,这种现象可能与乳腺癌干细胞(BCSCs)的相关功能有密切关系.BCSCs与肿瘤的形成、生长、转移、复发及耐药性有关[4],存在于上皮间质转化(EMT)与间质上皮转化(MET)这两个过程.
作者:唐秀晓;聂小千;李依鸿;商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为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4.8%和7.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和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同步放化疗与靶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高阳;张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抑制素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MMP-9、VEGF和OPN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高于对照组为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和OP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胸闷、胃肠道反应、心慌、转氨酶升高、发热和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血管内抑制素治疗肝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稳定MMP-9、VEGF和OPN水平抑制了肿瘤细胞活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吴兴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近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构成及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71 318例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信息,分析不同时间和年龄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变化.结果 位居前列的女性恶性肿瘤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胃癌和子宫颈癌,平均年龄51.36岁,40~ 69岁者多(73.3%).1999年至2013年,女性恶性肿瘤年均增长9.6%.患者数增长多的为乳腺癌4 006例(26.5%),其次为甲状腺癌3 263例(21.6%)、肺癌2 184例(14.5%)、结直肠癌1 157例(7.7%)、子宫颈癌1 060例(7.0%)、卵巢癌838例(5.5%)和胃癌708例(4.7%).结论 近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数呈上升趋势,以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患者的增加为主.
作者:林华;李纪宾;陈舒兰;贾漫漫;钟雪梅;李丽;陈玉恒;周珊珊;邹小农;赵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间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则明显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云刚;周盛元;陈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前后外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素-2 (Ang-2)表达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间解放军第401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7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3d、7d及14d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将研究组各时段的VEGF和Ang-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分析VEGF和Ang-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后治疗有效率为82.2% (60/73);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91,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治疗后3d、7d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4d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4d,VEGF和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降低外周血清中VEGF和Ang-2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联合检测VEGF和Ang-2水平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作者:侯晓玮;庄兴俊;张海文;王凯;张元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接受他莫昔芬(TAM)内分泌治疗的100例早中期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检测乳腺癌患者ERβ表达情况,计算患者无肿瘤生存时间,比较不同ERβ表达患者间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差异,分析ERβ表达差异与TAM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关系.结果 ERβ表达与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化疗及放疗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阳性表达患者无肿瘤生存率明显低于ERβ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β阳性表达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β阳性表达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颜宁;陈迪;冯得财;彭伟强;黄宇康;吴楚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彩红;何云芳;孙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80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后自理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剧烈疼痛比例较低,轻微或无痛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6.30±5.22)分和(46.71 ±5.54)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的(41.29±4.62)分和(42.49士4.2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自理率为5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张烨;孙基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预防乳腺癌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并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FMEA模式对HCC置管性导管感染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计算失效模式中的优先风险指数(RPN),选取高风险进行优先处理,制定改善对策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风险指数(RPN)值和HCC置管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失效模式RPN指数低于对照组,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MEA应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性导管感染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宇;胡明新;袁滨;王冲;张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113个病灶)为超声造影引导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118个病灶)为常规超声引导组.记录超声造影引导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情况,将其术前肿瘤检出率、术中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射频消融准确率,与常规超声引导组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组射频消融术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诊断,113个病灶中有6个(5.3%)可见动脉相内有局部增强区,门脉及延迟相增强区快速消退呈现低增强,判断仍存在残留.余107个(94.7%)病灶行超声造影始终未见增强,边界清晰,判断肿瘤已经完全灭活.超声造影引导组术前肿瘤检出率、术中穿刺成功率和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2.0%、92.9%和94.7%,常规超声引导组分别为80.5%、76.3%和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判断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效果方面,提高了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穿刺成功率和射频治疗准确性.
作者:周洪珍;张涛;李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三阴乳腺癌患者,观察终点为患者乳腺癌复发或转移,分析患者预后与T分期、N分期及分级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三阴乳腺癌患者随着T分期增加,复发转移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分期为N2或以上时,复发转移概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G分级与三阴乳腺癌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随N分期增加预后变差,早发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敖睿;朱学强;刘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213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其中,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95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8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引流量和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5d及术后7d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后1d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功能状态及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单孔术式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更适于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作者:徐晨远;张旭峰;赵纯诚;郭志强;王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分割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化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TGLN)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25例和单纯放疗组28例.单纯放疗组采用IMRT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IMRT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患者的有效率、1年和2年生存率均优于直径> 2c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和气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IMRT同步化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疗效较好,特别对肿瘤直径≤2cm者尤为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海文;蒋友芹;裴冬;陈斌;侍红泰;卞剑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牧治的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先行CTA检查,后行DSA检查.比较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空间关系显示的差异.结果 CT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3个,多发11例,假阳性3例.DS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2个,多发10例,假阳性2例,两种方法检出的动脉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造影图像比较,CTA可通过大密度投影和三维技术,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瘤大小及形态,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较DSA更清晰,DSA显示细小动静脉及血流方向优于CTA.结论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相近,CTA易操作且无创,可成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诊断根据.
作者:许允发;王琦;王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