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明才;叶丹丹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化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2016年1~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4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0%以上的化疗患者出院后有肿瘤用药、病情自我观察、化疗并发症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内容需要.给出的6种护理方式中,前3种为门诊复查、电话、手机短信方式.延续护理需求内容及方式与患者是否首次化疗、文化程度、年龄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予以延续护理肯定的同时,感受生活受到了打扰.结论 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需求,采取适宜的方式、因人施教,应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延续护理服务.
作者:何瑞仙;张淑香;梅志红;张彦新;苏伟才;刘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在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急救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输注止血药、监测生命体征、确保病房内干净整洁等基础护理对策;急救护理组采用急救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1个月内再次咳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失败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急救护理组患者再次咳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急救护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重染色内镜联合检测MG7-Ag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因上消化道症状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就诊的106例患者,患者均接受普通内镜和双重染色内镜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浅表性胃炎组(35例)、胃溃疡组(33例)、萎缩性胃炎组(20例)和胃癌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G7-Ag的水平.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MG7-Ag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和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MG7-Ag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染色内镜联合检测血清MG7-Ag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琪毅;杨鹏春;戴迟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89Sr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骨转移癌,均采用放射性核素89Sr经静脉注射内照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年,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止痛效果和治疗后对血象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经89Sr内照射治疗后,显效28例(35.0%),有效39例(48.8%),总有效率为83.8%,显效与无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P=0.01);有效与无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14,P<0.01).乳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96.3%,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70.6%,鼻咽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75.0%,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80.0%,直肠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子宫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0,胃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0,食管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经内照射治疗后,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分度(33.8%);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分度(33.8%),所有患者经升血象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发生广泛性骨转移癌的患者采用89Sr行静脉注射内照射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玲;张宏伟;徐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D2根治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就诊且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3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5例)和开腹组(1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69.7±52.4) min,开腹组为(238.5±48.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3.7±34.5) ml,开腹组为(212.7±48.6)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开腹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3±1.6)d,腹腔镜组为(2.6±1.5)d,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进流质时间为(4.2±1.9)d,腹腔镜组为(3.7土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4.5±3.0)d,腹腔镜组为(3.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0.7±9.2)d,开腹组为(12.1土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开腹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指标分别为(41.01±4.17)%、(23.35±3.87)%、(16.87±4.18)%和(1.24±0.06)%.腹腔镜组患者CD3+、CD4+、CD8+和CD4 +/CD8+指标分别为(48.98±5.21)%、(35.87±4.09)%、(22.08±4.36)%和(1.54±0.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D2根治全胃切除术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而且不会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建宏;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不良反应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龚玉芝;张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5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腹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反应指标和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3、7天外周血CD3+、CD4+和CD8+检测结果较手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已接近手术前(P>0.05),而开腹组仍低于手术前水平(P<0.05).手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CRP和IL-6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CRP和IL-6均有所恢复,但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郭媛;王卫;李敬;贺鹏;于立书;左慧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应激压力及行为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应激压力及行为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白蛋白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生活被干扰评分、负性情感评分、担心评分、生活打扰评分、心理疾患评分均降低,积极影响评分、社会支持总分、身体健康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心理应对评分均提高,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愤怒评分、愤怒向内评分、愤怒向外评分和克制评分均降低,理智评分、客观评分均提高,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应激压力,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影响行为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韶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在桥本甲状腺合并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结果进行观察记录.以手术后病例诊断结果为准,对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患者共有48个病灶,其中恶性结节32个,平均直径为(1.30±0.62) cm;良性结节16个,平均直径为(1.40±0.56) cm,良恶性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个恶性结节中,常规超声诊断恶性19个,良性13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30个,良性2个.16个良性结节中,常规超声诊断恶性3个,良性13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2个,良性14个.常规超声敏感度为59.4%,特异性为81.3%,阳性预测值为86.4%,阴性预测值为50.0%,符合率为66.7%.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3.8%,阴性预测值为87.5%,符合率为91.7%.结论 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质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春英;胡东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分析感染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诊断的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762例,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种类和相关因素.结果 762例患者手术后感染26例,感染率为3.4%,其中感染部位多为手术创面(46.2%),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3.1%)、上呼吸道感染(11.5%).革兰氏阳性菌15株感染占57.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4.6%)为主要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11株占42.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1%)为主要感染病原菌.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护理方法为手术后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感染部位多为手术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护理方法与手术后感染相关.临床中,应对各种可能引起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工作.
作者:刘会芹;何淑娟;李改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量表评分(SAS)和抑郁量表评分(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术后疼痛控制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效缓解手术后疼痛,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杨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首诊并确诊的66例晚期乳腺癌(局部T4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根据放疗敏感性分为放疗敏感组(37例)和放疗不敏感组(29例).取患者放疗前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rvivin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标本中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1.6%(8/37)和75.9%(2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发现,与放疗敏感组相比,放疗不敏感组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放疗敏感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放疗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高表达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的表达与晚期乳腺癌的放疗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表明survivinde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晚期乳腺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指标,可以作为指导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新指标,从而实现患者个体化治疗.
作者:韩济华;张艳;朱卫国;陶光州;朱志坚;张小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化疗辅助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60例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辅助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贫血、发热、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6.7%,对照组分别为76.7%和6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宫颈癌患者疗效较差,不良反应多,而化疗辅助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滕菲;崔桂敏;刘妙玲;杨会彬;苑兰惠;史鸿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徐海亚;蔡立春;周演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处方对胃癌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4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14年5 ~12月间4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处方,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食欲、临床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以及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康复锻炼处方能够加快胃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兵;蒋晓芳;周亚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生育能力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宫颈实施宫颈锥切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40例无宫颈锥切术史计划的妇女为对照组.随访2年,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和分娩率降低,不孕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输卵管性不孕5例(12.5%),宫颈粘连不孕1例(2.5%),宫颈管狭窄不孕1例(2.5%).对照组中输卵管性不孕2例(5.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低体重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LEEP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生育能力可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妊娠率,另一方面提高了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毕云丽;彭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强化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手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胃癌手术后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胃癌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3个月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右上臂周围、左上臂周围和上臂无脂周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的BMI、右上臂周围、左上臂周围和上臂无脂周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胃癌特异性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可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王菁;丁宁;王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吸烟指数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30例肺癌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分为4组,其中不吸烟者为0组(32例),吸烟指数< 200支年为1组(30例),吸烟指数200~400支年为2组(33例),吸烟指数>400支年为3组(35例).观察各组患者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PT和APTT均逐渐降低,FIB、D-D、PLT和PCT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PV和PDW随吸烟指数的增加,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肺癌患者PT和APTT明显降低,与吸烟指数呈明显负相关.吸烟可导致FIB、D-D和PLT明显升高,与吸烟指数呈明显正相关.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逐渐加重.
作者:周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加减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IK细胞联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CIK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卡氏体力状态(KPS)评分、体质量、中医症候评分、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和体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气短、神疲、乏力和少言症状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各T细胞亚群水平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和CD4+水平显著提高,CD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减结合CIK细胞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候评分,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曹舫;田云;杨浩;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生物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联合生物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00)对患者的精神卫生症状进行评价,采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时间为1.5 ~3.2年,平均随访(2.6±0.7)年.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生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兴丽;赵娟;周丹;袁立杰;吴杨佳子;靳囡囡;于杨;吕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