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群;柳先锋;舒小镭
目的 探讨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收治的289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活检和(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采用人访、电话和信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始每6个月随访1次,建立完整的个人记录档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患者间生存率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变量引入Cox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肿瘤直径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对患者手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的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和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赵其辉;周湘华;苏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不同年龄阶段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的活性,探讨二者在骨肿瘤的诊断和监测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五六医院收治的378例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肿瘤组),另选取同期与肿瘤患者对应的不同年龄健康人12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总碱性磷酸酶(TA LP)和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按年龄将肿瘤组和对照组分为<19岁组、19~50岁组和>50岁组,每组又按肿瘤性质分为恶性骨肿瘤组、良性骨肿瘤组、转移性骨肿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结果 <19岁组中各肿瘤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 50岁组中,恶性肿瘤组患者和转移性骨肿瘤组患者血清中TALP和BALP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中,各肿瘤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对鉴别诊断19 ~ 50岁骨肿瘤患者的良恶性程度有很大帮助;对<19岁和>50岁骨肿瘤患者肿瘤性质的诊断作用不大.
作者:冯晓雷;吴俊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手术前焦虑和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在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行卵巢囊肿手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生理应激.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早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卵巢囊肿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降低生理应激的反应程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丽;刘小珊;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行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Ⅳ期NSCLC肺外转移且无胸水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化疗4个周期,1个月后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4个周期后,不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治疗后每个月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中位生存时间(0S).结果 观察组患者PFS为8.5个月(6~ 10.6个月),对照组患者为7.0个月(6~8.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OS为12.5个月(9.8~13.5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8.6~12.8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部分Ⅳ期NSCLC化疗后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可提高患者的PFS和OS,为Ⅳ期NSCLC选择佳治疗方案提出新的探索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项飞;吕凤娟;徐元肃;吕星旺;魏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姑息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素平;张健;姚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35例肺癌患者(单孔组)和行三孔法胸腔镜手术的65例患者(三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结果 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三孔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CRP及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11,P<0.05);单孔组患者VAS评分[(6.5±2.1)分]低于三孔组[(8.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P<0.05);单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6%)高于三孔组(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孔法比较,单孔法可有效治疗肺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胜年;胡泽东;时应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方案用于肿瘤患者住院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26例住院肿瘤患者,根据三维护理管理实施时间分组,2014年全年为对照组(156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2015年设为观察组(170例),采用三维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7%(12/156),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 (2/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9.4%(169/1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14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冷一梅;李牧虹;张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袁金艳;赵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FTS理念护理,对照组患者用传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胃癌D2根治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6%、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8%和8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感染以及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应用FTS以及TNM分期等5个影响因素与治疗效果相关.结论 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是否应用FTS是影响胃癌D2根治术的主要因素.FTS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立阳;马智慧;马烨华;廖翠君;李泽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妇科接受宫颈检查的31 1例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50例)、炎性反应组(80例)、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LSIL组,45例)、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HSIL组,30例)和宫颈癌组(6例).对各组患者HPV感染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组与炎性反应组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1,P>0.05),但均显著低于LSIL组、HSIL组和宫颈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IL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低于HSIL组和宫颈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55、4.76,均P<0.05).HSIL组与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2,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妇女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68,P<0.05).结果 HPV感染率与老年妇女宫颈病变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较高的HPV感染率提示有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的发生,该指标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辅助筛查指标.
作者:张红卫;贾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唐山市古冶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35例,癌在多形性腺瘤32例,另取18例腺瘤旁组织作为对照.组织标本采用SP法染色,观察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瘤旁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分别为56.3% (18/32)、85.7% (30/35)、100.0% (18/18).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均低于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瘤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和年龄、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LC3的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下降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李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结肠癌患者知觉压力和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包括身体扫描、静坐冥想、正念呼吸等在内的正念减压疗法,每周1次、实验8周.实验前后均对结肠癌患者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评价理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获取有效样本32例,对照组获取有效样本30例.经过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观察组患者CPSS、SAS和SDS得分分别为(35.02±4.78)、(42.76 ±4.21分)和(44.20±3.76),3项测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知觉压力和焦虑抑郁水平的减轻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的知觉压力水平,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春艳;乔莉娜;樊慧;辛霞;金鲜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术后行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接受SIB-IMRT治疗的94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位以确定靶体积[肿瘤体积(GTⅣ)和临床靶区(CTV)]和紧要器官.采用SIB-IMRT,设置处方剂量GTV为60 Gy,每次分割2.4 Gy;CTV为50 Gy,每次分割2Gy,采用MIMIC系统实施调强放疗.记录放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计算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94例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无4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2例.患者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57.1%和30.7%,1、2和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3%、40.0%和11.8%.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局部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肿瘤生长位置是否位于功能区(P =0.033、0.021)、病理分级(P=0.019、0.016)、肿瘤切除程度有关(P<0.001).结论 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SIB-IMRT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而且放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肿瘤是否位于功能区、病理分级和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为重要的预后因素.
作者:陈思群;柳先锋;舒小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二一五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胀.行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再行护理干预1周内平均进行癌性疲乏评估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腹胀率显著降低(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增加(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估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比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身心状态,能有效保障患者的术后营养供给和身心康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虹;祁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癌放化疗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间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评分(QLQ-C30)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生放射性食管(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项目的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及食欲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未接受针对性护理、经济条件受限和放化疗不耐受均为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地降低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红英;陈显微;张刚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经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为沙利度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沙利度胺200 mg至疾病进展,对照组患者完全停药,两组均每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9±1.3)个月,时间略高于对照组的(3.7±1.2)个月(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困倦4例、皮疹2例、轻度水肿1例,但症状均可耐受,对治疗无任何影响.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未明显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但可明显降低化疗相关胃肠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春霞;蔡永清;孔研;于韦韦;张倩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4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夹闭组,另选同期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的45例脑动脉瘤患者为介入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夹闭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介入组,治疗费用少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夹闭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好,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颖;代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观察组)和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5.9%和12.8%,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31 ±2.96)个月和(4.19±2.05)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10.3%,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43 ±3.15)个月和(3.96±2.1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6例(15.4%),食欲不振9例(23.1%),消化道反应8例(20.5%),肾毒性2例(5.1%),肝毒性1例(2.6%).对照组恶心呕吐14例(35.9%),食欲不振19例(48.7%),消化道反应17例(43.6%),肾毒性9例(23.1%),肝毒性5例(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周永清;陈旭;丁海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淋巴结转移枚数、新辅助化疗(NAC)方案、疗效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TNM分期、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淋巴结转移枚数、疗效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未发现不同NAC治疗周期、手术方式、术后有无放疗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ER表达、HER-2表达、疗效评价均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M分期、ER表达、HER-2表达、疗效评价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顾蓓;郭斌;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预防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甲泼尼龙止吐,对照组患者应用托烷司琼联合甲泼尼龙止吐.所有治疗方案均为21~ 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预防急性恶心有效率分别为90.4%和76.0%,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4.6%和7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8.5%,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4.6%和64.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便秘和嗜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程度比较轻微,耐受性良好.结果 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预防肺癌高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确切,特别是预防延迟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轻微,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康红刚;王宝中;孙桂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