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虹;祁蕾

关键词:加速康复营养护理, 结直肠肿瘤,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二一五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胀.行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再行护理干预1周内平均进行癌性疲乏评估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腹胀率显著降低(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增加(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估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比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身心状态,能有效保障患者的术后营养供给和身心康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89Sr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和护理

    目的 探讨89 Sr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MTBMP)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间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MTBM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89 Sr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相关指标(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与对照组(8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2%,与对照组的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9 Sr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对MTBMP患者的疼痛控制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辅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值得重视.

    作者:赵丽华;王克琼;潘传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术后行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接受SIB-IMRT治疗的94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位以确定靶体积[肿瘤体积(GTⅣ)和临床靶区(CTV)]和紧要器官.采用SIB-IMRT,设置处方剂量GTV为60 Gy,每次分割2.4 Gy;CTV为50 Gy,每次分割2Gy,采用MIMIC系统实施调强放疗.记录放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计算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94例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无4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2例.患者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57.1%和30.7%,1、2和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3%、40.0%和11.8%.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局部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肿瘤生长位置是否位于功能区(P =0.033、0.021)、病理分级(P=0.019、0.016)、肿瘤切除程度有关(P<0.001).结论 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SIB-IMRT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而且放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肿瘤是否位于功能区、病理分级和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为重要的预后因素.

    作者:陈思群;柳先锋;舒小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450名护士肿瘤康复服务能力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康复护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国护师肿瘤康复服务能力和态度问卷,对北京市、河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0名护士中,约322名经常或总是关注肿瘤康复的相关内容,约309名在过去1年的护理工作中,涉及到肿瘤康复方面的护理小于其工作量的50%.在影响肿瘤康复护理事业发展的因素中,认为与肿瘤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的护士约227名,认为与相关的治疗指南规范欠缺的约有198人.护士对于肿瘤康复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及相关志愿者的需求量大,希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这些需求.结论 发展护理教育,培养肿瘤康复护理专科人才;制定肿瘤康复诊疗规范或指南,为肿瘤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为肿瘤康复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郝洁;孙凌云;李静;刘焕萍;赵楠;陆宇晗;杨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营养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二一五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胀.行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再行护理干预1周内平均进行癌性疲乏评估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肛门初排气时间、术后肛门初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腹胀率显著降低(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增加(P<0.05).加速康复营养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估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营养护理比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身心状态,能有效保障患者的术后营养供给和身心康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虹;祁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妇女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妇科接受宫颈检查的31 1例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50例)、炎性反应组(80例)、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LSIL组,45例)、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HSIL组,30例)和宫颈癌组(6例).对各组患者HPV感染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组与炎性反应组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1,P>0.05),但均显著低于LSIL组、HSIL组和宫颈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IL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低于HSIL组和宫颈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55、4.76,均P<0.05).HSIL组与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2,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妇女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68,P<0.05).结果 HPV感染率与老年妇女宫颈病变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较高的HPV感染率提示有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的发生,该指标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辅助筛查指标.

    作者:张红卫;贾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收治的289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活检和(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采用人访、电话和信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始每6个月随访1次,建立完整的个人记录档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患者间生存率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变量引入Cox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肿瘤直径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对患者手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的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和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赵其辉;周湘华;苏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观察组)和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5.9%和12.8%,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31 ±2.96)个月和(4.19±2.05)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10.3%,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43 ±3.15)个月和(3.96±2.1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6例(15.4%),食欲不振9例(23.1%),消化道反应8例(20.5%),肾毒性2例(5.1%),肝毒性1例(2.6%).对照组恶心呕吐14例(35.9%),食欲不振19例(48.7%),消化道反应17例(43.6%),肾毒性9例(23.1%),肝毒性5例(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周永清;陈旭;丁海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一科收治的1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敏;王华;黄丽娜;苏冰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4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夹闭组,另选同期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的45例脑动脉瘤患者为介入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夹闭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介入组,治疗费用少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夹闭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好,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颖;代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联合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方案)联合中医药治疗Ⅱ~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60例)、湖南省肿瘤医院(35例)、湖南省直医院(38例)、邵阳市中医院(33例)和衡阳市中医院(27例)收治的Ⅱ~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193例,采用随机同期对照法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均接受6个周期FOLFOX方案辅助化疗.观察组采用FOLFOX方案联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FOLFOX方案治疗,观察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并统计1、2、3、4、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DFS为36.6个月,对照组为28.2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9.0%、84.8%、68.7%、66.7%和65.7%,对照组分别为97.9%、74.5%、57.4%、43.6%和42.6% (P<0.01);结论 大肠癌患者术后采用FOLFOX方案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作者:蒋益兰;简小兰;王其美;侯公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8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淋巴结转移枚数、新辅助化疗(NAC)方案、疗效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TNM分期、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淋巴结转移枚数、疗效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未发现不同NAC治疗周期、手术方式、术后有无放疗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ER表达、HER-2表达、疗效评价均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M分期、ER表达、HER-2表达、疗效评价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顾蓓;郭斌;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皮肤肿瘤患者不同组织中PinX1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组织中PinX1蛋白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9例皮肤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BCC患者16例、SCC患者18例、AK患者15例.另选取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CC、SCC及AK患者组织和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inX1和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其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PinX1 mRNA在3种不同皮肤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3种不同皮肤肿瘤组织之间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mRNA在3种不同皮肤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3种不同皮肤肿瘤组织之间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nX1的下调及hTERT上调可能与皮肤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激活性及维持机制有关,二者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方面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检测PinX1和hTERT的表达水平,对评价皮肤肿瘤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键;穆欣;刘文丽;高田原;田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放化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肺癌放化疗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间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评分(QLQ-C30)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生放射性食管(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项目的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及食欲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未接受针对性护理、经济条件受限和放化疗不耐受均为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地降低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红英;陈显微;张刚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对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对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反应因子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24h血肌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能够显著减轻手术创伤,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因子,从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减轻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温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FTS理念护理,对照组患者用传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胃癌D2根治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6%、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8%和8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感染以及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应用FTS以及TNM分期等5个影响因素与治疗效果相关.结论 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是否应用FTS是影响胃癌D2根治术的主要因素.FTS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立阳;马智慧;马烨华;廖翠君;李泽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周血凝血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外周血凝血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等外周血凝血指标,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结果 两组APTT和P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D-D和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中,男性TT及PLT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年轻患者FIB和D-D显著低于老年患者(P<0.05),肿瘤侵袭较浅者FIB及PLT显著低于侵袭较深者(P<0.01),分期较低者PT、FIB、D-D和PLT显著低于分期较高者(P<0.01),分化较低者TT显著低于分化较高者(P<0.05),PLT显著高于分化较高者(P<0.05),无转移者D-D与PLT均显著低于有转移者(P<0.05);化疗后胃癌患者FIB及PLT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且女性、老年、肿瘤侵犯较深、分期较高、分化较低和存在转移的患者更为严重,监测外周血凝血指标,能够较早了解凝血功能异常及出血倾向,及早给予科学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贺爱军;任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在不同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唐山市古冶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35例,癌在多形性腺瘤32例,另取18例腺瘤旁组织作为对照.组织标本采用SP法染色,观察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瘤旁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分别为56.3% (18/32)、85.7% (30/35)、100.0% (18/18).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均低于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瘤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和年龄、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LC3的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下降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李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预防肺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预防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甲泼尼龙止吐,对照组患者应用托烷司琼联合甲泼尼龙止吐.所有治疗方案均为21~ 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预防急性恶心有效率分别为90.4%和76.0%,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4.6%和7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8.5%,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4.6%和64.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便秘和嗜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程度比较轻微,耐受性良好.结果 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预防肺癌高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确切,特别是预防延迟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轻微,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康红刚;王宝中;孙桂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25(CA125)、骨胶素(CY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肺癌者(A组)、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B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A、B两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EA和CY211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小细胞肺癌患者NSE阳性率较其他类型肺癌高,而腺癌患者中CA125阳性率高,鳞癌患者中CY211阳性率表达高.结论检测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血清CEA和CY211可有利于肺癌的诊断及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作者:程育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康复新联合口腔综合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联合口腔综合护理方案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确诊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化疗科常规护理,观察A和B组均予以康复新液治疗,其中观察A组同时联合口腔综合护理措施.比较3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情况,记录其口腔溃疡程度、溃疡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情况,分析干预前后口腔异味评分、牙齿软垢评分差异,比较3组患者干预依从性.结果 ①干预后,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78.1%,观察B组为50.0%,观察A组为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腔溃疡Ⅲ~Ⅳ级者12例(37.5%),显著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5),但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和15.6%,P>0.05).②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A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6.5±1.4)分、(4.7±1.5)分、(2.9±1.1)分,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7.7±1.2)d、(5.0±1.0)d和(4.3±0.8)d(均P<0.05).③对照组干预前后口腔异味评分和牙齿软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干预后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A组低于观察B组[(2.0±0.5)分、(1.5±0.5)分和(3.7±0.9)分、(2.6±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干预后,观察A组完全依从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B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9%和31.3%,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康复新联合口腔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降低口腔溃疡发生风险,对改善溃疡严重程度、缩短愈合时间和减轻疼痛症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颖月;刘旭辉;杨彦;宁丽云;沈静侠;郭亚娟;康海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